Advertisements
想必大家很早會背的一首詩,除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之外,應該就是駱賓王的《詠鵝》吧。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所寫,當時他寫的時候年僅七歲,但是他將鵝的聲音、形態等各方面描繪的淋漓盡致,同時因為它的生動形象,加上通俗易懂,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一首詩歌。
我們也不禁因此感嘆古人寫詩的用詞凝練,更贊嘆于他可以把內心的直觀感受傳遞給讀詩的人。
淺談關于危勇《詠雞》的文化創作——通俗易懂,但又不缺乏直觀感受
在2016年,有位農民寫了一首詩名為《詠雞》,巧的是,上面所談論到的《詠鵝》這首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寫;而這位農民寫下《詠雞》時,年近七旬。
寫這首詩的人叫危勇,這首詩不僅獲得了第二屆農民文學獎的評獎,竟然還得到了萬元獎金。
它一共有十八個字,平均算下來,一個字將近555元,可以說得上是天價了,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危勇老先生是怎么寫的吧。
《詠雞》:雞,雞,雞,尖嘴對天啼。三更呼皓月,五谷喚晨曦。
作為農民,他家里想必是養雞的,對雞的習性也算得上是很熟悉,再加上他的語言表達,整首詩又模仿了《詠鵝》的詠物寫作手法,僅用這短短十八個字就描繪了一副雄雞在晨曦啼叫的畫面。
我們細細讀來,可以說是無論從平仄聲,還是詩詞所要求的韻律上,基本上都是無可挑剔的,給人的畫面感覺也非常強,基本上是讀完一遍,你的腦海里便會浮現出這首詩所帶給你的第一印象。
其實,詩人是在自己寫的詩里所生活的,他不會直接說出來或者是寫出來,只是會將自己的感受用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意境所傳遞給你,但又是很細膩、微妙的,但其實這種意象感受也更容易激起共鳴。
《詠雞》這首文化創作對現在所帶來的影響
危勇老先生可以說是相當厲害了,作為一位農民,竟然可以寫出如此生動形象的詩歌,說明他不僅對文學詩歌感興趣,并且還有很深的研究。
所以有不少網友所說危勇老先生基本"抄襲"駱賓王的《詠鵝》,就這也行?也有人對此并不贊同,認為他只是套用了一下詩歌的格式,其余并沒有什么多大的問題,著名的兩位大詩人——李白與杜甫,他們之間都有高度相似的詩句。
其實這首詩具有激勵意義,寫詩從古至今,都被定義為是那些文人墨客所去推崇的東西,是他們的專屬。
但是現在,打破了常例,這位危勇先生,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老伯,也寫出了這樣的詩歌,實屬不易,也證明我們的文化素養在不斷上升,詩歌文化在走向大眾。
同時也因為這首詩,網友的熱情也被激發出來,雖說都是打油詩,但也是一件好事,他們創作了《詠狗》、《詠貓》甚至還有《詠禿》,以此來"哀嘆"自己的掉發之多!
從《詠雞》延伸出關于詩歌對現代文化素養的升華以及影響
其實說到詩歌,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歷史文化悠久,用語精煉,可以給人帶來傷感、磅礴等等震動心靈的感觸。其實讀詩、寫詩不僅僅是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提升自己的一種自己的內在文化素養。
當你看到一個景色時,不會再只說,"
臥槽
,牛啊"等毫無營養的話語,而是腦海中直接浮現出某位詩人所寫的詩歌以及他所描繪的場景,并且你會為他所寫的內容無比贊同或者是產生由衷的喜愛之情。
其實近年來,我們對于詩詞的關注力度在不斷加深,通過電視節目競賽的方式,例如董卿所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又或是邀請名人來朗誦分析某詩歌所帶給人的感受……這些都在推廣古詩詞,并且在升華文化知識,同時這些也受到了許多人喜愛。也證明,詩歌在我們的心中占比量是很大的。
危勇老先生創作《詠雞》的文化能力在于日復一日的積累
其實很多人會去想,危勇老先生一介農民,為何會寫出《詠雞》這樣押韻且極富形象的詩歌,他的用詞又是如何積累的呢?
其實在危勇先生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動動筆進行寫作,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在他四歲時就雙雙去世,沒有受到什么很多教育,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學習,只要一有空就會翻弄報紙,尋找刊物,并且會將自己寫的作品提交過去,他覺得自己的文章上了報紙,就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同時,只要工作下來有了剩余的錢,就會買各種書,即使很貴,但是對于知識的渴求,他并沒有退卻。他的成功,一部分源于自身日復一日的堅持。
詩歌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東西,是否接觸它,在于你愿不愿意
其實,像危勇老先生這類的農民詩歌作者,寫作的靈感幾乎都來源于日常生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們,沒有太多的閑情逸致出去旅游,他們認為,詩歌并不是特別高高在上的東西,只要用心,肯學習,其他人可以,為什么農民不可以。
詩歌其實是所有人的,只要你想,對它有情感,你的身份并不會成為寫詩的枷鎖,文藝的世界,在向所有人招著手。
藝術靈感源于周圍的生活,我們需要用心靈去感受
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的,這句話是對的,其實我們大可以像危勇老先生這類的人學習,即使他們并沒有什么文學詩人的儒雅氣質,只有粗糙帶有裂痕的手的手以及臉上多年被風沙留下的印記,但對于詩歌,他是熱愛的,這一份熱愛可以緩解他們的苦、累,緩解生活壓力;他們在辛勞工作之余仍然不忘記如何從生活中尋找吸引他們的東西;
那我們呢?是否會因為日復一日忙碌的工作,忘記了如何去熱愛周圍的生活?
生活是五彩斑斕的,我們不僅需要用眼睛去看,更需要用心靈去感受。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