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梁。”詩圣杜甫曾在《成都府》中,如此描繪成都。成都歷來就是中國詩歌重鎮,歷代名家名作輩出,從古至今都是名副其實的詩歌之城。
今日(6月20日)下午,《成都最美古詩詞100首詳注精評》朗讀暨作者分享會在文軒BOOKS舉行。 該書以《成都商報》曾評選出的“成都最美詩詞100首”為鑒賞對象,對每首作品進行了詳盡注釋和精要評析,以同時滿足初解詩意與精研深思之需。注釋探本溯源、古今映照,評析彰顯特色、別有匠心,更結合時下成都建設“三城三都”的時代背景,給予詩歌全新解讀,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展示了成都作為“詩歌之城”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
由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的《成都最美古詩詞100首詳注精評》,通過100首古往今來描寫成都的詩詞佳作,以全方位、多角度寫盡成都的繁華富庶,反映了成都獨特的民風民情,展現了成都這座城市古往今來的獨特魅力。
既然是對成都100首古詩詞進行詳注精評,在“詳注精評”中有何特點呢?該書作者,成都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成都大學文新學院教授楊玉華在分享會開始前,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他認為首先是“詳”,特別是有關古代的地名、人名、名物、典章,由于時代變遷,今天的讀者已不易理解,凡是覺得讀者會產生疑問的地方,楊玉華都加以注解。其次是體現歷史縱深感,比如書中對錦江、錦官城的解釋等,都從歷史到現代,進行了詳盡的注釋,讓讀者對這一類專有名詞的演變史有了深入了解。 “我想打通古代和現代的時間間隔,體現一種歷史的現場感,希望讀者讀完后,能夠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楊玉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時下各種書籍對歷代名家名篇的注釋解析很多,但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且注入了自身細膩的體會,所以讀者在閱讀時,會發現他在以歷史背景、原文為基礎的情況下,做出了不一樣的引申、發揮,頗具創造性,因此又會覺得獨特、新鮮。
除此之外,本書的裝幀由兩屆中國“最美的書”獲獎設計師許天琪設計裝幀。以古樸的色調,透露出古典詩詞古色古香的韻味,有一種千年夢回的朦朧之感; 輕柔的紙張印制,在清風拂過之時,書頁隨風翻動,“風吹哪頁讀哪頁”,更別有一番趣味。
該書以文學、詩歌為窗口,讓更多人能夠從詩歌的角度深入了解成都,讀懂天府文化。如今,詩歌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方式有很多,楊玉華認為,詩歌在教育下一代、讓更多人熱愛自己的城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何熱愛這座城市,需要從了解它開始,只有了解它,才能愿意為它的未來而努力。《成都最美古詩詞100首詳注精評》,便是我們深入了解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絕佳窗口。”
成都,自古便是詩歌之城,在中國文學史上形成了著名的“文宗自古出西蜀”“自古詩人皆入蜀”“詩家律手在成都”等具有一定規律性的“巴蜀文學定律”,為中華文學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對于楊玉華而言,成都是一座詩性的城市,成都人骨子里都充滿了詩的氣質。從卓文君開始,到現代的郭沫若,或出生于成都,或定居成都的歷代詩人,都留下了描寫贊頌成都的作品,這與此地良好的地理氣象條件,豐厚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文學生態有關。此外,詩圣杜甫雖然只在成都生活了4年多,卻留下270余首偉大的詩篇,且成為了中國詩歌的典范。楊玉華說,曾有學者從5萬多首唐詩中,挑選出100首最膾炙人口、流傳最廣的名篇,其中杜甫的詩歌占有13首之多,且7篇寫于巴蜀,楊玉華表示,“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中藝術成就最高詩歌的詩人,而他最好的詩在成都寫下。所以,成都是名副其實的詩歌之城,杜甫草堂是名副其實的詩歌殿堂,天府文化是名副其實的詩性文化。”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曾琦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