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 林伊人 彭瑤)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審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下稱“規劃綱要草案”)。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十四五”時期,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迎來哪些發展機遇?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還需在哪些方面持續發力?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網記者專訪了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陳志豪。
香港的競爭優勢離不開國家的支持
規劃綱要草案指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
李曉兵表示,香港承載了很多的功能和角色,可以釋放優勢并進行轉化,在國家發展的新階段繼續有所作為。同時,香港也可以借此機遇提振升級既有優勢產業,培育打造新產業。
陳志豪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世界最大的貿易國,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物流、貿易中心的地位,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在金融方面,優質的中資企業赴港上市,可以為香港帶來大量的國際投資者。在物流航運方面,香港擁有相對完善的內陸航線,并且與內地的高鐵網絡相連。
香港的競爭優勢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國家越支持香港,香港的競爭優勢越大,越能夠保持國際地位。規劃綱要草案不但繼續支持香港鞏固提升既有的競爭優勢,還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中央賦予了香港更多的中心地位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陳志豪說。
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需發揮優勢打造雙向渠道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完善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
“國家現在提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李曉兵說,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的優勢在于可以把國際上一些高端的產業產品、先進的管理經驗等引入內地。現在中國各行各業快速發展,更新迭代,很多行業已經進入了中高端領域。 香港可以更多的與內地合作,打造雙向渠道,幫助內地企業進入國際循環中,香港的渠道、平臺作用可以得到更好地發揮。
“香港和內地之間要加強互聯互通互認機制,讓香港和內地之間的人、財、物高效流動起來,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空間。”李曉兵說,“另一方面,香港要將自己打造成世界級的活力之都、創意之都。”
陳志豪認為, 香港需要加強普通話教育,“普通話并非香港中學的必修課,普通話成績不影響升學,甚至在中學公開考試中也不進行考核。這導致香港學生的普通話能力普遍不高,與內地居民交流有障礙。”此外,陳志豪表示,香港學校還需加強國情教育,培育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能力。
加強香港和內地交流需實現這些便利條件
規劃綱要草案明確,加強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
對此,李曉兵認為, 對香港年輕人可以給予更多的發展空間,通過搭建合作平臺、暢通渠道,鼓勵他們到內地求學、創業。另外,有一些年長的香港居民想到內地養老、生活,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也可以有養老領域方面的嘗試。
陳志豪建議,放寬港人在內地攜帶資金返港的限制,并且增設一種可同時在內地和香港提款的銀行賬戶類別。目前內地部分電子支付系統對香港使用者存在一些限制,妨礙了港人融入內地的生活圈。陳志豪還建議,取消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跨境通話收費,“這對香港和內地的深度融合有重要的實際和象征意義。”
李曉兵期待,未來通過“十四五”規劃的落實,香港的治理會更有成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更大的突破,港珠澳大橋等硬件設施能夠更好地造福三地人民。香港和深圳的“雙城記”還需要各界新一代精英賦予新內涵,形成香港與內地城市間深度合作、融合發展的新態勢。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