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首千古奇詩:男子只能順著念,而女子卻只能倒著念

Advertisements

古時候,人們沒有網絡,沒有電,就連傳達信息都難。但是古人也都是人,若是每天都在“鋤禾日當午”,或是“一心只讀圣賢書”,肯定會悶壞。古人們也愛玩,只是斗雞、抓蟈蟈玩久了也膩,而且對于知識分子們來說也不雅觀。于是古人又將文字玩出了新高度。

比如“無情對”、“回文詩”等都是古代有文化的人在生活實踐中無意之間創造出來的,至于它們最早出現的時間卻難以追溯。在眾多詩歌體裁中,最有意思的莫過于“回文體”。

回文詩的出現還要追溯到秦漢時期,清朝時期一名叫蘇若蘭的婦女因為丈夫竇滔去做官和自己漸漸疏遠,便用錦緞織成了一首《璇璣圖》。這首詩全文800多字,但是不管順讀反讀、斜讀交互讀等各種讀法,皆能成詩。

竇滔看后心有慚愧,更加尊重蘇若蘭,夫妻倆從此相愛如初。此后,文人墨客們爭相模仿,創造出了不少回文詩,但大多都是詠嘆愛情、思鄉的詩歌。因為回文詩讀起來綿延無盡、回環往復,讓人意趣無窮,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將其作為一種文字游戲。

但即使被很多人小看,這“游戲”沒點遣詞造句的功力還真玩不過來。回文詩發展到宋朝,已經是十分興盛,最著名的代表便要屬蘇軾。這小蘇學士一家都喜歡興致一來就吟唱幾首回文詩,蘇小妹和自己的丈夫還互相贈送回文詩,表達自己的情義,成為佳話。

不過堪稱“宋朝第一千古奇詩”的回文詩卻不是蘇軾寫的,而是另一個叫李禺的詩人。對于他,人們應該都不是太熟悉。因為千年來古籍詩文丟失了不少,很多詩人的生平事跡也難以追尋,李禺也就僅僅留下了這首《兩相思》流傳于世。

《兩相思》有兩種讀法,男子只能順著讀,叫《思妻詩》;女子只能倒著讀,叫《思夫詩 》,全詩如下:“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整首詩作都十分好理解,就是表達丈夫和妻子的互相思念之情,但是順讀和反讀細節又不一樣,不同的場景也躍然紙上。《思妻詩》是丈夫在他鄉思念妻兒,望穿秋水,淚眼干枯,酒壺都已經空了,卻難以下筆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回鄉的路途遙遠,兩人也別離許久,在孤寂的長夜里,丈夫只擔心家里的妻兒遲遲還沒有受到自己寄回的書信。而《思夫詩》則是家中的妻兒日日夜夜都在家中孤寂的守候著男子,但卻一直都沒有受到家書,丈夫在外全無音訊,只怕是路途艱險。

妻子已經把詩句都已經想好了,但卻遲遲不敢動筆書寫,不知寄往何處。只能一杯杯小酌,生怕酒壺空了無酒消愁。妻子知道丈夫和她是一往情深,但是隔著千萬里山河,只有思念的日子苦啊。

一首《兩相思》將“思想”和“閨怨”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李禺也憑借著這一首詩在宋代詩歌文壇上占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想來,李禺也曾受過相思之苦,有感而發,才毫無滯澀之感地做出了如此奇詩。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