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成海待”是符號效應回歸價值理性

Advertisements

又是一個求職季,在疫情影響下,歸國留學畢業生們的未來面臨不確定性。歸國留學生在網上吐槽求職時的遭遇,發言者不乏常青藤名校畢業生:有人抱怨自己由于常年在海外生活,回國后獲取的信息并不對等;也有人感嘆自己并未預料到求職困難;還有人后悔沒有掌握過硬的本領,回國后空有一紙文憑。(1月4日《光明日報》)

在理性選擇深入人心的當下,出國留學會面臨著一筆經濟賬;當“海歸”的符號價值下降,當回報低于心理預期,不可避免會引發一些人出國留學是否值得的討論與反思。在就業市場,海歸不再像過去那么吃香;“海歸成海待”既是中國高等教育由弱變強的產物,也是身份社會向專業社會轉型的結果。

伴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過渡到普及化階段,出國留學逐漸褪去耀眼的光環色彩,成為一種教育路徑。人們對“海歸”的認知漸趨理性,認識到出國留學只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同樣的身份標簽之下,海歸在視野、格局、能力、涵養上也存在較大差距;出國留學究竟有沒有用、有多大用,關鍵在于“海歸”自身的角色扮演。如果得過且過渾渾噩噩,“海歸”貼金的功能越來越有限;如果業務能力強、且有良好的品質,優秀的海歸同樣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在利益多元、訴求多樣的今天,那些出國留學的年輕人,也存在著鮮明的差異。有的人是為了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有的是喜歡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有的則是為了“學歷鍍金”……趨之若鶩的“海歸”之中,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當“海歸”不能和人才劃上等號,遭遇求職不順的“海歸變海待”很難說不是一種必然。

這邊廂,國外高校魚龍混雜,既有享譽世界的名校,也有專門販賣學歷的劣質大學;那邊廂,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將出國留學當成“學歷洗白”的手段,似乎到出國留學一圈,就草雞變鳳凰。有的留學生只用一年左右就可以“速成”拿到碩士學位,與那些在國內花兩三年拿到碩士學位的求職者相比,“含金量”顯然不同。

不論是市場領域的“春江水暖鴨先知”,還是教育評價改革成為一種公共政策,“海歸”并沒有過去那么吃香,哪怕就是世界名校的畢業生,并不見得都能在求職中“笑看風云”。只有學歷缺乏能力,只有“海歸”背景卻沒有出色實力,那些在市場中不受待見的“海歸成海待”,本質上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的產物。

每個人都需要在這個社會中找到合適的位置,每個人都要尋找契合自己的價值實現通道。“海歸成海待”既提醒人們在是否出國留學的問題上要少些投機取巧,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捷徑可走;也啟發海歸們要更清晰地認識和發現自己,多一些清醒的自我調試,在求職過程中少些好高騖遠多些腳踏實地。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