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是怎樣學習的?

Advertisements

耶魯大學開設有2000多門課供你選擇,但是你不得不錯過98%的課程。但是我要督促你們多嘗試不同的課程。每一個學科代表著人類的不同經驗,任何一個學科都能夠給你提供不同的窗口,去領略自然界和社會的文化積累,讓你能夠從不同角度看世界。如果讓我給你們一個忠告選課的話,興趣盡量廣泛,盡可能多涉獵各種學科。不要老抱著這樣的信念,你來大學之前選定的學科是最適合你的。選一些完全超越你以前知識經驗的課。這樣不僅可以擴大你的知識面,還可以發現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潛力,這甚至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耶魯大學前校長Richard C. Levin

本文作者石毓智,語言學家,斯坦福大學博士,湖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

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是怎樣學習的?

文 | 石毓智

來源 | 《羊城晚報》2017年5月13日

讀大學是探險的旅程,而不是逛公園

我在不少大學講學,學生常問我“能不能給他們一個忠告”?我的回答是:“把大學學習看作一個探險的旅程,千萬不要把它當作逛公園。”

斯坦福大學的商學院在美國也是數一數二的,培養出了許多大企業家。老院長約翰 · 羅伯特教授(JohnRoberts)給經管學院的學生作了一次報告,其中一個忠告就是“ 不要停留在令你舒服的環境中時間太久”。的確,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有點兒跟自己過不去的精神,敢于挑戰自己。

有一個統計,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絕大多數的人在大學學習成績都是B。牛頓和愛因斯坦甚至被老師認為是問題學生,他們在老師眼里并不是好學生。而那些成績都是A者,后來干什么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是很正常的。那些敢于挑戰自己的學生,容易被看成離經叛道,一般不會在成績上表現自己,而科學真理的發現正是青睞這種離經叛道者。

在2010年耶魯大學的開學典禮上,理查德 · 萊文(Richard C. Levin)校長這樣告誡新生:

耶魯大學開設有2000多門課供你選擇,但是你不得不錯過98%的課程。但是我要督促你們多嘗試不同的課程。每一個學科代表著人類的不同經驗,任何一個學科都能夠給你提供不同的窗口,去領略自然界和社會的文化積累,讓你能夠從不同角度看世界。如果讓我給你們一個忠告選課的話,興趣盡量廣泛,盡可能多涉獵各種學科。不要老抱著這樣的信念,你來大學之前選定的學科是最適合你的。選一些完全超越你以前知識經驗的課。這樣不僅可以擴大你的知識面,還可以發現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潛力,這甚至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充分信任學生的“榮譽考試制度”

誠信關系著教育的成敗,影響著優秀人才的培養。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的首要特質就是講究誠信。

美國有少數幾所名牌大學實行“榮譽考試制度”,斯坦福是其中之一。這種制度規定,不用老師監考,完全信任學生。考試的時候,老師把考卷發完后就離開考場。辦公室遠的老師,搬個凳子坐在考場門外,學生有問題就出來問。辦公室近的老師,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學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去辦公室找老師問。學生可以帶任何自己的東西到考場,包括作業本、教材、詞典等,沒有任何限制,而且你愛放哪兒就放哪兒,擱在自己的考卷旁邊也行。

考試中間,學生想上廁所,甚至想到室外透透風,不需要向任何人請示,也不需要作任何登記。學生做完考卷后,把它放在桌子上就可離開,到時候老師就會來收卷子。很多人會想,這不會亂套嗎?其實,這種做法在誠信較好的社會里,比有監考老師、有攝像頭監視給人的壓力還大、還可怕,讓你覺得周圍的同學都是“監考官”,任何不軌的行為都會招來鄙視的眼光。

“榮譽考試制度”就是充分信任學生,認為每個學生都是誠實的、優秀的。那么,每個學生也要用自己的行動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名譽。我在斯坦福讀博士期間,經歷了很多場閉卷考試,沒有遇見一次作弊的事,也沒有一次聽說有人作弊,更無因作弊被學校通報處罰的新聞。斯坦福的學生都很傻、很單純,誰也不會往這方面想。大家平時都在努力學習,考試的時候也就老老實實地來證明自己的真實能力。這種看似平淡的事情,卻有非凡的效果,讓每個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2010年,我在斯坦福訪學期間,修讀了數學系的一門《現代代數》,是本科生課程。這門課有一個期中考試,考試場地和時間由學生自己選擇,根本不占課堂時間,考試方式自由得令人吃驚。老師提前一個星期就在學校的這門課的教學網絡上把考題公布出來,學生可以自己任選一個地方,用兩個小時把題目做好,到了規定的那一天,學生把答好的考卷交給老師就行。

這次訪學期間,我還修讀了計算機系開設的《信息論》。這門課沒有閉卷考試,就是根據平時三次大作業評定成績。學生交作業那天,教這門課的教授把所有題目的答案打印好,厚厚的一摞子放在講臺上。在上課之前,這位教授宣布:“今天交作業的同學可以拿一份答案回去對照,看自己答得如何,而今天因故不能交作業的同學則下次再拿答案。”

那些當天交不了作業的同學,就自覺下個星期交作業時再拿答案。老師也不擔心那些未完成作業的學生借同學那一份答案回去抄,學生也不會想這個點子。 這是一種信任的契約,它是師生心目中最神圣的東西,誰也不會去違背。

斯坦福大學

上課和吃飯中反映的精神面貌

從課堂學生選擇座位的情況,可以看出大學的學習風氣。我在新加坡上過這么多年的課,又在國內幾十所大學講過課,發現一個學生上課座位的分布規律,前兩三排一般是沒有人的,而后幾排座位的人最多。在斯坦福大學,這種情況恰好相反,前幾排的人最多,后面依次減少。這種學生上課選擇座位的情況,一方面說明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只上自己真正喜歡的課。

充分利用吃飯的時間學習,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普遍現象。這里講一個我在斯坦福的一次經歷。2011年2月的一天午飯時間,我打好飯一個人坐在一張空桌子上。一位亞裔學生端著飯問我是否可以跟我坐在同一張桌子上,這也是美國人的一種禮貌,遇到這種情況都要征求一下先坐下者的意見。我當然同意了。當時我心里在想,看看這位學生會不會拿出書來邊吃邊看。果不其然,這位同學一坐下就馬上拿出一本書來,邊吃邊看,一直到我走的時候,都還是低著頭。這種事情在這里太正常了。

2011年夏天,我到普林斯頓大學參觀時,看見校門口的一個小花園里有一個街頭藝術,名字叫“午餐時間”,是一尊銅像,一個學生坐在地上,一手拿著剛咬了一口的三明治,另一手捧著書專注地閱讀著。這尊銅像是世界一流大學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定格。邊吃飯邊看書的習慣并不好,但從中卻折射出世界一流大學學生的學習風尚。

普林斯頓大學“午餐時間”雕塑

“教授門診”

一流大學的學生都善于思考,因而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學習上的問題,主動而頻繁地找老師問問題便是著名大學的一個特殊的景觀。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每周都會抽出兩個固定時間,在辦公室里待著,專門解答學生的學習疑難問題。教授辦公室的門口,常常擺著若干張凳子,因為學生經常來問問題,教授一時接待不過來,就讓同學坐在門口排隊等候,一個一個來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是地地道道的“教授門診”!

此外,世界一流大學的管理者都懂得,只有從事大生產的技術工人才可以集體培訓,批量生產,而高端人才是需反復打磨、精雕細刻才能產生的。因此,他們都實行小班教育。我統計了幾所著名大學的師生比例,包括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它們的教師與本科生之比,一般在1:5上下,加上研究生,老師和學生之比不超過1:10。

小而精辦學最成功的典范是加州理工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來也就2000人剛出頭,學校的教師大概300人,然而它的成績斐然,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學者,其畢業生中就有20人獲得諾貝爾獎,按照比例甚至超過了哈佛大學。中國杰出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就是在該校獲得博士學位的。

從世界一流大學的宣傳策略也可以看出他們的教育理念。斯坦福大學在宣傳自己的一則廣告中,特別說明,它70%左右的本科班級都在20個學生之下,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老師,教學質量更能得到保證。

加州理工學院

國際視野與學術前沿

世界一流大學都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讓他們及早了解科學的最前沿問題。

首先,讓自己學校的世界一流大師站在教學第一線,讓剛入校的學生就能零距離接觸世界級大師,消除神秘感,這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樹立遠大的志向。

其次,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學校組織高水平的國際會議。2010年我在斯坦福大學訪學期間,他們的化學系舉辦一年一度的學術會議,報告者的資格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作報告的人數只有10位左右,聽的人很多。這些與會者除了報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外,還與大家討論哪些是本領域的最前沿問題。如果一個人能在讀書期間就能接觸這些杰出學者,開始思考本學科的最前沿問題,肯定有利于日后做出革命性的成就。

再次,頻繁邀請其他知名大學的最杰出的學者來作學術演講。我在那里訪學期間,就聽過數學系和物理學系的系列講座,被邀請來的嘉賓不少都是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此外,美國大學非常注重學生眼光和胸懷的培養。著名大學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的校長講話很體現他們的教學理念。在開學或者畢業典禮這種場合,這些大學校長總是把當今世界最有挑戰性的難題拿出來讓學生思考,比如氣候變暖問題、能源危機問題,如此等等,鼓勵學生要有勇氣去迎接挑戰。

在這種講話中,校長們常談到一個話題,就是培養學生的自由精神、冒險勇氣、國際眼光以及智慧開發等。不難理解,在這種視野下培養出的學生更容易成為世界級的大師。

為了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博大的胸襟,斯坦福大學還有各種各樣的基金,每年可以 資助學生到海外考察訪問。我認識一位本科生,她說在斯坦福大學的四年里,每年暑假她都能申請到基金到國外考察,所以她到過很多國家。這位學生曾去過日本學日語,也來過中國學漢語,兩種語言說得都很流利。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見識就會不一般。

耶魯大學

五花八門的學術團體和讀書會

課堂只是大學學習的一部分,世界一流大學里五花八門的學術團體組織的各種活動,也成為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斯坦福大學的每個系科的學術團體,幾乎天天都組織學術講座,像計算機系,從中午12點到下午6點,每個時間段都安排有學術講座。這些學術活動又分等級,有的是針對同方向的少數專家的,有的是針對本系所有師生的,有的則是面向全校的乃至對社區大眾公開的。

針對大眾的講座,即使數學、物理、生物這些高深的學科,一般人也能聽得懂。我的經驗是,不管聽什么講座,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得。

在2010年訪學期間,我參加了一個叫“復雜系統研究組”的學術團體。這個學術團體每次活動有五六十人參加,既有資深的教授,也有本科生、研究生。參加者的系科背景什么都有,有來自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語言學、心理學等系科的,也有來自文學、歷史學這些傳統人文學科的。組織者熱情四溢,張開雙臂,歡迎每一個新來者,不論你來自哪個學科,也不管你來自哪個國度。每一個新來者,組織者都讓你留下電郵,之后的所有活動都會通知你。這個研究小組開始就是幾個人,后來就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現在已經成了上百人的大學術團體。

大學里這種學術團體完全是自發的,完全是出于興趣,沒有任何學校的領導指使、分配,沒有功利可圖,頂多向學校申請一點兒活動經費,買些開會時用的點心和飲料,或者支付外校專家的交通費。組織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沒有任何經濟回報。這種自覺自愿的獻身精神,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是不可少的。這些團體的發起者既有老師,亦有學生。我們絕不要小覷這樣的活動,它們很可能就是某個重大科學發現的契機。

還有一幫華裔子弟組織一個《論語》學習小組,有一二十個人,他們看不懂中文原文,就學習英語譯本,每星期三晚上聚會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他們聽說我寫過一本《孔子和他們的弟子》的書,就請我去跟他們座談了一次。

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很多系科的學生每個星期五下午都有一個一小時的“美好時光”同學聚會,交流自己這個星期閱讀的心得。由于每個人閱讀的文獻不同,理解角度各異,說出的心得各式各樣,這種活動既開闊眼界,又激發靈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哈佛大學

足夠大的生活和學習空間

腦力勞動需要一個足夠大的生活和學習空間。擁擠的環境、嘈雜的氣氛都很影響腦力工作,所以世界一流大學都特別注重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和生活空間。

住宿條件很重要,它既是學生休息的地方,也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斯坦福大學本科生是兩個人一個房間,研究生都是一個人一個房間,有家屬的研究生還是一家一套小洋房。我在斯坦福讀博士時,是帶著家屬的,分配給我的學生宿舍樓上有兩個房間,樓下是一個客廳和一個廚房,還有陽臺和后花園。這樣的住房條件就可保證同學之間互不干擾,有家屬的學生也能專心學習。我也去過圣地亞哥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加州大學,都具備跟斯坦福大學一樣的居住條件。

美國像樣一點兒的大學都給研究生提供辦公室。1993年,我到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讀書,那里的研究生是兩人一間辦公室。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系是最出人才的地方,培養了大批IT行業的精英,這與他們的學習條件分不開的。我到過他們的系,每個博士生都有一間辦公室。連我這個臨時去訪問一年的訪問學者,斯坦福大學也給提供一間小小的辦公室,這大大提高了我的學習工作效率。

在學習上,有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那就是空間。這包括休息的空間、討論的空間、吃飯的空間、散步休閑的空間,只有具備了這些空間,才能保證學生的思想空間。

本書作者張信剛教授,是杜維明眼中深具“人文氣質和博雅見識的教育領袖”,張維迎、榮新江、楊瀾等共同推重的“博雅通識”之人。張信剛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又曾長期擔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和北大、清華的特聘教授,可謂“出入中西文史,縱橫政經社科”。本書中,他在娓娓道來之中傳達了非常豐富的知識,卻又十分幽默、風趣,讀來十分親切。

這本書是一部輕松有趣的人文通識讀本,一本縱橫開闔的文化概覽。作者以天馬行空的隨想,涵括了人生、歷史、科技、音樂、人才、教育、文化交流、美國等等與我們最為息息相關的話題,最為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了跨文化的考察、跨學科的思考,打通了文理、中西、古今之間的隔閡。

耳朵也請借給我!這是一本文字、圖片、音樂三維一體的書。本書與蝦米網合作,特制19個蝦米音樂精選集,共120余首中外古典與現代經典樂曲;另外隨文配有48幅精彩圖片,讓文字所傳達的信息更為生動、立體。

文化名人紀念演講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講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葉圣陶孫女回憶葉氏文脈 |柳詒徵先生紀念講座 |陳寅恪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紀念講座 |陳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紀念講座 |作家張愛玲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講座 |林散之、高二適先生紀念講座 |錢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講座 |阮玲玉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講座 |上官云珠、周璇誕辰一百周年紀念講座 |譚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講座 | 孫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紀念論壇 |王陽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紀念論壇 |

文化名家系列講座

莫礪鋒:開山大師兄 |周文重:國際關系新格局 |周曉虹:口述歷史與生命歷程 |周曉虹:費孝通江村調查與社會科學中國化 |周曉虹對話錢鎖橋 |周曉虹、張新木、劉成富、藍江對談:消費社會的秘密 |群學君對話舒國治 | 群學君對話葉兆言 | 黃德海、李宏偉、王晴飛、王蘇辛、黃孝陽五作家對話 |孫中興:什么是理想的愛情 |杜春媚對話郭海平 |程章燦:作為詩人與文學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黃盈盈:中國人的性、愛、情 | 金光億:人類學與文化遺產 | 周志文:人間的孔子 | 嚴曉星:漫談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風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學與現代中國 | 胡翼青:大數據與人類未來 | 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系列高峰論壇 | 畢淑敏讀者見面會 | 徐新對話劉成 | 謝宇教授系列演講 | 王思明:茶葉—中國與世界 | 祁智對話蘇芃:關于寫作 |甘滿堂:閩臺廟會中的儺舞陣頭 | 張靜:研究思維的邏輯 | 翟學偉:差序格局——貢獻、局限與新發展 | 應星:社會學想象力與歷史研究 |吳愈曉:為什么教育競爭愈演愈烈? | 李仁淵:《晚清新媒體與知識人》 |葉檀讀者見面會 |馮亦同:金陵之美的五個元素 |華生、王學勤、周曉虹、徐康寧、樊和平對話 |

城市文化與人文美學

東方人文美學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東方人文美學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風物,侘寂之美: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第一期) |大唐國寶、千年風物: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第二期) |當顏真卿遇上宮崎駿: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倉院與法隆寺寶物展:日本美術館與博物館之旅 | 夢回大唐藝術珍品觀展會 | 四姝昆曲雅集: 羅拉拉、單雯、孫蕓、陳薇亦 |昱德堂藏揚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動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動 | 文心雅韻:中國傳統人文美學系列講演 | “文學寫作與美好城市”高峰論壇 | 仰之彌高: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展 | 首屆微城市文化論壇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運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舊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靈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涼山到石頭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從白馬公園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從玄武門到臺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從金粟庵到大報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從夫子廟到科舉博物館)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從五馬渡到達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從獅子山到揚子飯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從南朝石刻到棲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經典紀念建筑) | 從南京到世界:第一屆微城市論壇 |園林版昆曲舞蹈劇場《鏡花緣記》 | 秋棲霞文學日系列活動 |

社會科學研修班與專題課程

社會心理學暑期班(2016) | 社會心理學暑期班(2017) | 社會心理學暑期班(2018) | 社會科學經典理論與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歷史與集體記憶研修班(2020) |中國研究:歷史觀照與社會學想象力學術研討會 | 中國社會學:從本土化嘗試到主體性建構——紀念中國社會學重建40周年學術研討會 |第一屆長三角社會學論壇 (2018) |第二屆長三角社會學論壇(2019) |長三角論壇2019新春學術雅集 | 第三屆長三角社會學論壇(2020) |

新書分享會 | 經典品讀會

《金陵刻經處》 | 《 生活的邏輯: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國知識人(1927-1937) 》 | 《謝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堯之死》 | 《朵云封事》 |《兩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莊子哲學50講》 |《東課樓經變》 |《舊影新說明孝陵》 |《光與真的旅途》 |《悲傷的力量》 |《永遠無法返鄉的人》 | 《書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獨》 |《面具與烏托邦》 | 《傳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單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詩經》 |《霓虹燈外》 |《植物塑造的人類史》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讀書的料及其文化生產》 |《駱駝祥子》 |《朱雀》 |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