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古典文學大家葉嘉瑩先生傳奇!《掬水月在手》情濃畫美觀眾落淚

Advertisements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線下展映影片中,開票賣光速度最快的影片是陳傳興導演的《掬水月在手》,昨天下午,該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舉行了整個電影節期間唯一的一場現場展映,300多位觀眾靜靜地欣賞片中主人公、今年96歲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的傳奇生涯,影片充滿意境的畫面和葉嘉瑩先生身上散發出來的古典雅致的氣質相得益彰,深深感染了觀眾,更有觀眾因為影片畫面太美而潸然淚下。

薛定諤

“我應該站著來看這部電影才對,因為受惠于葉先生的太多。”電影資料館研究員左衡在放映前上臺為觀眾做導賞,他激動地告訴臺下的觀眾,雖然自己已經看過兩遍電影,“但看過兩遍就來講它,很惶恐。”

左衡認為,葉嘉瑩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國古典詩歌的傳播和研究,她講解詩歌,“很淡、很柔、很雅、很準地把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學邏輯講得很清楚。”葉嘉瑩自己的人生際遇和她對詩歌的理解互相影響,隨著歲月的推進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包括她在片子中談到的對杜甫詩歌的理解。片中有一個細節,葉嘉瑩輕描淡寫地說道,“其實杜甫早期的一些律詩也不好,直到后來的《秋興八首》,才好。”

左衡研究員做放映前導賞

陳傳興導演不只是想拍出葉嘉瑩的個人生涯,而是試圖用畫面來呈現葉先生研究的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和意象。葉嘉瑩的祖宅是北京察院胡同里的一座四合院,葉嘉瑩就在這座祖宅里度過了她詩詞創作的萌芽期,庭院中的一景一物都成了她寫詩的題材。有一年秋天,她觸景生情,寫下了一首七絕小詩:記得年時花滿庭,枝梢時見度流螢。而今花落螢飛盡,忍向西風獨自青。陳傳興導演以這座老四合院的建筑結構作為紀錄片的敘事結構,《掬水月在手》其中五章節以四合院的建筑術語來命名,以此為結構,葉嘉瑩的詩詞人生娓娓道來。

另外,陳傳興還對藝術心理學特別有研究,片中出現的文物,不少都是他自己的收藏,這些都被他用到了影片中,對解讀葉先生的創作心態非常有幫助。

“影片沒有刻意表現那種天翻地覆、白云蒼狗的痛苦和傷感,而是有一種時過境遷后的淡然。這部影片我真心認為值得二刷三刷,今天我就要好好三刷一次。”左衡最后總結道。

隨后,放映開始,影片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輪滿月掛在樹梢上,將觀眾的情緒迅速帶入到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詩歌意境中,時間在靜靜地流淌,觀眾們的思緒也在不斷的蔓延擴散……

一位姓曹的觀眾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