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3、《楚辭》
《詩經》收集的詩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東周前期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其后應該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問世,但是由于編訂者孔子在公元前479年去世,沒有人再敢于增減《詩經》的篇目,所以詩經三百篇就這樣流傳下來。而其他很多優秀的詩歌不可避免地湮滅在歷史的長河里,直到另一部詩集《楚辭》橫空出世,這才為中國古典詩歌增添了新的色彩。
楚辭的本意是“流傳在楚地的詩歌”,后來專指由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創立,在詩歌創作中他運用楚國的方言聲韻,以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和風土物產,結合神話傳說和自身的想象,開創了浪漫主義風格的詩歌形式。
屈原創造的這種詩體在傳世的過程中失散了很多,到了西漢時期,《戰國策》的作者劉向,整理了25篇。其后的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個別詩篇不是屈原所做,或者劉向有所遺漏,但是其中的代表作《離騷》、《天問》都公認是屈原的作品。劉向以屈原的作品為主,加上戰國后期的楚國詩人宋玉的作品,已經漢朝的賈誼、東方朔還有劉向自己的一些作品,編撰了詩集《楚辭》。楚辭既是一部詩集,也是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也是中國第一部注明作者的詩集,但不是專輯,包括屈原及后學者。當代學者郭沫若考證《楚辭中》有二十三篇是屈原的作品,其中《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目前對楚辭的研究基本大多采用了郭沫若的意見。廣義的楚辭概念是屈原以及后來其他詩人效仿屈原的作品,狹義的楚辭,大多指屈原的作品,頂多再加上同是楚國詩人的宋玉。
楚辭中的名篇非《離騷》莫屬,文人們把它和詩經中“風雅頌”內容中最有藝術價值的“風”系列作品相提并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詞語“風騷”。《離騷》一詩在句意轉折中加了虛詞“兮”,例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由于這種句式出自《離騷》,因此被稱為“騷體”,也成了楚辭的標志。現在的這個詞有了古今異義,賦予了貶義特質,用來形容不良的生活作風。在古時,“風騷”一詞專指風采風流,“秦皇漢武,稍遜風騷”是也。
《楚辭》不僅對中國的詩歌文學產生了極其深廣的影響,全部的文學領域,各個不同的文學體裁都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首先是楚辭騷體詩歌的發揚傳承。
楚辭的騷體出現之后,很多詩人紛紛效仿。世人最熟悉的可能是流氓皇帝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未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的后人漢武帝劉徹,也有一首極有風韻的《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可以說,其后兩漢魏晉很長一段時期內的騷體詩,都是直接效仿的《楚辭》。
楚辭還孕育了“賦”這一文學體裁。
在楚辭之前的詩歌,大多是短篇,并且“重章疊句”,擅于抒情,而拙于敘事和狀物。屈原創立的楚辭,篇幅大大增加,《離騷》一篇有二千四百多字。并且楚辭中句式參差錯落,靈活多變,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更短的三字或是更長的十字句,兼具“詩”和“文”的氣質。楚辭句中、句尾多用“兮”、“之”、“于”、“乎”、“夫”等虛字,使得整篇音韻協調,起伏回宕。并且除了抒情之外,楚辭也有很多敘事、狀物和說理的名篇。這些都被賦吸收,形成了賦這一文體的主要特點:不歌而誦、鋪陳寫物、辭藻華麗、手法夸張。正由于賦體的發展與楚辭有著這樣密切的關系,所以漢代往往把辭賦連稱,形成了“辭賦”這個詞語。早起著名的幾篇賦出自宋玉之手,包括“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的《風賦》,“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的《高唐賦》。宋玉的《九辨》雖然收在楚辭這部詩集中,仔細品味更像是一篇賦。開篇的名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更是被后人反復引用。
楚辭對散文、小說和戲劇也有很大的影響。當然,貢獻最大的還屬詩歌。
在詩歌的形式上,楚辭打破了詩經固有的四言形式,句式更加靈活,發展到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甚至十言的綜合運用。
在詩歌的內容上,楚辭豐富了詩歌的題材,拓展了詩歌的領域,比如后世的游仙詩就是在楚辭首創的基礎上繼承發揚的。
在詩歌的表現手法上,楚辭綜合運用賦、比、興,開創了“香草美人”的比興用法。用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用“美人”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大臣。后世的政治詠懷詩幾乎都是照搬了這中做法,所以當讀到詩歌中贊美蘭花、梅花等等高雅的植物,往往都是詩人的自我評價。而很多描寫美女思念情郎的詩歌,表達的都是懷才不遇的詩人渴望被皇帝賞識。
《楚辭》還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甚至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浪漫主義文學”,咱們撇開拗口的的名詞解釋,簡而言之就是這種文學描寫的對象并不是現實生活中的身外之物,而是內心世界的豐富想象。通過對這些客觀世界中可能不會存在“虛妄之物”的詮釋,來抒發作者的情感。楚辭中有大量對山精野怪、神仙妖魔的描寫,我們都知道這些根本不存在,但是能領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
而《詩經》則恰恰相反,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大成。現實主義文學要求客觀 地冷靜、認真仔細地觀察現實事物和生活,并且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
對先秦詩歌發展的小結。
先秦詩歌,最初和語言同時孕育,主要體現在祭祀鬼神的禱告詞和占卜刮瓷;
在西周和東周的春秋時期,王公貴族和民間百姓的智慧結晶,形成了四言詩體,由官方機構收集,孔子編撰,完成了現實主義詩歌總集《詩經》;
東周的春秋末期和戰國期間,由屈原開創,眾人效仿,誕生了浪漫主義詩歌楚辭,并由西漢時期的劉向編撰詩集《楚辭》。
《 詩經》和《楚辭》,作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集大成者,在中國文學史上雙峰并峙,為中國古典詩歌奠定了創作規范,提供了靈感源泉。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