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圳河南岸新界北發展,昨天香港立法會上定調了

Advertisements

有關香港在深圳河南岸新界北的未來發展近來牽動兩地人心。香港立法會大會13日通過「以口岸經濟帶動新界北發展」的無約束力議案,要求政府加快規劃及發展新界北,亦希望當局建立專責部門。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新界北是《香港2030 》發展藍圖中其中一個策略增長區,可以滿足本港長遠的經濟及房屋發展。

不過,黃偉綸指,因財政上面對挑戰,當局暫時沒打算就此新增專責部門。但他認同談香港規劃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內地的情況,要善用新界北位處口岸經濟帶的優勢,充分考慮區域性發展,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十四五」規劃相關內容,亦會特別探討如何與深圳在科研、科技發展上發揮協同作用。

據悉,政府5月3日向立法會申請了約10億港元撥款,就新界北發展作勘查研究和詳細設計,其中包括在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打造320公頃的“衛星城市”,為港人提供約3.1萬個住宅單位,容納約8.4萬名居民,創造6.4萬個就業機會,最快2032年就可以有居民遷入。

議員嘆長期擱置蹉跎歲月

提出議案的民建聯議員劉國勛表示,新界北與深圳接壤,設有多個出入境管制站。他提到與該處一河之隔的福田及羅湖,近年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相反新界北的發展卻長期被擱置,僅停留在研究階段。

民建聯議員劉國勛

他慨嘆當局蹉跎歲月,并建議成立一個專責部門,以處理新界北發展計劃。他亦希望當局與深圳、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以協助新界北地區轉型。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

黃偉綸指出,新界北是《香港2030 》發展藍圖中其中一個策略增長區,發展范圍超過1400公頃,涵蓋多幅高密度發展用地,當中包括棕地、農地,可以滿足本港長遠的經濟及房屋發展。當局目前對此已有機制,內外都會推動相關發展。不過,他直言政府暫時沒有打算新增專責部門,以處理新界北發展。他解釋道,政府的財政正在面對挑戰,對上述做法難以承擔。

要站在國家大局角度思考

議員都希望當局可以盡快發展新界北。工聯會麥美娟指出,新界北的相關研究,7年花了10億元,直言此等「速度」不能接受。她說,明白有很多以前訂立的城規條例、公眾咨詢要求等做法,但現在是新時代,質問「是否仍要跟這些規矩走」。

黃偉綸回應道,城規會本身不是「橡皮圖章」,城規會不是每次都通過行政機關的建議。他提及在有些項目中,當城規會聽取實際情況、考慮當地居民意見后,之后政府提案亦會有修改。

建筑、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說,香港必須將發展重心向北移、向西移,以推動口岸經濟,這樣才可更好地把握深圳、珠海,以至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他希望特區政府要加強與深圳、廣東及中央相關部委的溝通,要站在國家大局的角度思考,配合內地規劃及發展,做好機制對接等。

探討與深圳科研發揮協同

黃偉綸總結時表示,如何善用新界北位處口岸經濟帶,能夠便利來往深圳及廣東地區的地理及交通上的優勢,以充分把握內地發展機會,是當局規劃相關發展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當局會充分考慮區域性發展,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十四五」規劃的相關內容,特別是后者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我們會特別探討如何與深圳的科研與科技發展發揮協同作用,這亦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策略下,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方針。」

此外,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表示,政府會完善港深陸路口岸建設,長遠而言會密切留意因應大灣區發展的長遠跨境運輸需求,探討新的跨境基建項目的需要及效益。

北部衛星城規劃浮出水面

根據香港發展局、規劃署等部門此前向立法會提出的文件,早前申請的共10.02億港元撥款,分兩個階段使用。

其中,7.94億港元用于新界北第一階段發展——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勘查研究和詳細設計。

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項目總面積涉及320公頃,包括逾80公頃宗地,當中約有一半為私人土地,可支援住宅發展項目,提供約3.1萬個單位,容納約8.4萬名居民。同時,項目可作經濟和就業的用途,包括創新及科技、商業及零售、餐飲、娛樂用途等,從中創造約6.4萬個就業機會。

有關部門還指出,于2020年6月啟動深圳重建的皇崗口岸,未來將實施「一地兩檢」,以此釋放落馬洲邊境20公頃土地,納入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研究。規劃和勘查工作會于52個月內完成,當中兩年內公布建議發展大綱圖,目標是2032年有首批居民入住。

另外,所申請的剩余2.08億元撥款,將聚焦「新界北新市鎮」及「文錦渡物流走廊」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位置鄰近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3個邊境管制站。預計于下半年展開,為期36個月,在1,140公頃的研究范圍內,開拓新市鎮容納逾20萬人口居住,并提供約13.4萬個職位。

由此,涉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新界北新市鎮和文錦渡物流走廊的總面積接近1,500公頃。此外,發展局指出,《香港2030 :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建議在邊境地區發展「北部經濟帶」,作科研、現代物流、倉儲及新興的行業,正是為了把握區域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

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及建議中的新界北策略增長區都位處這條經濟帶上。

「特區中的特區」有望落地

《紫荊》雜志早前發表的一篇研究院文章《規劃建設香港濱河新城,打造全球最高稀有開放度的經濟增長極》中提到:在香港新界的深圳河一帶邊境成立「特區中的特區」,以試行政策改革,特別是可以實施與瑞士同樣的8.5%全球最低稅率。

此外,在政策方面,有關設想也提到,衛星城可實行更便利兩地來往和開放的舉措,譬如可設定一個「特區中的特區」,深圳人、內地人經過口岸(皇崗口岸、福田口岸、羅湖口岸等),從深圳河北岸進入深圳河南岸,抵達「特區中的特區」,視為從深圳出境,但是不算正式進入香港市區。同樣,香港人進出「特區中的特區」,視為不出境。

不過,無論怎么樣計劃,鑒于衛星城優越的地理位置,未來料將前景可觀。

記者戴合聲;編輯 向明

來源 香港商報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