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2021年,全球航天很忙,創下144次軌道級發射紀錄,其中133次獲得成功。
據科技網站Ars Technica報道,144次發射不包括伊朗兩次未宣布的發射,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次數超過1967年的139次發射(122次成功)和1976年的131次發射(125次成功)。
另據Space Launch Report按火箭上面級制造國家排名的統計數據,中國2021全年航天發射次數達55次,位居世界第一。美國發射45次,排名第二。俄羅斯發射25次,排名第三。歐洲和新西蘭各發射6次,日本發射3次,印度發射2次,韓國和伊朗各發射一次但都失利。
圖片來自Space Launch Report
中國:平均6.6天就有一次發射
中國去年完成55次航天發射,相當于平均6.6天就有一次發射。55次任務中有3次失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去年完成48次宇航發射,成功率100%,將上百顆(含搭載)航天器送入太空。
去年3月12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高軌液體運載火箭長征七號A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試驗九號衛星,標志著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員。長七A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7噸,填補了我國高軌運載能力空白。
一個多月后的2021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空間站首個航天器天和核心艙精準送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首戰告捷。
此后,我國陸續將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送入預定軌道。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去年6月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成為中國空間站首批“訪客”。
去年10月,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乘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進入太空,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
2022年,中國航天將繼續開啟繁忙模式。我國將完成載人航天6次重大任務,包括兩次貨運飛船、兩次神舟飛船和實驗艙Ⅰ、實驗艙Ⅱ發射,以及在軌交會對接、出艙活動和飛船返回任務,全面建成空間站;完成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首飛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計劃安排4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
美國:SpaceX貢獻一半以上發射
美國去年發射45次,2次失利,一次是去年8月美國航天初創企業Astra的第三次入軌發射嘗試失敗,火箭到達50公里高度后墜海。另一次是去年9月美國螢火蟲宇航公司“阿爾法”二級運載火箭首飛爆炸,在加州空中燒成火球。
美國45次發射中,SpaceX貢獻了31次。SpaceX去年打出全球第一發,全年發射了31次獵鷹9號火箭,成功率100%,打破2020年創下的26次發射紀錄。去年31次發射中,17次是專門部署“星鏈”衛星組網發射。
SpaceX還分別在去年4月和11月兩度送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Crew-2任務和Crew-3任務。去年9月完成為期3天的首次全民用、純商業太空飛行,送4名乘客太空游。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SpaceX只有2次使用了全新的一級火箭,其余發射使用的均為回收火箭。
此外,由于新西蘭的發射采用的是美國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的“電子”火箭,如果算上新西蘭的6次發射(含1次失敗),美國去年完成51次發射。
俄、印、韓太空發射
去年歐洲的6次發射和日本的3次發射都獲得成功。
2020年,受疫情影響,俄羅斯僅發射17枚運載火箭。2021年,俄羅斯發射了25枚運載火箭,與2019年的發射次數持平。25次發射中,遭遇2次失利。
不過,俄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表示,在積極部署“球體”多衛星軌道星座項目衛星階段,俄羅斯將每年發射50-75枚運載火箭。俄羅斯“球體”多衛星軌道星座項目共將向太空部署大約380顆衛星,俄將在2022-2024年分階段每年撥款70億盧布支持“球體”項目。
印度去年有2次發射。去年2月,印度一箭19星完成當年首次航天發射。印度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成功將巴西獨立研制的亞馬遜1號遙感衛星(Amazonia-1)及18顆搭載小衛星送入軌。
印度2次發射中遭遇一次失敗。去年8月,印度GSLV-F10火箭搭載地球觀測衛星EOS-03從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印度產上面級氫氧發動機技術異常,一二級成功點火,第三級未按計劃飛行,衛星丟失。
韓國去年唯一一次發射遭遇失利。去年10月,韓國三級火箭“世界”號從韓國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火箭在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與衛星成功分離。但數據分析顯示,第三級發動機提前停止工作,導致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科技部)和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去年底公布了對“世界”號運載火箭首飛失敗原因的調查結果,由于火箭第三級氧化劑罐內部的氦氣罐在巨大浮力下脫離原位置并到處碰撞,在此過程中儲罐輸氣管變形受損,導致氦氣泄漏,之后氧化劑罐也破裂,導致氧化劑泄漏。如此一來,對第三級發動機注入的氧化劑減少,火箭飛行后勁不足。
今年5月“世界號”將進行第二次發射,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如能進一步提升“世界”號的精準度,確保獨立的太空運輸能力,韓國的“太空時代”就在眼前。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澎湃新聞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