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很美,就是讀不懂”?其實人人都能欣賞一首詩

Advertisements

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讀詩和寫詩是我生活里最有意思的事之一。不過,只要和周圍的人聊起詩歌來,我常聽到的聲音有兩種: “詩歌很美 ” 或是 “詩歌我讀不懂” 。這兩種聲音可以說代表了人們對詩歌——其實主要是現代詩——普遍的理解,或者說是誤解。

不過,說句公道話,現代詩盡管“難懂”,但 并非無解。

那么應該如何“閱讀一首詩”呢?

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路徑,我們才能進入一首詩的內部,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呢?

在我編輯《如何閱讀西方經典》時,讀到《歷史的折射:詩人和詩》這一章時,說是相逢恨晚,喜出望外也不為過。

作者蘇珊·鮑爾是一位倡導通識教育的學者, 詩歌是她在本書中介紹的六大文體之一,除此之外,還有 說、戲劇、歷史、自傳和科普

關于如何讀詩,蘇珊不僅提供了古典三段式閱讀法,還探討了詩歌的定義,梳理了清晰簡明 的詩歌發展史,此外還對 30多位經典必讀詩人 進行了評述。

可以說, 我從未見過如此清晰,實用但絕不簡化詩歌豐富性的閱讀指導方案。

「美」蘇珊·懷斯·鮑爾 / 著

孫大強 關穎 / 譯

▲點擊上圖,進入圖書購買頁面

01

關于詩歌閱讀,與蘇珊相見恨晚

首先我們來看蘇珊對詩歌的定義: 詩歌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盡管“詩究竟是什么”被古今無數詩人闡釋 過,它仍然像只泥鰍一樣令人難以把握。“對最難下定義者下定義”,蘇珊用的是一個比喻:

“詩歌猶如一部潛望鏡,總是包含著兩面鏡子。第一面鏡子是詩人的存在。第二面鏡子是詩的語言。”

很清楚吧!小說家總是躲在故事幕后,即使他使用第一人稱“我”,你也不能認為就是小說家本人,而詩人無論如何都無法從詩中隱身。

我們總是聽到詩人的口吻,并順著他的目光去觀看。

有了這個理解,我們在閱讀詩歌的時候就可以 從兩個層面入手: 一是留意詩人在一首詩中是怎樣的,二是留意語言的特征。

暢銷書作家蘇珊·懷斯·鮑爾

詩歌為什么難懂?蘇珊的解釋是:

“詩人的語言從來不是一扇透明的窗,讓人可以透過這扇窗戶輕松看到其意義”。

每一首詩,都是歷史枝條上的果實。

蘇珊梳理的清晰簡明的詩歌發展史也讓我受益匪淺。對,要讀懂詩,我們還需要了解詩歌在不同時代在形式上的變體,將詩人及其作品放回到歷史與社會的發展脈絡中,理解詩歌這種精神產物在人類歷史中的演變機制。

為什么在莎士比亞的時代,人們偏愛十四行,到了文藝復興之后,這種形式就逐漸衰落了?

浪漫主義詩人為什么會格外偏愛大自然,而往往又和神秘主義相關?

蘇珊有極強的語言天分,她能將微妙的思想轉化成通俗簡明,幾乎人人能懂的語言。

她在極短的篇幅中“七分鐘詩歌簡史”中,梳理了從荷馬史詩到后現代的詩歌演變史。

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古希臘詩人和現代詩人之間的精神傳承。

比如女詩人薩福,是古希臘第一抒情詩人,恐怕也詩歌史上第一位抒情詩人。薩福讓“詩人自己的聲音頭一次在詩歌里發光發亮”。我覺得我們當代的每一位詩人都應該感謝這位詩歌老祖母。

古希臘第一位女詩人薩福

當我們理解了詩歌發展史,再去閱讀任何一首詩,都能清晰地判斷它是結在哪一根枝條上的果實。

有了這樣的知識背景或框架,至少可以去除我們面對一首詩時的膽怯——不是真的讀不懂,而是認為自己可能讀不懂。

02

用三段式古典閱讀法

走近《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蘇珊所說的三段式古典閱讀法,指的是當我們真正開始閱讀一首詩時,應該分為三個步驟。

這樣的拆分為我們提供了路標,讓我們知道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走,以及該留意什么。

第一步是語法階段的閱讀,搞清楚基礎事實。

值得一說的是,蘇珊不建議讀首詩之前對背景知識了解過多。次序應該顛倒過來。先讀詩, 再補充背景知識:標題、目錄、序言等。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情感或經驗上找到共鳴”,而不受背景知識的限制。

第二步是邏輯評價閱讀。

這一階段,我們需要去 鑒別一首詩究竟屬于哪一類詩歌:史詩、十四行還是俳句?留意詩歌的形式本身:韻律、措辭、分行、分節,這些語言形式的變化在詩歌中會制造什么樣的效果。

第三步是修辭閱讀。

我們要留意詩中深層的問題:詩中有沒有轉折、因果和張力?

通過三個階段的閱讀,詩的主題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也許用一兩個詞就可以概括。

比如《當 你老了》,它的主題是愛情與青春,衰老的關系。

通過這三個步驟,我們對一首詩的探索式閱讀就完成了。

下面是我嘗試用古典閱讀法對波蘭詩人扎加耶 夫斯基的《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的閱讀過程。

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翻譯 /黃燦然

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想想六月漫長的白天,

還有野草莓、一滴滴紅葡萄酒。

有條理地爬滿流亡者

廢棄的家園的尊麻。

你必須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你眺望時髦的游艇和輪船;

其中一艘前面有漫長的旅程,

別的則有帶鹽味的遺忘等著它們。

你見過難民走投無路,

你聽過劊子手快樂地歌唱。

應當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想想我們相聚的時光,

在一個白房間里,窗簾飄動。

回憶那場音樂會,音樂閃爍。

你在秋天的公園里拾橡果,

樹葉在大地的傷口上旋轉。

贊美這殘缺的世界

和一只畫眉掉下的灰色羽毛,

和那游離

消失

又重返

的柔光。

盡管我個人的經驗與這首詩中所描述的情形相去甚遠,卻會被它深深打動。因為整首詩傳遞著一種強烈的情感,消除了個體、族群、國別的差異。

它喚起的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最美好、歷盡苦難依然充滿力量的部分。

我注意到這首詩的題目:“嘗試贊美這殘缺的世界”,從語氣上來說,表達的是一種“猶豫”。

“我不確定我是否能做到,因為這太難了,但我愿意來試一下。"

這個句式 因此而構成了一個“邀請”——如果你和我一 樣感到一種對立的矛盾,不妨一起來試一下。

第二階段,我首先注意到的是詩句的重復與變化。

從“嘗試贊美”變為“必須贊美”,接著又變為“應當贊美”。為什么要有這樣的重復和變化?

我是這樣理解的:變化與其后詩句所描述的場景有關,更與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漸進演變有關。

而重復則創造著一種節 奏,每次回到熟悉的詞語都強化了它在我們內心的聲音。

其次我留意到這首詩里有幾個詞很刺耳。名詞是: 流亡者、難民、劊子手。動詞是: 遺忘和 走投無路 。流亡者被遺忘,難民走投無路。劊子手卻在快樂地歌唱。

我們通常把“快樂”理解為 一個褒義詞,但當它被和劊子手并置在一起 時,我們對這個詞產生了懷疑。

劊子手快樂地唱歌,會讓我們不寒而栗。這個洞穿的意象來自詩人對真實的捕捉。

第三階段,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會明顯感受到一種內在的張力。

就像波濤沖刷礁石一 樣,它的情緒在詞語的重復與變化中不斷演進。

當“贊美”一詞第四次出現時,我們感受 到詩剛開始時的猶豫和矛盾消失了。嘗試、必須,應當,這些詞被取消,直接是“贊美這殘 缺的世界”。

直接的動詞,意味著直接的行動。 在猶豫、決心和說服這些心理活動之后,詩句帶領讀者進入行動:現在就開始贊美這殘 缺的世界吧!

批評家桑塔格評價扎加耶夫斯基的詩,說他的詩里有絕望。“但慰藉的到來同樣勢不可 擋”,我想桑塔格的評價未必是針對這首詩的,但用來理解這首詩再恰切不過。

整首詩的 結尾,將句子切分開來,如同羽毛在黃昏的柔 光中輕輕下落。盡管這世界并不完美,有種種不如人意或殘忍之事,但也總有一些時刻——寧靜、輕柔,足以使愛忽然盈滿心間。

不過,歸根結底,我們無法通過解剖一只小鳥 來找到它的歌聲。

如何讀詩的第一步,依然是 去讀。

這是蘇珊不僅在詩歌這一章,而是在整本書一開頭就強調的。任何方法都只適用于已經在路上的人。那么,拋開一切顧慮與成見,

春天來了,開始讀詩吧,就像傾聽小鳥歌唱一樣。

拓展閱讀

3月#好課免費領# 活動開啟!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