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三楊,其中就有兩位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他們是誰

Advertisements

1950年10月,在我國決定出兵援朝后,立刻就組成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由彭老總擔任志愿軍司令員。 率領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與當時軍事強國對戰,在人民志愿軍英勇善戰下,先后同敵軍展開了五次戰役,并且都以勝利告終,雖然第五次戰役中損失有點大,但戰略目的達到了。不過,正是因為先后指揮五次戰役的彭老總,由于連月疲累,加上年事已高,以及朝鮮戰場上的寒冷天氣,彭老總病倒了。可能是由于前線醫療條件差,讓一貫身體壯健如牛的彭老總,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后在上級的關懷下就讓彭老總回國治療。他這一走志愿軍司令員的位子,就交給了原副司令員鄧華代任。因此,鄧華將軍也成為志愿軍第二任司令員。

上將三楊,其中就有兩位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他們是誰

鄧華

其實,在鄧華之后還有兩位將領也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更巧的是這兩位也姓楊。可能熟知歷史朋友都知道,在后來的57位開國上將中,有三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就是姓楊。并且在抗美援朝期間,他們都以兵團司令員的身份入朝參戰,據說當時,這三位將領被周公稱之為三陽開泰,陽諧音楊。

正是因為上將三楊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后來才有機會擔任志愿軍司令員。不過上將三楊,其中有兩位是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并非三人全部都擔任過。

上將三楊,其中就有兩位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他們是誰

楊成武

志愿軍原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他就沒有擔任志愿軍司令員的職務。楊成武將軍是上將三楊中,第二個入朝參戰最早的將領。不過,他在朝鮮戰場上并沒有待很長時間,在參與指揮文登川之戰后,就回國了。原因是水土不服,據說在指揮東線的夏、秋季防御戰役中,楊成武將軍就是帶病指揮。而在文登川之戰中,志愿軍第20兵團在楊成武指揮一下,粉碎了敵軍步、坦、空、炮協同的進攻,取得殲敵一萬七千余人,創造了志愿軍當月殲敵最高紀錄。雖然,楊成武將軍入朝時間晚,回國又早,但他也在抗美援朝戰爭史上,留下了精彩一戰,就是當月殲敵人數最多保持記錄者。

而上將三楊中,第一個入朝參戰的將領是志愿軍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將軍。他是1951年2月率領第19兵團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戰場,恰好趕上了第五次戰役,以及秋季防御戰。就在這兩場戰役中,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將軍率領該兵團全體將士,血戰敵軍,為五次戰役的結束,以及秋季防御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尤其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楊得志將軍就是這場戰役主要指揮官之一。志愿軍依托以坑道為骨干的堅固防御陣地,同6萬敵軍鏖戰43天,終于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將敵人從戰場上打到談判桌上。

上將三楊,其中就有兩位擔任過志愿軍司令員,他們是誰

楊得志

不久后,敵我雙方進入了談判模式,最終還是在志愿軍贏得了金城反擊戰,敵人終于在侵占協議書上簽字。而就在抗美援朝結束后,代司令員鄧華在1954年回國,他走了以后,楊得志成為志愿軍第三任司令員,不過此時基本上是大戰沒有,都是處理一些后續問題。而到了1955年7月,楊得志被調回國內,此時的志愿軍司令員由上將三楊之的楊勇擔任。

楊勇將軍入朝作戰時間比較晚,他是在志愿軍第20兵團司令員楊成武因病回國后,才被上級調到朝鮮戰場擔任志愿軍第20兵團司令員,入朝作戰時間1953年4月。可能是因為他入朝時間晚,所以他回國時間也是最晚的一位。在參與指揮夏季攻勢,金城反擊戰戰役后,抗美援朝戰爭很快就以談判的方式結束了。

而楊勇將軍在抗美援朝結束后,并沒有立刻回國,而是在1955年被任命為志愿軍第四任司令員,直到1958年志愿軍全部陸續撤回國內后,楊勇將軍于同年10月份啟程回國,結束了長達三年的志愿軍司令員生涯。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