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歷史上唐朝的政治中心是首都長安及周邊的關中地區。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秦朝,以及其政治文化繼承者西漢帝國都將首都立在這里。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關中一地,山脈和丘陵環繞,形成了一個天然防護屏障,易守難攻。這對一個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有著絕對的優勢。
唐朝及唐朝以前,關中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廣,水道縱橫,交通便利。為了加強長安的領導地位及絕對的政治經濟中心,朝廷借用法律壓制地方勢力,同時將世家大族強制遷移到首都附近。將全國征收上來的賦稅用于建設首都,或用于改善水利工程,或用于建造大型建筑。典型的以全國之力興一方之地。
于是,從秦朝一直到唐代,關中長安一直是帝國首都的第一選擇。但關中地區形成一個天然屏障的同時,交通不便,帝國的統治者不得不開鑿運河,砍伐樹木,將全國四方之地的物資運往首都。
秦朝時期的鄭國渠;漢朝時期的龍首渠、六輔渠、白渠、成國渠;隋唐時期的大運河。這些水利工程的開發建造幾乎都是為了關中的繁榮昌盛。 便利的交通、肥沃的關中沃土、天然的防御屏障、繁榮的經濟文化 仿佛讓關中地區及長安成為了帝國的永久滯留地。但為何到了唐代以后,關中地區特別是長安卻不再成為帝國的心臟地區了呢?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帝國再也供養不起關中地區甚至是一個長安了。由于接近都城和易于漕運,富饒的汾河谷地及其支流流域在唐代集中了三十五個灌溉工程,其數量之多在全國各地區中位居第三。即使如此,供養一個“在重重關隘中”的朝廷的難度仍在持續上升。
由于關中地區聚集了全國大量的人口,加上中國處在季風氣候帶,西北地區常年降水量不足,導致了水資源的短缺。長久下來,關中各地的河流在隨著時間的流逝流量年年減少。
加上首都的宮殿、寺廟、官員的府邸和官署的建設都對木材的需求量特別大。加上那時煤礦還未開始安全普及到尋常百姓家中,冬天取暖大多靠的是木柴或木炭,有大量的木材被燒掉。所以,中國北方的森林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消減。
水源和森林的持續減少,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地表被侵蝕、溝壑化、運河淤塞,導致了在關中的生活越來越難。
但在那時候,統治者們意識不到水土流失的嚴重性,沒有去治理,反而開始開發周邊的森林資源。為了戰略需求,唐代統治者甚至還想在西北養馬,以取代被吐蕃奪走的牧場資源。如此,水土流失的問題日益加重。
詩人柳宗元就曾經對這種情況寫下了一首《行路難》:
這是一首政論詩,被砍伐的樹木象征著命運被腐敗朝廷左右的才子。但森林被破壞的場景迅速出現在文人的腦海中,并被拿出來表達一種隱喻。象征著唐代這座青山即將消失。
隨著水土流失的嚴重,黃河的淤塞也愈發嚴峻,統治者們為了防止黃河潰堤,堤壩是越修越高,到了后來,甚至還要比宋朝首都開封高上那么幾分,更不用說長安這個關中地帶。
唐朝中期,黃河潰堤的頻率已經到達十年一次,之后的兩個世紀甚至達到了三四年一次的程度。遠古商朝頻繁遷都就和河流潰堤有關,于是,唐朝后期再也不把長安作為首都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隨著水土流失的嚴重,國家想要供養關中長安一地變得愈發艱難。加上人口的增長,資源的過度消耗,災難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唐朝后期的統治者們已經發覺長安這個地方不再適合作為一個首都了,但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祖宗的制度不能輕易改變,更合況是一國首都。所以,一直到唐末,長安即使再艱難,唐王朝依舊沒有遷都。
到了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即使打下了關中地區,但依舊沒有將其作為首都。除了是因為這里不再適合大量人口居住以外,還要直面異族有關。
宋朝以后的元朝就更加不會以長安為首都了,元朝征戰天下靠的就是騎兵,而關中地區的環境已經不復從前,地形崎嶇,不利于騎兵作戰。元朝的首都就坐落在了華北平原這個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帶。
到了明朝,以華北為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正式確立。關中地區已經成為了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常年風沙侵蝕,河流淤塞。加上交通的便利,關中的天然屏障已然消失。試問,這樣的一個地方又如何能作為一國之心臟呢?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