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槍械發展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人類憑借自身想象力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型號,除了耳熟能詳的經典型號,其實還有許多有意思的設計隱藏在歷史之中。
Breda M1937 Machinegun(布瑞達M1937重機槍),這是意大利陸軍曾經的制式武器,它的出現讓意軍淘汰掉老舊的菲亞特M1914重機槍,而且口徑從原本的6.5mm升級為8mm,彈頭的遠距離存能更多,能夠對當時的裝甲車和飛機造成有效攻擊。
布瑞達M1937采用風冷式設計,而非菲亞特M1914那樣的水冷式。
因為30年代戰爭的形式發生劇烈轉變,陣地戰逐漸被運動戰所取代,這就要求軍隊擁有一定的機動能力。水冷重機槍太重,移動非常不方便,因此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轉用氣冷重機槍。
就拿布瑞達M1937來說,加上三腳架后的戰斗全重才38.2公斤,兩名士兵就能扛得動,而菲亞特M1914的戰斗全重為82公斤,需要四到五名士兵伺候,差距非常明顯。
當然氣冷重機槍也有缺點,它的散熱效率不如水冷,所以為了防止槍管過熱,布瑞達M1937的射速必須限制在450發/分鐘以下,這也算有得必有失吧。
此外布瑞達M1937的供彈具為保彈板,就是一條長長的金屬板,上面設立了很多槽位,每個槽位對應一發子彈。
金屬保彈板雖然少見,但也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像法國的哈奇開斯重機槍,日本的九二式重機槍都是類似設計。
因為當時的彈鏈還是以帆布為主,帆布一受潮就會縮水,子彈間距改變,非常容易導致抽殼失敗等故障。此外帆布太軟了,彈鏈容易纏繞,也會導致供彈失敗。
反觀保彈板,最大的好處就是形狀固定,不用擔心供彈不暢等問題。
我們知道子彈完成擊發后,彈殼會在抽殼鉤的帶動下拋出,然后散落在槍械旁邊的空地上,而布瑞達M1937有一個很神奇的設計,它的空彈殼并不會拋出。
當保彈板進入供彈口,槍機首先將子彈推入槍膛;子彈擊發后,抽殼鉤帶動彈殼向后運動,重新回到保彈板的槽位里。
這樣當一條保彈板打光之后,彈殼并沒有散落在地面上,而是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保彈板里。
與子彈這樣的一次性消耗品不同,彈殼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而如果空彈殼全部收納在保彈板里,后期回收會非常方便,完全不用費力撿彈殼。
此外提前回收彈殼能夠有效避免士兵滑倒,尤其是碉堡、裝甲車等空間狹窄的地方,地面上散落的彈殼對士兵來說可不友好。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本來布瑞達M1937的槍機結構十分簡單,但加上回收系統后,必定會導致結構變得復雜,平時保養麻煩,戰時故障率也有會有所提升。
后來隨著彈殼收集袋的出現,所有武器都能輕松回收彈殼,那么這套彈殼回收系統就顯得有些多余了。
布瑞達M1937的三腳架可以豎立起來,當成防空支架使用。
總得來說,布瑞達M1937重機槍的表現并不出眾,但也沒到爛成渣的地步,畢竟8mm子彈的穿透能力還是很強的,因此意軍列裝了將近30000挺,并一直用到50年代才陸續退役。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