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最近,殲-20戰機也隨著官媒的報道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也在今年1月11日,迎來了首飛11周年,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的殲-20戰機裝備數量越來越多。并且不斷有新的突破,擁有了雙座型號和新型發動機。
“隱形野獸”殲-20:印媒如此報道
日前,印度權威媒體《歐亞時報》密切關注中國空軍第五代戰斗機殲-20的動態,并發布文章稱:“根據專家的觀點,殲-20可能將會模擬對敵機場、雷達系統、導彈陣地轟炸,這將會給印度剛剛入手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帶來巨大壓力。”文中,《歐亞時報》將殲-20形容為“隱形野獸”。
可能是為了突出印軍目前沒有同類型裝備,《歐亞時報》還稱因為殲-20在當天還演練了轟炸敵導彈陣地。盡管俄方宣稱S-400擁有反隱身能力,但其畢竟未曾經歷過擊落隱形戰斗機的實戰經驗,加之賣給印度的版本是否大幅度簡配,因此殲-20也具有躲避印軍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攔截。
這倒是印媒為數不多地以擔憂的態度來報道殲-20。印媒此前往往是以質疑的態度來報道殲-20:此前,印度媒體Wionews網站就曾報道,提出了一個經典的問題:“基本上未經實戰檢驗的殲-20能否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高海拔地區作戰?”
WS-10C都夠用,一定要上WS-15?殲-20最后一點短板將被徹底消除
當然,說到高海拔地區,必然會聯想到在殲-20生產定型前專門去西部高海拔機場進行的多輪測試。就以公開資料顯示,殲-20首次在高原機場試飛時,當地的環境導致空氣密度只有海平面的66%,可以說含氧量極低,進而導致渦扇發動機的進氣量較平原地區下降,影響的則會是燃燒室溫度。燃燒室溫度往往決定著向后噴出氣體的溫度,自然會影響飛機的速度提升,也會影響發動機推力。
既然要提到發動機推力,那么必然要提到更先進的發動機。在殲-20試飛階段,殲-20使用的一般認為是引進的俄制AL-31F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大約是12.5噸;本年度珠海航展開幕式當天,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曾表示“殲-20正式用上中國心”,那么大致可以判斷是最大加力推力達到約140千牛的WS-10C(尾噴管處帶有鋸齒狀擴斂片)。
結合此前“官宣”殲-20一分鐘可進行戰備巡航52公里,換算下來則達到了2.55馬赫(合3123km/h),在目前世界范圍內,殲-20的巡航速度可以說是打遍五代機無敵手,由此可見即便是殲-20采用了兩臺國產WS-10C發動機,這之間產生的推力也完全夠用,至少完全能應對現有的戰略戰術狀況。
當然,中國航空人不可能止步于此。殲-20的WS-10C發動機極有可能只是作過渡用,用于短時間內迅速擺脫俄制AL-31F發動機的桎梏、實現大規模量產,并在等待目標發動機完成所有試驗后再換裝。可見,殲-20真正的“目標機”將是初步指標達到美制F-119發動機水平的WS-15發動機。
按照此前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WS-15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極有可能達到147千牛(合15噸),未來其推力極有可能增加到18噸甚至以上。雖然技術層面上仍需追趕美制F-119等先進的優秀航空發動機,但中國航空人距離超越F-119已經很近了!
如果能用上推力更大的WS-15發動機,那么殲-20在外界人眼中的最后一塊短板將被補齊。WS-15的推力更大,即便是在高海拔地區作戰,WS-15發動機的大功率也能彌補些許;而若是執行各式各樣的對地、對空任務,在WS-15發動機強大的推力下殲-20也能更加順利地完成任務撤離。
對地對空樣樣精:美軍都能做到這一步,換裝WS-15我軍殲-20必須超越
按說五代機的使用經驗、作戰經驗方面美國空軍要遠強于我們,無論是F-22A還是F-35A,均保留著對地打擊能力,同時也能執行空戰任務。在實戰中,雖然以空戰為主,但在掩護大部隊進入前,這些隱身戰斗機同樣需要沖鋒陷陣、利用隱身的優勢來搜虛除掉敵軍部署在地面的各種電子設施;
美國的F-22A戰斗機在2009年的“增量·3.1”的升級項目中增加了發射GBU-39型小直徑炸彈的能力,這也就意味著F-22A能夠在機腹主彈艙攜帶多達8枚該型航彈的同時還能攜帶2枚AIM-120C/D空空導彈執行對地打擊任務。而F-35A更不用說,先前就是“聯合攻擊機”的角色命名,同樣能夠和F-22A這般攜帶同等數量的GBU-39小直徑炸彈和AIM-120C/D空空導彈,或是攜帶2枚2000磅級別的GBU-31 JDAM航彈、2枚AIM-120C/D空空導彈。
盡管F-35A的空戰性能存疑,F-22A的機載電子設備也過于老舊且具有例如光電綜合探測系統這般的設備存在著部分缺失的情況,但其在相對全面且先進的作戰架構下,仍然不失為“對地對空樣樣精”的優秀多用途戰斗機。
不過很明顯,殲-20的氣動布局主要還是以空戰為主,對地打擊則將是相對次要的。對于殲-20而言,當成一塊“敲門磚”攜帶著PL-15遠程空空導彈敲開對方的防御弱點也好,還是深入到敵雷達探測系統、防空導彈系統編制的防空網絡中進行對地打擊,都不失為一個現代戰爭下的手段。
但是這樣的手段,總離不開人。現代戰爭中,一個飛行員既需要操縱飛機,也需要即時操作各種設備,還有通話、發布信號等一系列動作存在。在2021年年底,殲-20雙座版便赫然亮相——不消說,后座飛行員的存在要么是為了以后伴飛、協同作戰的無人僚機作準備,要么則是專司操作電子戰系統、對地打擊設備。
增加了一個人的座椅,自然也就增加了飛機的空重,必要時甚至還需要延長一部分機身;新增的大量機載電子設備也需要有充足的電力供應。在此時若要讓雙座版本的殲-20存在著與單座相媲美的機動情況,還是得令雙座版殲-20換裝性能更好的航空發動機,例如WS-15。“只要動力足,板磚飛上天”,這句話從螺旋槳時代至今仍然有用。
專家曾經表示:相比F-22A、F-35系列和蘇-57“擠牙膏”似的軟件升級,雙座版本殲-20的改進型復雜得多。這不光只設計發動機,還涉及到航電系統、武器系統全面提升,極有可能換用新型第四代大推力小涵道比航空發動機,更會系統地升級機載雷達、轉換器模組。雖然看著是挺麻煩的,可是也沒有辦法——唯有換裝WS-15發動機,才會有更加強大的戰斗力加成使得中國空軍的五代戰斗機在性能上超越美、俄任何一架隱身戰斗機!
當然,若要讓單座的殲-20同樣換裝推力更大的WS-15,對于飛行員來說可謂是爽翻天:此前有位殲-20飛行員在接受采訪后稱:“只要進了超音速,就是殲-20的天下”,可見殲-20的超音速機動性可見一斑;而目前“裝備WS-10發動機的殲-20不能實現超巡”這類言論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S-15之后,這些噴子必然啞口無言!
小結
總體來說,殲-20的技戰術水平均達到世界一流,奈何在渦扇航空發動機這方面我國起步極晚,科研基礎薄弱、也沒有美國那樣可以靠著大量理論資料、稀有金屬等“堆”進發動機的研制工作里,因此發展大推力的渦扇航空發動機對我國來說是急不得的事情。WS-10A發動機性能不足的事件仍然歷歷在目。
殲-20若能按照公開資料,在2023年成功地換用已經定型的安裝WS-15航空發動機,那么在屆時,性能大幅提升的殲-20、雙座版殲-20等可能還會如2016年珠海航展般驚艷過場,震撼世界。等到炸彈砸到腦袋上時,某叫囂著“打贏2.5線戰爭”的國家所謂權威媒體將還會繼續忽悠到底!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