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擔心兒子婚后委屈,對兒媳言傳身教,被懟:“多管閑事!”

Advertisements

導讀:生活中,有很多婆婆對于兒子兒媳過好日子不太有信心,然后本著“過來人”的精神去教他們如何生活,這樣真的對嗎?

01

要說起生活中好婆婆的角色,好像是件百里挑一的事情。

因為我們身邊充斥著太多的“媽寶男”、“愚孝男”、“軟飯男”等,這類男人的母親大多都當不了好婆婆。

過去是兩個女人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不可避免的,會因很多生活方式不同而產生摩擦,嚴重的還會鬧成“婆媳大戰”。現在普遍都是婆媳分開過,但還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充斥在兩個家庭之間,兩個女人互相怨恨是常有的事。

為什么即使和長輩分開住,公婆問題還是會介入婚姻之間呢?

說到底,婆婆終究是那個男人的親媽,當媽的在很多事情上,還是會用過來人的口吻干涉年輕人的事。

按照老人的說法,覺得不這樣管年輕人,他們穩定不了一個家庭,這也就是婆婆們為什么那么愛管事的原因。

當然,大多數而言,初衷是好的。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幸福,希望他們在結婚之后能夠如同婚前那般,被照顧得好好的。但是別忘了,孩子終究要長大。

身為男子,結婚之后,身邊的愛人是同一條船上共同努力前行、相互依靠的伴侶,唯有兩個人攜手共度,彼此承擔生活的壓力和責任,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而妻子,永遠不是男人找來的第二個媽。所以身為母親,永遠別幻想兒子結婚之后,兒媳應該怎樣怎樣照顧你的兒子。

02

婚姻,是兩個人過的日子,婚后的家庭,是需要兩個人共同承擔起的責任。既是成年人,既然已經組建家庭,那么日子始終是兩個人去過。

父母擔心孩子離開了自己身邊過不好,實屬常理,誰的孩子誰不操心呢。但是,身為父母,唯有放手,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大男人。

但顯然,這個道理,并不是每個父母都懂。

鄰居章姨的兒子前年結婚,可這兒子兒媳的日常生活,讓章姨操碎了心。

按照章姨的話說就是:“兩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能懂得什么做家的事,以前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現在把他們放一起,那日子過得跟過家家一樣。”

章姨的兒子和兒媳在商量結婚那段時間,小兩口就商定自己買房,自己單過。

章姨的兒子也是踏實肯干,無不良嗜好,算得上是好男人,所以在結婚之前,就小有存款,加上愛情的推動,就和女方實施了買房的計劃。所以房子的事,小兩口結婚之前就自己解決了,讓章姨省了不少心。

本以為是好日子的開始,是兩個年輕人美好婚姻生活的開始,可這兩人畢竟都是剛脫離父母的照顧,在家務方面都顯得有些笨拙。

然后,章姨很熱情的加入他們的婚姻生活,為他們“指導”該怎樣照顧家,怎樣過日子。其實,也就章姨自己認為她那是在指導,實則是給兒媳壓力。

章姨嫌棄兒媳不會洗衣服,悉心說教,說哪些衣服不能機洗,但是去干洗就是浪費錢,要怎么手洗,要用什么洗衣粉好,就連水洗的衣服,晾起來也有很多的規則。

除此外,章姨還苦口婆心地告訴兒媳,天天吃外賣對胃不好,不吃早餐會生病,做飯也講究干凈利落,就連搭配食材,也要全憑營養口味說話。最嚴重的,說不能在洗碗槽堆碗,哪怕只吃了個方便面,也要及時把碗洗了。

03

小到洗個襪子,大到大掃除,章姨事無巨細的觀察,簡直就是言傳身教。

可這樣的結果是,夫妻兩口天天吵架,甚至兒媳說出“別在讓你媽來我家,你媽太多管閑事了”的話。

有時候,章姨的兒子也覺得自己媽說得有道理,會在妻子面前替自己媽辯幾句好話。

但章姨的兒媳長期處于這樣的壓力下,丈夫又處處替自己媽辯解,于是對這家人打上了“惡婆婆”“媽寶男”的標簽。

其實,細細想來真不怪章姨的這兒媳。

年輕人,朝九晚五的工作,本來就每天忙得夠嗆夠累,家里的家務活確實沒有閑在家里的母親做得好,這也是無可避免的。像是衣服機洗干洗之類的,是小兩口的事,作為老人實在沒必要管太多。

而不做飯這件事,年輕人都要上班,加班也是常態,咋可能有時間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做著吃呢。哪怕是晚上下班回家,能隨便炒兩個菜就不錯了,哪能多么注意食材搭配等細節問題。

再者,小兩口過日子,自有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作為長輩,作為母親,實在沒有必要總是對兒媳言傳身教。何況,家是兩個人的家,不是女人一個人的家,兩個人都有工作的家,家務也理應由夫妻兩個人共同承擔,不是將家務視為女人的義務。

說到底,章姨的“惡婆婆”名聲來得一點都不虧。

04

生活中,最怕這種瞎擔心,爛好心的父母。既然兩個年輕人結婚,能買得起房,就做得起家務,哪怕很多婚前不會的,婚后也會慢慢學,作為婆婆,實在不應干涉太多。

最怕這閑來無事的老人,用自己的生活態度干涉年輕人的作息。

做家務,本身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多學兩遍就什么都會了。可如果婆婆加入,這就不是學家務這么簡單了,可能連生活習慣都要改變。

而婆婆們經常擔心的“小輩過不好日子”的想法,純屬瞎操心。

既然到了結婚的年齡,那心智也應該是成熟的,那么婆婆們就該試著坦然放手,讓自己的兒子自由的飛翔。

兒子終將長大,終將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若當父母的再將兒子拽在自己的身旁,非得要媽看著才舒心,那還結什么婚呢?

05

大表哥結婚那會兒,姨媽一萬個擔心,覺得自己兒子可能會吃不好,睡不習慣,甚至怕未來兒媳不會讓他吃飽肚子。

終于,姨媽在悲喜交加的心情里,看著表哥步入婚姻的殿堂。喜的是自己的兒子終于成家立業了,悲的是這兒子離開了媽以后怎么生活啊。

表哥結完婚就帶著表嫂去外地工作,一年回來不了兩趟。

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們去姨媽家過年,表哥帶著表嫂回來了。很難讓人相信,兩年的婚姻生活讓表哥成長了那么多。

從前,表哥是個離開電腦三分鐘都活不了的人,現在,跟著表嫂在廚房忙上忙下的;

從前,姨媽把襪子洗好放他床頭,他都能大吼大叫半天找不著襪子,現在,趕休息之前,洗衣拾掇整理一樣不耽誤;

從前,表哥對家事從來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生怕表嫂累著,自己搶先全干完,那顧得了什么臟臭。

……

連姨媽自己都說:“看來啊,是我慣的,這離開我,倒還得勁了,早知道會這樣,早該讓他結婚。”

大家被姨媽這話逗笑了,但表哥的成長以及改變,正在朝著一個有擔當的男人的方向發展,他和表嫂的婚姻,也一直都是甜蜜如初,倆人對未來的規劃一點不含糊。

06

覺得兒子離開了自己就活不了的母親,真的該審視一下,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兒子嗎?

覺得婚姻生活會虧待了自己兒子,然后無休止的介入小輩的婚姻生活,這樣的婆婆,只能說擺不清自己的位置。

既然年輕人有勇氣結婚,那么作為家長也該坦然放手。

婚姻是兩個人相扶相持生活的過程,也是兩個人一起成長一起蛻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他們會學會擔當,學會承擔責任,而不是猶如活在襁褓里的孩子,仍然事事依賴父母。

作為婆婆,覺得兒媳這也做不好,那也勝任不了,然后用自己的態度給年輕人灌輸老一輩的思想,婆媳不鬧矛盾才怪。

其實,“媽寶男”、“愚孝男”的由來也大致是婆婆先找起來的事。如果婆婆一開始,不過分介入兒子的生活,不管這管那,那么兒子也就不用夾在母親和媳婦之間,自然不會因為聽了母親的話,傷了妻子,無形中成了媽寶男。

所以啊,為人母親,在兒子結婚之后,在自己成為婆婆之后,就應該相信自己的兒子能過好婚姻生活,就應該讓兒媳和他一起去共同成長。

只有他們倆人在生活的瑣事中鍛煉出來的技能,才是婚姻應該具備的成長。

而婆婆總是以過來人的角度去教兒媳如何生活,生怕兒媳委屈了自己的兒子,這樣做,不是影響小兩口的婚姻質量,就是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本文源于「花影故事」。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蘇醒,在夜里陪你安眠。】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情感驿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