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如果你經常瀏覽抖音(Tiktok)影片,或許對這個說得一口流利的馬來語、淡米爾語、英語和華語的女孩並不陌生,甚至會好奇,這位開朗活潑的女孩到底是誰?來自哪裡?到底是屬於什麼族裔?
「很多人都在問我的種族背景,但我只想說:我是馬來西亞人。」
22歲的Nadia Pang從去年行動管制令落實後,因為在家無聊,開始錄製一些有趣的影片上傳Tiktok而爆紅,影片累計觀看次數超過15萬人,擁有1.8萬追蹤者,但她的身世就像「謎」一樣引起諸多猜測。有人依據黝黑的皮膚認為她是巫裔,但看到她穿著紗麗說著一口流利的淡米爾語後,腦子裡又猶豫了。
每逢各族新年,Nadia都會穿上相應的服裝與朋友共慶佳節,分享快樂。
Nadia自小在多元社區長大,從幼兒園開始接觸馬來文,到了小學被父母送到華小念書,二、三年級時又被安排到免費的印度補習班學淡米爾語,因此讓她從小就掌握了華巫印三大族群的母語。
「很多人都會覺得淡米爾的語速很快、很難學,但我接觸之後反而覺得很好玩,大概用了半年就掌握了這個新語言。」
然而,Nadia並不是家中唯一的「語言天才」,她的兄弟姐妹同樣精通各種語言與方言,包括華語、英語、馬來語、客家話和廣東話,反觀自己對華人方言只懂皮毛,偶爾聽得懂也能用簡單的詞回復。Nadia坦言:「我現在比較想學客家話和韓語,因為最近看很多韓劇!」
擅長多種語言能夠促進各族之間的溝通,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所以Nadia一家跟鄰里關係都很好,加上隔壁住著印裔和巫裔家庭,附近也有華裔鄰居,Nadia從小就跟著鄰里的孩子一起玩著長大,跟不同族群的朋友都能打成一片。
因為環境使然,Nadia身邊的朋友也來自多元種族,每逢各族過節都能夠嘗到不同節慶的糕點,自己也會配合節日穿上相應的傳統服裝跟朋友共慶佳節。「每次各族新年都會放煙花,這裡炸完到那裡炸,很熱鬧的!但因為現在疫情所以看不到這個景象。」
事實上,我國因歷史與城鄉規劃的關係,將不少居住地劃分成華人新村、馬來甘邦、印度小鎮等,雖然城市也聚集多元族群,但大部分人的平日生活節奏忙碌而不太有交集。相比之下,多元社區更能體會各族的璀璨文化,居民都尊敬彼此的種族背景,明白各自的宗教界限,不會嘗試影響和破壞這種和諧,大家都是平等的。
提及各族新年,Nadia憶起中學時期曾發生過一件趣事。當時適逢屠妖節,她跟姐妹趁著促銷到印裔服裝店選購紗麗,一名同樣光顧該店的印度婦女看到Nadia以為她是馬來人,於是用淡米爾語低聲說:「哎!我們過年他們也要來買我們的衣服。」
Nadia聽見後用淡米爾語回應對方:「沒關係的,其實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那名婦女當下感到錯愕隨後保持沉默。
Nadia認為,各族與各族之間的刻板印象和誤會,不是單純用嘴巴解釋就能解決的事,充滿情緒的爭論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同樣的,當我跟朋友慶祝開齋節時,很多人其實都會很奇怪,為什麼我沒戴頭巾?」 Nadia坦言,或許因為膚色關係,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她都自然地認為她是馬來人,因此當她穿著T恤短褲出門時都會招來一些異樣眼光,「人們會從頭看到腳,一直看一直看,但又不開口問我。如果對方主動問起的話,我是會跟他們解釋的。」
Nadia續說,有一次在齋戒月期間上班叫外賣,她從華人餐廳點了非清真食物,當巫裔外送員抵達時卻不斷反覆確認她的名字,還一臉疑惑,似乎對名字聽起來也看起來像馬來人的女孩,為何在齋戒月叫非清真外賣?
「我看著他滿臉問號,但我沒多加解釋。」 儘管偶爾在外用餐,不時都會聽到別人用不同語言小聲議論自己,但Nadia生性樂觀,並不覺得自己受到異樣眼光的侵犯,一方面是習慣了,另一方面覺得這種現象很有趣,所以並不會有不悅的反應,因為對方只是不理解她而已。
「我不覺得這是一件大事。我會把這些平日發生的小插曲拍成影片,分享到我的Tiktok跟粉絲分享。」
Nadia生性樂觀,面對一些種族歧視時不會覺得冒犯,因為這只是對方不夠理解她而已。
Nadia平常多以馬來話與人交流,如遇到印裔就會使用淡米爾語,由於她目前在華人公司上班,所以工作職場上接觸最多的是中文。但無論是在面試還是首次印象,大家都會先入為主把Nadia當成馬來人或暹裔(Siamese),然後對她產生刻板印象。
「我小時候確實經常遇到種族不公和歧視,但我不想講太多,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經歷過。」對Nadia來說,大馬由多元種族組成是一大特色,但也伴隨著潛意識對某個群體存在刻板印象,導致看待某件事時會不知覺地被這些既定印象所引導。
Nadia直言,各族與各族之間的刻板印象和誤會,不是單純用嘴巴解釋就能解決的事,所以當自己遇到種族歧視時,她會選擇默默觀察而非感到憤怒或急於澄清,因為在缺乏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充滿情緒的爭論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無論如何,Nadia掌握多種語言的能力為她帶來許多好處,包括容易找到工作,獲得的機會也比較多,尤其面對不同族群用各族母語交談時,也會讓對方有種親切感拉近彼此關係,當溝通和理解多了,誤會自然就會減少。
「我們就是馬來西亞人!」Nadia希望傳遞更多正能量,用搞笑的方式鼓勵各族相互理解和擁抱多元。
此外,Nadia日前接受其他媒體訪問後,一些讀者仍以為她是馬來人。當看到Nadia在影片中用印度文化的眉心紅點(Bindi,也稱吉祥痣)時,紛紛在評論區叫她不要違反伊斯蘭教義。Nadia說:「當下讀了確實有點生氣,但我還是選擇不理會,也不想刻意澄清我來自什麼種族背景,因為我就是馬來西亞人。」
Nadia堅持不願具體透露自己的種族宗教背景,主要是不希望自己從小曾遭遇到的種族歧視再次發生。「小時候我不理解為何不同種族不能當朋友?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我?當時我就意識到儘量不要存有種族歧視。無論在哪裡、做任何事都好,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一起好好的在馬來西亞生活。」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