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不酸 | 一切景語皆情語

Advertisements

原話車間 ·檸檬不酸

一切景語皆情語

作者 | 2019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二班 于曉寧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句話出自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刪稿》:“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意思是以前人們討論詩詞,都會有寫景的語言,寫感情的語言,殊不知所有的寫景的語言都是為了表達情感。

提起王國維先生,便想起了《人間詞話》,提起《人間詞話》,最先想到的就是“境界”說了。“境界”說是指:“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那何為“境界”呢?王國維先生“境界”說所標舉的“境界”有其特殊的含義:第一,“境界”是情與景的統一。第二,情景須真。第三,“真景物、真感情”得以鮮明真切地表達。這三層特殊含義都在傳達一種概念,即一切景語皆情語,情真意切。就像詩詞中寫景抒情的方式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最終都是情景合一。

借蘇軾的詞簡單談談何為“一切景語皆情語”。我非常喜歡蘇軾,蘇軾有一首著名的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第三個春天。這天,蘇軾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蘇軾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一方面渲染出狂風驟雨的情景,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何妨”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朋友感到狼狽,可是蘇軾依舊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竹杖芒鞋輕勝馬”,此句寫蘇軾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從景寫到情,從景中之感寫到內心之情。都可以看見蘇軾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一蓑煙雨任平生”,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強化蘇軾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依舊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舒闊。

下闋由雨中情懷的抒發轉入對雨后放晴的描述。寫到“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三句寫雨過天晴的景象。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尾處“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蘇軾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從中不難看出,蘇軾在寫這首詞時,觀所見之景,有感而發,皆是內心之情。“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蘇軾所見之景是狂風、是驟雨,歷經仕途也是多有不順,可是蘇軾寫出來的詞可見其曠達超脫。上片著眼于雨中,下片著眼于雨后,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

宋俞文豹在《吹劍續錄》有言:“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委婉地說蘇軾地詞不及柳永的詞。在當時的時代,詞多以婉約著稱,蘇軾的豪放顯然不合群。但蘇軾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直接用詞來抒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感概,改變了過去那種以歌妓口吻作詞以便女聲演唱的傳統,一洗俗艷香澤之態,注入陽剛豪放之氣,寓意高遠。從詞中可以看出蘇軾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這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一切景語皆情語”,用寫景的方式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不僅是蘇軾的詞,文學作品皆是由所見之景,抒發內心蘊含的深厚情感。

編輯:李瑛琪

責編:李彥姝

主編:陳佳琪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