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要說清代詩人中寫詩最雅致的我還真不好說清楚。 但是要是讓我說一個寫詩最粗最潑辣的我會非常自然的想起這個人。這位詩人不僅詩寫得好而且畫也畫的好,書法也是一絕。
他更是筆者最喜歡的詩人,所以從我們小學時候學過的一首詩說起:
我上小學的時候以為是編教科書的專家因為要符合我們學習水平特地選了鄭板橋最簡單的詩。可是當我上了大學讀了鄭板橋的集子之后,我發現他的詩幾乎都是這樣的。比如:
還有這樣的:
筆者選擇這些詩并不是特例,大家可以看看鄭板橋的集子,幾乎都是這樣的作品。筆者愛讀就是因為讀他的詩是不需要太多借助注釋的,只要看看相關的寫作背景就非常好把握他的詩歌主旨了。讀他的詩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為不用借助注釋讀起來就異常順暢。假如換一本錢謙益的詩集你再讀一讀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中國人。所以鄭板橋的詩歌本身就是很親民的。
鄭板橋的詩歌類別
鄭板橋這個人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所以就不多做贅述了。重點我們先看看他詩歌的類別:
一,詠史詩,如《六朝》《南內》《紹興》;
二,諷喻詩,如上文提到的《濰縣署中》等就是這一類詩;
三,題畫詩,這也是鄭板橋作詩作得最多的一類,也許鄭板橋心里更認同自己畫家身份一點吧。
我想和大家分享和注意的是,鄭板橋作為一個大知識分子、畫家、書法家為什么寫出來的詩歌卻這么的粗,這么的"隨性所欲":
對知識分子身份的排斥與平民意識
古代知識分子是熱衷于做官的,比如像蒲松齡這樣的人,看起來痛恨官場其實心里充滿著對做官的熱忱。鄭板橋是康熙的秀才,雍正的舉人,乾隆的進士。考了二十多年,對于考試和做官其實他早就不那么瘋狂執著了。鄭板橋很少寫自己有著遠大的治國安邦得理想,五十歲才正式得了個小縣令官。其實這時候的他心態已經平和了,平時上上班,有時候還去干干農活,自己辦公的縣衙就是個茅草棚子。 他完全沒有知識分子的有越感,時時提醒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的身份。"些小吾曹州縣令,一枝一葉總關情",他關心的就是底層百姓最貼合生計民生的事。沒了那種知識分子的清高架子,自然以天地立心。鄭板橋本本分分拿著工資為當地百姓登高一呼。其實,他長得像農民,更懷著一顆農民一樣樸實的心。
自身性格與畫家氣質
文學、美術、書法這三樣是很讓人卓爾不群的東西。走這些路徑的人特別是大師都是非常有個性的,鄭板橋偏偏都做的很出色。鄭板橋被列為畫壇"揚州八怪"之一,這個"怪字"可不僅僅是表示他們美術風格標新立異,還有一指就是他們的性格。徐渭也是八人之一,這徐渭可是后來不折不扣瘋了,可想畫家性格是多么與眾不同;書法中,鄭板橋將隸書參入到行楷之中,同時又用寫行草的運筆之勢來寫,還加入他畫竹葉的筆法,篆書的形制來創作了極具個人色彩的"六分半書"。 作為考據之學的乾嘉時期,詩歌大量融入學術,給詩歌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作為一個標新立異的大師,鄭板橋甘心與他們一樣,寫出那樣的酸腐氣息的詩歌嗎?答案可想而知。
賣畫須提粗率之言
生命的最后幾年,鄭板橋辭官回了家。平時不太節約而且也不會鉆營的鄭板橋沒了收入,日子過不下去了。畫家金農親自為鄭板橋定了"潤格",此時他早已經是成名多年的大畫家了,對于那些商人來求畫,也是有求必應。那時商人的總體文化水品是不高的,古代的文人畫是要在留白處題詩的,題給商人的詩肯定不能太有學問氣,道學氣。所以在大量得題畫里鄭板橋都用了"獨抒性靈"的手法來完成作品的構造。畫和詩不再有了距離感,雅俗共賞的東西自然得到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商人喜愛。
這就是鄭板橋的詩,越讀越有滋味,"難得糊涂"到底怎么解釋各有各的說法,但是他的詩歌就是在用最樸實的話語告訴你這個老詩人、老畫家、老書法家的狂放而極劇個性的做人,做事。
前輩文學的影響
我認為鄭板橋的詩歌受到了《詩經》、《漢樂府》、元白詩歌等風格的影響。這類詩歌淺顯易懂,不費心力,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毫無矯飾造作。文章的心就是作者的心,他關心的總是時事、是現實、是知識分子那顆帶著責任感的心。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