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忽悠了多年

Advertisements

文/穆 炳 森

一部《宰相劉羅鍋》電視劇可謂是風靡全國各地,紅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劉墉為國為民,剛正不阿,智斗奸佞的忠臣形象使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滑稽做法更是讓人捧腹大笑。然而,歷史上的劉墉卻不是這樣的,他既不是“宰相”,也不曾與和珅斗智斗勇,而是一個依靠父親的影響上位,且工作馬虎,業績平平,經常被皇帝批評的官員。

我們被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忽悠了多年

既然如此,那么電視劇為什么把劉墉描寫的與歷史記載大相徑庭呢?因為電視劇并非歷史,我們不好妄加指責,只作為茶余飯后的消遣罷了。由于劉墉在乾隆、嘉慶兩朝并非股肱之臣,為官也沒有突出的作為,所以關于他的事跡在史書中記載很少。筆者在查閱有限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整理,把一個歷史上真實的劉墉介紹給大家。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劉墉,字石庵,出生在一個世代官宦家庭,其父劉統勛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一代名臣。清朝有個規定:官家子弟在科舉考試時,可以不通過鄉試(考舉人),就能直接參加會試(考進士),這叫做“恩蔭”。劉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以舉人身份參加了會試,一舉奪得了二甲第二名進士,被朝廷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官名),從此步入仕途。

幾年后,劉墉被調到冀寧道臺任職,他依仗蔭科出身的優勢,處處擺著官老爺的架子,工作并不積極認真。乾隆三十一年,他因對曲陽縣令段成功貪污受賄案件失察被人彈劾,此事件在朝中造成了很大影響。

劉墉所犯的錯誤,按照大清法律應被革職并要處于極刑的。乾隆帝看在他父親劉統勛的面子上對其格外開恩從輕發落,僅被發配到軍臺充軍贖罪。因劉墉在流放期間積極改造,有悔罪表現,第二年就被赦免,調入京城擔任修書處行走,成為一個閑官。

我們被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忽悠了多年

有了這一次被貶的教訓,劉墉的思想有所轉化,工作較以前積極了。在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里除了練習書法外,還協助朝廷做了一些事情,逐漸改變了別人對他的看法。史載:“墉攻書,有名于時。事政較勤,使眾刮目。”

劉墉的父親是當朝從一品大官(相當于副總理),在他的積極活動下,乾隆三十四年劉墉再次被啟用,授予江寧(今南京)知府。幾年后又連續升級,先后任湖南巡撫、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理國子監事務和玉蝶館副總裁,成為朝廷二品大員,皇帝的重臣。看來,這一段時間劉墉的表現還是令乾隆帝滿意的,不然不會得到如此重用。

接下來劉墉又開始“翹尾巴”,表現得不這么好了,工作中連連出差。乾隆五十二年因泄露他與皇帝關于工部尚書稽璜、順天府尹曹文埴的談話內容,被免去協辦大學士職務。當年他又在奉旨主持祭拜文廟時,因沒有按規定進行被大臣們彈劾,受到乾隆帝的嚴厲申斥并和處分。嗣后劉墉似乎好了一些,但沒過多久又接連犯錯,出現了二次大的失誤:

國子監發生鄉試考生賄賂考官案,因他沒有認真查處,導致學生鬧事,被御史祝德麟彈劾;又因他主持會試閱卷草率,致使很多不合格的試卷過關,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劉墉的一再犯錯使乾隆帝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把他降為吏部侍郎(副部級),弄得他聲名狼藉,威信掃地。可見,這個時期的劉墉是連遭彈劾,自顧不暇,說他與和珅明爭暗斗是不可能的。

劉墉犯的這些錯誤,要放到其它官員身上,不被充軍發配也要削職為民。可是劉墉只受到了降級處分,這完全是乾隆帝看在他父親的份上,對其網開一面。

對于這個事情,我們在《乾隆朝上諭檔》中找到了記載:“墉系大學士劉統勛之子,朕念伊父宣歷年久,特加恩擢用,其在府道任內頗覺勤勉,及為學政,即不肯認真。逮授湖南巡撫,聲名亦屬平常。因內用尚書,其辦理部務更是一味模棱,朕尚曲賜優容,未加譴責。伊自當感激朕恩,亟思愧奮,益矢勤慎。乃競亦置若罔聞,似此事事辜負,溺職于國家則為不忠,于伊父則為不孝,其過甚大,豈可復邀寬宥。”

我們被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忽悠了多年

由此可見,乾隆帝對劉墉的工作表現是十分不滿意的,并給以了嚴厲的批評指責,甚至說他是不忠不孝,有負朕恩,被任用全是因為他父親的原因。然而,關于劉墉勇斗和珅的記載,我們查閱了很多資料都沒有找到。

嘉慶初期,皇帝提拔了一批新官,連年輕的戶部尚書董浩都被晉升為大學士,卻把資歷更深的劉墉排除在外,這說明他仍然沒有得到嘉慶帝的重用,智斗和珅更是沒有的事情。

后來,因為乾隆朝的大臣們有的死了,有的體弱多病告老還鄉,嘉慶帝想重振朝綱,但無人可用,他考慮再三才勉強把年近八十的劉墉增補為“仁體閣大學士”,但是皇帝對他提出了警告:“如再不實心任職,辦事怠惰,務當知過,免除舊習,隨時可以革去職位。”劉墉雖然成為了大學士,但不是“宰相”,更沒有精力與和珅斗法。

說明一下,因為清代同明朝一樣,沒有設置宰相職位。但是,人們通常把身為大學士又兼軍機大臣的官員稱為“宰相”。劉墉沒有入職軍機,所以不能稱為宰相。

我們被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忽悠了多年

嘉慶四年,劉墉奉旨參與承辦文華殿大學士和珅結黨營私,貪污受賄一案。由于劉墉與和珅同朝為官的時間較長,對其較為了解,辦案期間能積極主動揭發、調查和珅的罪行,事實清楚,結案較快,迅速列出了和珅二十條罪狀,得到了嘉慶帝的認可,故被加封為“太子太保”。既然這樣,劉墉仍然不是宰相。據史料記載,劉墉對和珅的作為一直看不慣是真的,說他一生智斗和珅,卻無其事。這恐怕是電視劇編導的有意為之吧?

嘉慶九年,八十五歲的劉墉病死在北京。按照大清的規定,像劉墉這樣的官職及工作績效,死后賜不賜謚號都是可以的,但嘉慶帝念他后來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且辦理“和珅案”時有功于朝廷,又顧及到他父親劉統勛是三朝元老的面子,所以賜謚號為“文清”,入祀賢良祠。這也是皇帝對劉墉一生的肯定,使他得到了善終。

說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描寫劉墉智斗和珅的情節是忽悠,可能有點重,但最起碼是不真實的,是虛構的。不過,在乾隆朝的確有人始終同和珅斗智斗勇,但不是劉墉,而是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王杰,關于他的事跡記載在清史中很容易找到,這里就不再贅述。影視劇不代表歷史。不過,《宰相劉羅鍋》確實是很成功的電視劇,現在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了。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