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朝鮮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志愿軍由防守轉為反擊的經典戰役,慘烈程度被稱為 朝鮮戰場中的“凡爾登”,后來更是被美國西點軍校當做了教材戰役,這究竟是靠怎樣的戰術才贏得了對手美國的認可呢?
你有炮彈,我有坑道
1952年春夏,志愿軍為鞏固陣地安全,組織了多次以營連為規模的阻擊戰,志愿軍的攻勢多為主動,雖然規模較小,但 多次對美軍造成嚴重殺傷,而這種騷擾一直持續了近半年,致使朝鮮戰場局勢開始逐漸偏向志愿軍方面。
美軍意識到,如果再不開始反擊,一舉擊退志愿軍,將失去進攻之利,并逐漸喪失戰場主動權。
10月8日,美方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決定發動 “攤牌行動”計劃,并得到了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的同意。
此次進攻地點定為上甘嶺地區,準確地說是上甘嶺的兩個山頭,分別是537.7高地與597.9高地。這里有必要說一下范弗里特這個人, 其作戰方式十分具有美國特色,為什么說是美國特色呢,因為只有美國才有實力支持這種作戰方式,是一種極度的唯火力制勝主義。
因為范弗里特每次進攻都會使用大量的彈藥進行彈幕式的轟炸,而后進行地面推進,這也被稱之為 “范弗里特彈藥量”。在范弗里特的指揮下,上甘嶺戰役自然也沿襲了這種風格。
隨后,美軍突然對上甘嶺發起了猛烈的彈藥轟炸。在上甘嶺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陣地上打出了1974545發炮彈,此外航空兵還空投5000多枚重磅炸彈,平均 每秒鐘就有六枚炮彈落下。
“這樣的轟炸之下,我們認為這片區域不會有任何生物可以活下來。”范弗里特曾說。但事實卻讓美軍大跌眼鏡。上甘嶺陣地爭奪戰之中,白天美軍結束轟炸后,看似即將實現陣地占領,但在夜間就會迎來志愿軍的反攻,這樣你來我往一直持續了七天之久。
在美軍如此龐大的轟炸量之下,志愿軍怎仍舊能夠堅守陣地呢?
一是地理位置。上甘嶺陣地爭奪中,志愿軍位于反斜面后,美軍在反斜面之前。這也就意味著志愿軍擁有更好的防御地形,反斜面也致使美軍的彈藥轟炸準確度有所下降。
二是地道戰。 “鬼子有彈藥,老子有地道”這是一位志愿軍老兵所說。沒錯,地道戰在抗美援朝之中被志愿軍熟練地運用并推廣。
在上甘嶺戰役之中,志愿軍在陣地之中 挖了數十條坑道,每一條坑道頂部都有厚達35米的石灰巖。這樣的防御能力做到抵御“范弗里特彈藥量”自然在情理之中。
無情坑道戰
但 坑道是死的,人是活的,美軍的作戰策略也在變化,他們逐漸認識到,要想擊退志愿軍,唯有解決坑道!
一方面美軍開始具有針對性地對付“坑道”,坑道戰的作戰方式往往是以坑道為依托,而后利用敵人炮火延伸的瞬間,占領表面陣地野戰工事阻擊和殺傷敵人。
所以坑道就像是鼴鼠的打通的地下隧道,美軍認為:既然不知道那里會冒出敵人,那么就將這些坑道出口以及地面防御工事全部摧毀。不僅如此美軍在坑道內部用硫磺煙熏、甚至投放毒氣彈,用石頭、鐵絲倒刺網等屏障堵住坑道出口,甚至還順著坑道投入手榴彈,用高溫火槍烘烤坑道,總之美軍 意圖讓志愿軍無地道可鉆!
面對這些無情的手段,志愿軍仍然沒有放棄,他們用浸染自己尿液的床單當作“防毒面具”、用自己的身軀頂住敵人的機槍炮彈,為修復坑道爭取時間,彼時的泥土坑道早已沒有了泥土的芬芳,而是 彌漫著炸藥與血液混合的味道。
另一方面美軍切斷了坑道的后勤補給。美軍覆蓋式的轟炸讓志愿軍不斷減員的情況下,還讓志愿軍的后勤補給成為了老大難。據統計,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中,十五軍中 后勤運輸人員傷亡高達1716人,占到了戰役總傷亡人數的百分之十五。
坑道內的生活休整條件本來就差,這樣一來,坑道內基本處于斷水斷糧狀態。15軍意圖向坑道內補充四萬斤蘋果,軍長秦基偉更是說到: “送一筐蘋果進入坑道,就記一次二等功!”
但奈何美軍炮火封鎖太猛,結果僅有一顆蘋果被送進坑道,坑道內的志愿軍因為沒有水源甚至 將尿液當作“光榮茶”一飲而盡……戰爭打的就是后勤保障,斷水斷糧無異于坐地等死。可坑道又是上甘嶺戰役的制勝關鍵,絕對不能丟!
八方支援,喀秋莎打響反擊之戰
“既然美軍火力猛,那么我們要比他更猛!”10月20日,鄧華認為:美軍現在以團營規模沖擊上甘嶺,是一種戰術上的錯誤,是志愿軍反擊的良好時機。于是志愿軍司令部作出了反擊的決定,為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提供巨大支持。
一是加大側翼反擊攻勢。命令第三十八軍、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第六十五軍、第六十八軍在上甘嶺左右加大秋季反擊戰的規模與力度,以期達到牽扯美軍火力的戰術目標。
二是增強作戰延續性。司令部迅速給堅守上甘嶺的第45師補充了一千二百名新兵;同時要求正在北返的20兵團第12軍立即增援15軍作戰,并聽從15軍作戰安排。
另一方面增強火力支援。司令部按每門炮300到500發的供給標準,為第十五軍準備11萬發炮彈的發射量,并將志愿軍僅存的兩個汽車連全部用于彈藥運輸工作。
同時調榴彈炮兵第2師、第7師、火箭炮兵第209團、第67軍炮兵團、高炮兩個團支援上甘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司令部還為十五軍 拉來了二十四門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在二戰期間曾是蘇聯的秘密超級武器,它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集射出十數枚132毫米口徑的火箭彈射,并且由卡車搭載, 具有很高的靈活性。
也正是這種高頻率發射外加超高靈活性,志愿軍每次使用喀秋莎的位置能夠做到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并且能在十分鐘之內完成進攻任務,以至于美軍的偵察機一直無法發現其具體位置。
喀秋莎火箭炮在上甘嶺的第一炮,在十秒鐘之內就向美軍陣地發射了近360枚炮彈,十幾公里縱深的美軍陣地之上遍地紅光,超過 半數以上的美軍工事被摧毀。已經指揮了七天七夜戰斗的四十五師崔建功身體虛弱到無法起身,硬是要求兩名戰士將它扶起,走出坑道的一瞬間,被喀秋莎在天空中留下的一道道火紅流光所震驚,并感嘆到: “如果戰爭不死人,就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游戲。”
總之以喀秋莎為首的志愿軍炮火轟炸,讓美軍第一次嘗到了被轟炸到絕望的感覺。
“敵人火力太猛,我們請求支援!”時常可以聽到美國陣地中傳出這種聲音。
反觀志愿軍方面,喀秋莎一聲聲怒吼之后,志愿軍便會從四面八分發起反攻,側翼、主線節節開花。
后勤方面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在形成火力反制的同時,中斷許久的食物、水源、彈藥、傷員轉運工作再度運轉,第十二軍的馬魁鸞曾回憶: “一過德山硯,公路上擠滿了汽車、馬車和人。放眼過去全是彈藥物資和傷員,就連朝鮮老大爺和年輕媳婦都加入到了其中,那場面比趕集還熱鬧。”
上甘嶺戰役無疑牽動著全體志愿軍的心脈,這才形成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壯觀場面!與此同時,新華社自上甘嶺戰役爆發后,已經連續兩個月大版幅報道上甘嶺戰況。很明顯,上甘嶺的這兩個小小山頭更是成為了彼時世界關注的焦點。
上甘嶺戰役持續了43天,志愿軍最終堅守住了上甘嶺陣地,雖然兩個高地被炮火轟為平地,志愿軍也損失了一萬將士,但此次戰役為聯合國軍帶來了2.5萬的死傷,沉重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并徹底 粉碎了美軍企圖正面作戰取勝的意圖。
地道戰直到現在仍沒有找到十分合適的應對戰術,這讓西方軍隊一度十分迷惑,筆者認為,這種地道戰是西方永遠無法效仿學習的中國戰術。因為其背后的 “上甘嶺精神”是中國軍隊的革命信仰與家國情懷,也正是這種精神讓地道戰變得“無敵”。
試問美軍如果修建了科學的地道,卻遭到敵人后勤封鎖,能在無水無糧的地道中撐幾天呢?答案大家或許心知肚明。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