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為“詩仙”,杜甫作為“詩圣”,你更喜歡誰一些?

Advertisements

李白和杜甫分別代表了我國唐代詩歌創作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流派,對后世文學影響深遠。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結束“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壯游》)的想結識顯達之人的漫游生活,回到洛陽,在首陽山下居住。同年,與楊氏成婚。天寶三載(744年),正值壯年、用世心切的杜甫在經歷了“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贈李白》)后,盡管小有文名,但還是布衣,心中十分苦悶。

天寶三載(744)春,李白被“帝賜放還”,讓他認清了王公貴族的腐朽實質,看清了封建政治高堂的內幕和宮闈穢聞,從迷夢中驚醒“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帶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決心和滿腔憤懣離開長安。

同年初夏,在洛陽,李白、杜甫第一次相遇、相識,自此兩人的友誼傳頌千古,也成為文學史上一樁美談。

在《唐詩雜論?杜甫》中,聞一多先生是這樣描述兩人相識的:

寫到這里,我們應該當品三通畫角,發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因為我們四千年的歷史里,除了孔子見老子(假如他們是見過面的)沒有比這兩個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念的。我們再逼緊我們的想象,譬如說,青天里的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那么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詩中的兩曜,劈面走來了,我們看去,不比那天空的異端一樣神奇,一樣的有重大的意義嗎?

但是,李白和杜甫的生活經歷、思維性格等不同,在詩歌藝術上也各有特點。

李白的詩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出生在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一個富商家庭。由于生活在盛唐,他的生活情趣、才能多樣,既是一個“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的青年作家,又是一個“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劍術”的少年游俠,還曾為打抱不平而“手刃數人”。

二十歲后,開始漫游祖國山川河流,如登峨眉、青城等,極大地影響了他詩風的形成。

其實,李白思想較復雜,不但接受儒家“兼濟天下”的思想,要求“濟蒼天”、“安社稷”,又接受道家尤其是莊子那遺世獨立的思想,追求絕對自由。

實際上,李白受游俠思想的影響頗大,如“以武犯禁”、“不愛其軀”等。正因此,他才敢蔑視封建秩序,敢打破傳統偶像、輕堯舜孔丘、平交諸侯。

總之,李白把儒家、道家、游俠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上他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思想性格,造就了他的詩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

杜甫的詩歌充滿現實主義色彩。

杜甫年少李白十一歲,屬于小字輩,出生于一個“奉儒守官”官僚家庭。

他生活的年代,正處于大唐由盛轉衰的急劇變革之時,歷經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全過程。尖銳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將杜甫這個享有很多特權的官僚之后,卷入社會底層,過上了“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奉命贈送韋左右丞相丈二十二》)的屈辱生活,還經常挨餓受凍:“饑餓動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聯百結”(《奉命贈送韋右丞相丈二十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和底層民眾一樣,不得不背井離鄉逃難,親眼目睹胡人殘暴。盡管后來杜甫官至左拾遺,卻因上疏觸怒皇帝而多次遭貶斥,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有“機會”深入社會底層,了解群眾生活,逐漸形成他的詩歌現實主義特色。

因此,很難說喜歡誰更多一些,還必須考慮你所處的環境。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