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Advertisements

樂至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 設縣,初名多業縣 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唐高祖李淵武德三年( 620年 設樂至縣,以縣城東南有樂至池而得名。樂至縣城東有石佛寺,清道光年間在此建場時,遂以此命名石佛場,即今石佛鎮。

本組圖片拍攝于1917年,通過這些珍貴的老照片,使我們得見一百多年前這座川中小鎮百姓生活的真實場景。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崇教坡

樂至縣東的崇教坡,又稱崇善寺,原為崇善下院,始建年代不可考,清初由高僧募資擴修。現在為陳毅紀念園。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石佛鎮的街市

兩排茅草屋中間,是一條狹窄的石條街道,街面上男女老少人來人往。畫面的右上角是一片空地,是一個稻草交易市場。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稻草交易

稻草交易市場的一角,此地位于城鎮街市的邊緣處。從圖中的人們的衣著打扮可知當地百姓的生活相對比較富足。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背稻草的人

稻草在今天成了廢棄之物,在舊時卻是農民的寶貝,用途十分廣泛,可以當燃料燒飯、當飼料喂牛,還可以做草屋的房頂等等。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背著銅錢的男子

民國已成立五年,銅錢依舊是流通貨幣。為了方便,人們用繩子將它們串起來攜帶。這名男子身上背著一萬五千枚銅錢。如果每文重一錢,差不多有九十斤的重量。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盒飯

一名年輕的婦人坐在石佛鎮街頭, 正拉動風箱給爐子鼓風,面前的炭火爐上放著的物品是洋人飯盒。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洋人的午餐

兩名戴著考克禮帽的洋人坐在石佛鎮街頭吃飯。他們面前擺放著罐頭和咖啡,桌子中間,正是那只加過熱的飯盒。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晾曬掛面

掛面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稱“須面”,人們將它裝入禮盒饋贈親友,甚至作為婚俗中的聘禮。在今天,仍有很多地方將掛面稱為“龍須面”。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夜宿祠廟

從大廳的內陳設看這座祠廟可能是新修繕的,高大的木柱上寫有“……高高在上,真不愧扶劉助漢,浩氣長存 ……”的字樣,說明這個祠廟與諸葛亮有關。此時大廳里擺放著幾張支著蓬帳的折疊式行軍床,成了洋人的宿營地。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大廳前的石獸

這一對作為柱基的石獸樣子很奇怪,腦袋像獅子,耳朵像狗,蹄子像牛,臉上還有一支大象的長鼻子。

四川資陽:1917年的樂至縣石佛鎮

紙扎祭品

祠廟的一角擺放的紙屋子。這是一種紙扎祭品,又名衣紙,是中國傳統的祈福用品。人們用燃燒的方式,將禮品傳送給已故的先人。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