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學術觀點認為文學作品分為四種體裁,分別是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其中詩歌是起源最早、歷史最久的。詩歌伴隨著語言產生,最初依賴人們的口傳心授得以傳承,早于文字的創造。正因為如此,不同的人種和民族,有著不同的語言發展,也就產生了適合本民族語言的詩歌形式。
廣義的中國古典詩歌,不僅僅包括唐代之前的古體詩和唐代及其后的近體詩,一脈相承盛行在五代和宋的詞,元時盛行的曲(散曲和劇曲),甚至在漢代取得大成的賦,也都屬于古典詩歌的范疇。
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遵循漢語言的音韻格式和規律。當然,和其他文體一樣,古典詩歌同樣要講究謀篇布局、創作手法和技巧等等。由于詩歌篇幅短小,含蓄凝練,對于文字使用的準確、情感表達的技巧,比其他體裁的要求更高。
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歷程根據體裁和技巧手法,大致可以劃分為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秦時期。 1、先秦時期的詩歌發展的三個層次
先秦,是指秦朝之前的歷史時期。既包括世界文明史承認的自商代出現銘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之后的歷史,也包括存在一定爭議的神話和歷史混雜時期,例如伏羲創立八卦、女媧造人、炎黃爭霸、大禹治水等。
先秦時期的詩歌發展又有三個比較鮮明的層次。
首先是以甲骨文字占卜卦辭的形式出現了詩歌雛形,這是詩歌的萌發期。在這個階段正式的文字還沒有出現,宗教文化是原始社會人們的主要文化,人們通過“巫”這種能和天地溝通的形式,祈求上天能夠避禍賜福。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簡單整齊,偶爾聲韻協調的歌謠或是咒語,現在看來,這就是最初的詩歌了。例如甲骨卜辭的“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隨后是發展到記載于創作于先秦時期流傳到后世的各類典籍中,并沒有單獨結集的詩歌。當然,也有考證說這些古老的典籍很多是后人偽造的。這一類中比較知名的是《擊壤歌》,原文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據說這是記載在《尚書》中的。還有記載在《禮記》中的《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蠟”是歲末祈求神靈保佑來年豐收的祭典,后來演變成了“臘”,十二月稱為臘月,也是由此得來。伊耆氏是傳說中的部落名,有說是神農氏,有說是堯。這首《伊耆氏蠟辭》就是伊耆氏這個部落在蠟祭典禮上的祝辭,大意是說:“土返到它的原處,水回到它的溝壑。有害的昆蟲不要繁殖,草木回到它的沼澤。這是表達來年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自然災害減少的祈求。
最后的大成階段是出現了兩部詩歌集,一部是著名的、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另一部是一個人開創了一個文體的《楚辭》。這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兩大源頭,后代的詩人們都從中汲取了無盡的營養和靈感。
2、《詩經》
《詩經》據傳最初是由一位西周末期的中興名臣尹吉甫搜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時期的詩歌而成。這位尹吉甫是尹姓和吉姓的始祖,周宣王時的太師,西周時期著名的賢相,輔助周宣王中興周朝。他不僅是《詩經》的最初編纂者,而且他還貢獻了幾首詩收錄進了《詩經》,所以又被稱為中華詩祖。只是周宣王的接班人,那位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實在不成樣子,尹吉甫幾經勸諫無果,郁悶之下辭官不做,最終抑郁而死。
《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選取了305首詩歌編訂而成,取其整數,也被稱為《詩三百》。這里有個隱藏的知識點,詩經實際收集311首詩,不過有6首詩屬于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的笙詩。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經孔子編訂身價提升,到了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被尊為儒家經典,上升到“經”的程度,稱為《詩經》,并沿用至今。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這也是“風雅”一詞的來歷。其中《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這也是著名對聯“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風》有160首,大多是各地老百姓創作的民歌,以15個諸侯國命名,例如《齊風》、《鄭風》、《秦風》等等。這些詩歌是由周朝官府專職的官員到民間采集的,他們在每年春天搖著一種稱為木鐸的鈴鐺,深入田間地頭收集民間歌謠,把其中優秀的作品,整理后交給樂官譜曲,讓舞姬們演唱給天子聽,很多歌謠能夠反映人民的歡樂疾苦,以此作為天子和官員們施政的參考。現在的藝術家們說到某處“采風”,激發創作靈感,就是從這里流傳下來的。不過收錄在《風》里的詩歌,也有少部分是王公貴族們紀念朝政大事寫下的,例如《豳風》中的詩歌“鴟鸮”相傳是周公旦所作。《雅》主要描寫的是貴族祭祀,祈禱年景豐收,贊美祖先美德。但是也有一部分針對統治者貪婪無能、社會黑暗腐敗的諷刺詩。《頌》的內容是宮廷祭祀宗廟的雅樂,由專職的樂官創作。
因為《詩經》有著這樣豐富的內容,古人對《詩經》并不僅僅當做文學作品來看,也視為為人處世、為官執政的“輔導書”。《論語 子路第十三》中的一段記載就從側面說明了孔子對于《詩經》的推崇。原文是“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有人)熟讀《詩經》三百篇,但是讓他處理政務,卻做不好;委任他出使外國,不能獨立地去談判應對;那他詩經讀的再多,有什么用處呢?言外之意就是,熟讀詩經之后,本來應該可以處理政務,出使四方,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在讀詩經了,說明你是死讀書、讀死書,根本沒有領悟詩經的奧妙。
《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三種。對于賦比興的理解,從漢代開始直至明清,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發展到現在,形成了基本共識,但在具體的學術原理和應用理解上,一直存在著分歧意見。
現在普遍采納的是宋代學者朱熹的觀點,即:“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賦,就是把描寫的事物,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直接表達出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用另外一種事物來比喻描寫的事物,使其更加生動具體、形象鮮明)”;“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興,就是先描寫其他的事物,然后借以聯想,引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兩種事物并沒有具體的比喻關系)”。
通過三個例子來看賦、比、興的應用: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就是“賦”的手法,直接抒情;“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這就是“比”的手法,用柔荑、凝脂等事物來描寫手和膚;“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就是“興”的手法,在描述君子求偶淑女之前,先說水鳥雎鳩的恩愛。
《詩經》幾乎全部是四言詩,也就是每句詩四個字,個別詩中的個別句子會改變字數,但這首詩整體依然四言句子為主。還有一個藝術特點就是“重章疊句,一唱三嘆”。例如祝賀女子出嫁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