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北京報道
作為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的典型代表,ChatGPT在創意寫作上的表現,正成為文學圈關注的一個熱點。人工智能機器人將會給詩歌生態帶來怎樣的沖擊?2月25日,“首屆中國當代詩歌北京論壇暨《中國當代詩歌年鑒》新書首發式”,在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詩人們特別談到對機器人進行詩歌寫作的思考和看法。
詩人龐瓊珍提到,在人工智能參與書寫的環境里,將會出現海量的漫浸式復制粘貼。原創寫作更加艱難、寂寞、稀缺,“不過只有基于詩人親身經歷的生命現場,創作才具有排他性。”另外一位詩人圖雅認為,機器人ChatGPT的出現不構成對詩人的威脅,因為它在語言上只做‘最正確的選擇’,而詩歌是語言選擇上‘最不正確的那一個’。”
除了機器人將帶來的沖擊,現代詩歌的寫作本身也有諸多問題需要面對。詩人們分享了他們對當下詩歌現場的觀察和反思,以及各自寫作詩歌的經驗得失。
現代詩該如何寫,雖沒有統一格式,但也不是沒有進步的規律。詩人圖雅說, “現代詩去格律、去音樂性、去形式感,不等于無內在韻律。我的經驗:一是,多寫,多讀,由量變到質變;二是,參與詩歌交流,對文學內部的發展變化多加關注;三是,學習優秀的中外詩歌,包括電影、小說、美術等藝術,借鑒技巧,啟發靈感;四是,寫口語詩,外表放松,內心是要收緊的。未來,在我看來,詩歌不會消失,口語詩會越來越被大眾認可,更多人選擇用口語來表達。”
編輯過多種詩歌選本的周瑟瑟對詩歌生態有自己的犀利認知,“所有嬉鬧、玩票的寫作都轉瞬即逝,而所有傾向于本質意義追尋的寫作,都將有所收獲。”
詩歌天生與青春有關。人到中年,詩人應該如何突破寫作瓶頸?安琪認為,秘訣是保持青春,“青春跟年齡沒有絕對關系。有的人年齡很大了卻還青春。我們需要保持我們的血性、激情、柔軟,和對世界的好奇,青春就還在,我們就能繼續寫出動人的詩篇。讀書、走向戶外、保持青春氣,是我突破中年寫作瓶頸的三個嘗試。”
雖然當下現代詩寫作遇到不少問題,但詩人嚴彬發現依然有新生力量在成長,“年輕一代的詩人們,包括00后的詩人們,已經在互聯網上找到了他們自己的詩歌活動空間和方式。比如他們自建詩歌小組、在小紅書上分享詩歌,等等。他們沒有以前詩人一定要加入一個組織的負擔,而是純粹以詩的方式在活動。所以,我對現代詩的未來充滿樂觀。我覺得,任何問題都很難對詩歌構成決定性的傷害。”
在新書發布環節,由詩人、評論家周瑟瑟主編的《中國當代詩歌年鑒》(陽光出版社出版),收錄全國各地300多位詩人300多首詩歌。全書采取詩歌寫作分類法,以意象寫作、民間寫作、當代先鋒寫作、人文實驗寫作、沉思寫作、異質寫作、后口語寫作進行分類編選,試圖以開放的視野梳理當代詩歌發展史,總結不同寫作經驗,給讀者呈現一個可以看清當代詩歌寫作走向的選本。
身為主編的詩人周瑟瑟強調,《中國當代詩歌年鑒》試圖將詩人分成不同的類型,這當然是編選的權宜之計,“但如果每位詩人愿意客觀審視自己的寫作史,我這種類型分法從當代詩學研究上是可行的。中國新詩一百多年的歷史證明,路是這樣走過來的。只是我看你的視角與你看你的視角,可能不同。不論我把你歸入何種類型的寫作里,我無非基于三個標準:語言、精神與形象。這三個標準,在我看來決定了你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
在發布會上,作家邱華棟稱贊《中國當代詩歌年鑒》“每一首詩都是經過周瑟瑟用心選出來的,是一部有學術性的選本,具有史料價值”。作家鄧凱也認為,“周瑟瑟以詩歌田野調查的方式進行編選,使得全書具有開闊的視野。”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