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這幾天最熱的話題還是對于文科生的討論。
4月14日,央行研究局陳浩等四位博士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論文》上刊發的《關于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引發熱議。其中,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觀點:“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4位博士來自央行的研究局、金融研究所。從他們的簡歷來看,還都是經濟學博士。而經濟學,在文理分類里,顯然是文科。
好家伙! 四位向自己和同行開炮,實屬勇氣可嘉。
那文科生太多真的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嗎?
01
沒有文科生的世界會是什么樣?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進行設置的,截至2021年3月,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設置有12個學科門類(不含軍事學),92個專業類,740種專業。
其中,12個學科門類包括自然科學4個:理學、工學、醫學、農學;人文和社會科學8個: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
在官方對于專業的劃分里,屬于理工類的是理學、工學、醫學、農學。而文科生基本集中于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
12個學科門類,文科占了8個。
很多人說文科生沒貢獻什么社會價值,只會空談。
那如果少了這些文科生,你能想象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嗎?
首先,大家日常能接觸到的,你耳機里放的音樂,手機里正不斷滑動刷個不停的視頻,周末去電影院里看的電影,哪怕是下班后緩解壓力看的爽文,這類服務性產品的主要創造主體就是文科生。
其次,公司的會計、出納等財務崗位,做法務的,做銷售的,做人事行政的,做跟單的,做品牌管理的,做公共關系的大多也是文科生。
再者,法院里的法官,律所里的律師,收稅的辦事員,忙碌于基層工作的干部,深入鄉間田野、工廠樓宇里調查的學者,也大概率是文科生。
另外,中小學校里的老師很多也是文科生,報道時事的記者,銀行的工作人員,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的作者,甚至提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這一荒謬論點的博士,都是文科生。
沒有文科生,哪有那么多精彩的文學作品,哪有我們現在端坐在家中也能知道千年前的歷史。
所以, 文科生一直以來都是這個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理科構建的大概是骨骼,而文科構建的是血肉。
文科生也在創造價值,難道只有搞科技,搞研發,在生產一線的人才算是創造財富,而為這些人提供支持的崗位都是在“空談誤國”?
02
現在社會需要更多文科生
對于社會需不要的更多文科生的擔憂,很大一部分來源于擔心文科生過多,而大家不重視理科。
然而恰恰是沒有考慮到 存在即合理。
搞工業,搞產業的人越多,就越需要與之相對應的服務型崗位。而文科生就是提供這類支持的主體人群。
你要開一個工廠,不是簡簡單單招收1000個基層工人,300個研發技術人員,200個管理人員就能完事的。
建工廠需要融資,需要設計,需要各種論證。因此金融業和高端服務業會在工廠建立之前就發揮重要作用。
工廠周邊需要有高檔酒店供高層管理迎來送往,需要有咖啡館電影院供中層小資們享受生活,還需要有大排檔供基層工人打牙祭,這些行業會隨著火爆起來。
作為老板,你不可能給每個經常外出的辦事員配車,所以周圍往往有很多滴滴專車在徘徊。你不可能自帶太多勤雜人員,所以辦公室保潔、下水管疏通之類服務行業的從業者也會逐漸聚集過來。
工業規模越大,對第三產業的需求也越高。
而第三產業就是大量文科生聚集的地方。
所以我們能看到一個現象,一個經濟體越發達,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口和產業規模所占的比重就會越大,直到遠遠超過第二產業,其實就是上面所說的道理。
很多人都認為,美國自21世紀以來,不斷的產業空心化,全靠第三產業在拉動經濟,根本就不產出什么實質性財富。
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美國只是把一些低端的,依靠大量人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遷移出來。因為這些產業的人力成本高便難以形成競爭力。所以美國把血汗工廠往亞洲的發展中國家轉移,自己本國保留高精尖等附加值高的制造以及不易保存的非耐用品制造業。
從美國的產業人口結構也能看出端倪,第三產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80%,這個比例非常高。但是這80%中有將近70%的崗位是為制造業提供服務支持的崗位。不論是社會經濟管理,還是會計法務,還是娛樂產業,越是經濟發達,對這些產業的需求就越大,也就越需要文科生。
福布斯雜志就發表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里面統計了美國最杰出的500名CEO,最多的專業前三名是人文科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這些都是文科專業
道理很簡單,技術可以外包和演化,但管理和戰略不能。
一個公司大概率上能換掉一個工程師或程序員依然運轉良好,但可能無法換掉一個總裁助理或分析師。
當然不是說學理工科就沒辦法成為領導者,世界既需要喬布斯這種學文學和詩詞的CEO, 也需要易隆馬斯克這種學物理的CEO。
只是學科性質決定了文科生成為領導者的概率,天然會大于理科生。
畢竟理科生在觀察自然世界,而文科生在觀察人類社會。
03
文科生:最大的背鍋俠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讓很多人琢磨不透的名詞,導致這一現象的不是什么文科生理科生的比例如何,而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質是制度陷阱。
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彰顯著理工科的重要性。事實上,理工科在中國長期居于優先地位。政府每年對以理工科見長的“985”高校的財政投入是巨大的。
在職稱級別上,一級教授皆為理工科教授,幾無文史哲教授。文理科教授在學術經費、津貼、住房等待遇上的差距甚大。
如今,人口紅利日漸消失,“卡脖子”問題凸顯,對技術創新的渴求愈加強烈,理工科熱在“雙一流”工程的推動下再入高潮。
我們國家從來都不缺乏對科研的投入,但為什么科技人才還是如此稀缺,為什么還有這么多核心產業被卡脖子。
文科生真的不背這個鍋。
實際上, 阻礙中國進一步轉型發展的,是中國越來越瘋狂的投機市場,P2P、樓市。搞科研不行,但是玩起龐氏騙局和經營貸炒房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做實業的,搞研發的,能拼得過搞投機的嗎?特別是這些高精尖產業人才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結果人家發現人生最好的時光奉獻給科研,頭上的毛都掉光了,最后發現沒炒房的賺得多也就算了,自己還買不起房。
換做是你,你還會有干勁嗎?
企業也是同理,正兒八經經營企業風險巨大,我要是拿去炒房穩賺不賠。企業家也不是傻子,當然把錢拿去炒房,誰拿去投研發啊?
這些年國家花了大力氣,付出了大代價,給實業輸血,結果呢?錢都拿去炒股炒樓去了,沒幾分錢留在實體。花了錢不說,還推高了資產泡沫,搞得大家更不想發展實業了。
真正掏空這個國家創新力的可不是文科生,不說完全是,起碼80%的責任在投機市場,在資產泡沫。
04
結語
話題回到央行的工作論文上,四位博士也是用心良苦,不惜以身殉道,讓全國人民唾罵也要放點風出來。
這篇工作論文的核心議題是在人口老齡化、人口生育率斷崖式下跌和少子化上。全篇論文基本上可以說是論證充分、引據考究,為什么突然會冷不丁來這么一句不合時宜且完全沒有依據的話?
而央行研究局歸口的4位博士也絕對算得上中國經濟學界的大拿,理論功底肯定是過硬的,我們都能看出的事他們看不出來?
這就要考慮到論文出來的時間節點,正好在七普人口數據公布前夕發布。這明擺著是發出來放風的。
但是內容涉及到比較敏感的人口問題,最近我們國家的人口數據也確實不怎么好看。所以猜想央行的考慮是既要做到放風,又要保證輿論不能過火。
那怎么辦?
很簡單,文宣常用的手段,輿論對沖。在論文中設置這樣一個引起熱點對立話題的沖突,沖淡人口和房價方面的討論。
果不其然,論文一出全國人民都在關注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話題,但最核心的人口以及房價的議題,幾乎被擱置,只有少部分人在關心。
關于央行報告中對于人口的擔憂以及對房價的趨勢影響央行發布人口報告,樓市風險開始暴露,以及過熱的房產市場是如何阻礙經濟轉型等議題,在往期文章有過簡要分析為什么要“圍剿”房地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這里就不作過多討論。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要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不應該糾結于文科生的比例問題,真正要命的是房價。
只要房地產的泡沫一天得不到有效控制,房價一直讓年輕人絕望,那么整個國家也會一同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技術上永遠被西方國家卡脖子。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