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藝術之光】十四站:去華沙肖邦博物館丨聆聽肖邦的浪漫主義

Advertisements

關于華沙

對于音樂愛好者而言

應該并不陌生

那里是肖邦的故鄉

1849年的巴黎

39歲的肖邦臨死前掙扎著低聲請求

托他妹妹把心臟埋在故鄉(華沙)

軀體留在巴黎

故此在波蘭華沙

這座充滿浪漫藝術的城市中

留下了肖邦的心臟

生于華沙

靈魂屬于波蘭

才華屬于世界

在波蘭,記錄著肖邦的點點滴滴

本期ETN游學之旅

帶大家前往波蘭

去感受這位愛國作曲家和鋼琴家的內心世界

華沙肖邦博物館

肖邦博物館(Muzeum Fryderyka Chopina)坐落于奧斯特洛夫斯基城堡內,由奧斯特洛夫斯基公爵于17世紀晚期下令建造一座巴洛克式的宮殿開始,幾經變遷,直至二戰結束后于1954年恢復宮殿原貌成為肖邦博物館。

博物館共有3層,其中1、2層作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3層作為演奏廳。在博物館二樓的體驗區,剛一踏上地板上的白色圓圈,身后的感應器啟動,一段如泣如訴的旋律旋即奏響,那就是肖邦的《離別曲》。

波蘭政府為紀念2010年肖邦誕辰200周年,出資對肖邦博物館進行重新改造,增添了很多科技互動的特效元素。整修后的肖邦博物館是歐洲最高水準的個人傳記類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以互動式風格為特色,展示肖邦輝煌一生的全部細節。高達5000件展品中,有肖邦的一綹頭發、學校作業本、糖果盒子、入境英國時使用的護照、一位意大利歌手在肖邦10歲時送給他的金表等等。

|關于肖邦|

弗里德里克·肖邦

1810-1849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曲家、鋼琴家,是浪漫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1810-1849)出生于華沙附近的熱左瓦·沃拉。

他從6歲起便開始學習鋼琴,8歲登臺演出,16歲進入華沙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830年,肖邦動身前往巴黎進行深造并定居于此。

肖邦一生中創作了許多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每種音樂體裁表達的思想情感都不相同。肖邦在鋼琴作品方面涉及的風格及體裁十分廣泛。他對浪漫樂派的發展及作品寫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后人影響深刻及廣泛。肖邦有不少作品都反映了他對祖國家園的深情懷念,對民族獨立的渴望以及憂國傷時的悲憤心情。與此同時,他又深受巴赫的影響,作品多以鋼琴曲為主,也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肖邦博物館的基礎工作是收集肖邦有關的藏品、研究、發表的作品目錄和研究資料、展覽(在肖邦博物館和其他地方的永久和臨時性展覽)和出版物。二戰后,肖邦博物館的工作主要圍繞收集肖邦有關藏品以及組織新的展覽而展開。

肖邦這些被收集到的手稿成為今后肖邦博物館對肖邦相關藏品收集的起點,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這種收集活動更為活躍。1939年,圖像、影音和文獻收集協會的成立被提上了日程。必須要強調的是,多虧了米克茲斯洛·伊濟科夫斯基(費雷德里克·肖邦協會的創始人之一)的努力和犧牲,這些手稿才免于被二戰的戰火吞噬。

博物館(包括手稿、印刷品、一些還帶有手寫的注釋、圖解、肖像、一些地方的全景地圖和海報)和圖書館的藏品(書籍、期刊和樂譜)、音響資料(唱片、磁帶和CD)以及圖像資料(底片、正片和微縮膠卷)等都是通過國內外購買、捐贈以及貸款而來。

二戰后從瓦拉迪斯勞·比克涅維茨(肖邦的姐姐路德維卡·杰德澤約維佐瓦的孫子)那兒購得的一些藏品(例如1829年肖邦從A.卡塔拉尼那兒獲贈的一個金懷表、一個大約在1842年由路易吉·艾斯勒雕刻的肖邦瑪瑙石像),以及從克拉科夫的伊娃和亞當·科圖爾(一封1841年10月7日于諾昂,肖邦寫給朱利安·馮坦那的信)、米克茲斯洛·伊茨科夫斯基(1841年9月8日于諾昂,肖邦寫給朱利安·馮坦那的信)、華沙的鮑麗娜·科林斯卡(一本帶有肖邦簽名的書和1823年3月5日來自肖邦教父弗萊德雷·斯卡貝克的一份禮物)等處購得的藏品是個例外,同時多虧了來自臨近華沙的科比爾卡的杰里基·尼奧萊克的姑姑約澤夫·卡克拉奇克,由于她跟克拉科夫的列昂·西切姆斯基的密切來往,使得杰里基·尼奧萊克成為160件肖邦有關藏品的擁有者。

《F小調幻想曲》Fantasie in f Minor Op.49 手稿

肖邦博物館共有1座主館和2座分館。主館共4層12個展廳,通過視頻、互動裝置等多媒體設備,介紹肖邦在熱拉佐瓦沃拉、華沙、巴黎等地的生活與創作經歷。

該館收藏超過7500件與肖邦有關的物品,例如肖邦在波蘭、法國和歐洲巡演等不同時期的樂譜手稿及文件,寫給父母和朋友的信件,以及筆記本、護照等私人物品。

重要藏品包括肖邦1928年創作的《G 小調鋼琴三重奏》原稿、意大利歌劇演唱家 Angelica Catalani 送給肖邦的金懷表、肖邦生前最后兩年使用的 Pleyel 牌鋼琴等。

這座博物館還設置多個互動展項,例如參觀者拉開存放肖邦樂譜手稿的抽屜時,內部裝置會自動播放手稿對應的樂曲。

2座分館分別為「肖邦家庭公寓」和「肖邦故居博物館」。前者位于華沙察普斯基宮左翼附樓內,是肖邦一家離開華沙前的最后一處住所。

后者位于肖邦的出生地熱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現有建筑重建于二戰后,館內還原了肖邦居住時的原貌,保存著肖邦少年時代的作品以及曾經使用的豎式鋼琴。

主館廳介紹

熱拉佐瓦沃拉及年輕肖邦的游歷”廳

Sala Żelazowa Wola i młodzieńcze peregrynacje

展示廳呈管狀,墻壁上覆蓋著19世紀初的中歐地圖。展示了與肖邦出生地有關的紀念品、其家庭成員的肖像以及他年輕時的旅行地點。

華沙廳

Sala Warszawa

講述了肖邦在這個城市度過的20年時間,里面布置有肖邦沙龍

“巴黎沙龍”廳

Salon paryski Fryderyka Chopina

這里回顧了肖邦在巴黎時期的生活。肖邦于1831年10月來到法國首都并留在這里直到他的生命結束。他的客人包括知名藝術家、作家及其 11月起義后波蘭移民的主要代表。這里介紹了肖邦的社交生活以及他作為私人音樂教師的工作。這里您可以看到肖邦在1848年至1849年間最后用于演奏和創作的普萊耶爾鋼琴。

女性廳

Sala Kobiety

這里介紹肖邦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及其相關程度 - 母親Justyna和妹妹Ludwika,以及他的愛人、朋友、資助人和學生(包括Maria Kalergis,Pauline Viardot,Jane Stirling和George Sand)。

“死亡”廳

Sala śmierć

這里您可以看到肖邦臨終前的干花、一縷頭發(其家人用紙包裝作為紀念品存放,由其大姐在防腐處理前手寫注釋)、肖邦死后面具的副本,以及簡斯特林(Jane Stirling)在肖邦去世后(1849年10月19日至12月4日)立即發表在法國和英國媒體上的關于肖邦的文章收錄專輯。

肖邦博物館的門票是一張電子磁卡,它還是帶領觀眾進入數字化虛擬世界的導游。只要用它接觸到展柜的感應器,戴上耳機,你就能聽到看到肖邦的世界。

博物館內少有普通的玻璃展柜,代替它們的是上百臺電腦和100多塊12至52英寸的顯示屏。觀眾觸摸屏幕,有關肖邦的生平就會出現在眼前,參觀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聆聽肖邦在不同階段創作的音樂。為了讓參觀者身臨其境,設計者還把背景音融入其中,人們既能聽到肖邦的笑聲和他用波蘭語、法語的談話,還能聽到他放下咖啡杯時瓷器輕碰桌面的聲音以及窗外巴黎街頭的喧囂。這里沒有塵埃覆蓋的古董,觀眾點擊屏幕就能跟展品對話。借助高科技的聲光電布展,觀眾可以回到肖邦的年代。

館內有一架可以自動演奏的鋼琴,將樂譜翻到第幾章,耳邊便會響起這段鋼琴曲。

一只手 奏出戰斗的音符

博物館的一樓有著一只肖邦左手的復原品,那是肖邦身故之后友人倒模制成的。從倒模制品能看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手修長而纖細,彎曲的弧度仿佛還像在彈奏鋼琴一般。

一縷發 留下一段佳話

博物館最珍貴的藏品——肖邦一直珍藏的喬治·桑的頭發,它將我們帶入肖邦的情感世界。喬治·桑是19世紀著名的法國女作家,他們之間的感情有許多版本的傳說,在喬治·桑的老家法國小城諾昂,肖邦度過了一生中最安定和幸福的時光。

《肖邦之死》

博物館展出的1885年畫家菲利克斯·巴利亞斯的名作《肖邦之死》重現了肖邦死時的場景,在病榻前不遠處,擺放著一架鋼琴。“鋼琴詩人”的最后時刻仿佛也體現了波蘭人不屈不撓的意志和精神。

《G大調瑪祖卡Op.50-1》手稿,肖邦

意大利歌劇演唱家

Angelica Catalani 送給肖邦的

金懷表

一架肖邦用過的鋼琴似在無聲的紀念

一個19世紀的掐絲玻璃杯

居然是專門用來盛著礦泉水

可以想象當年才子們生活的奢華

在科技飛快進步的今天

我們借助高科技的聲光電布展

再一次夢回肖邦的年代

音樂無國界

藝術亦是如此

探尋藝術魅力

感受異域風情

學習感悟人生

ETN游學之旅

期待與您同行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