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Advertisements

在滅六國過程中,嬴政對滅國順序進行過幾次關鍵調整。

由于對滅國順序的精當選擇和對時機的敏銳嗅覺,所以,盡管滅六國過程中遭到過數次重大失敗,但秦王仍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連續滅國,完成統一。

秦王政的原計劃:先滅趙秦國雖強,但還遠沒到躺贏的地步。

滅六國,最大的阻力是“合縱”。(尤其是楚趙聯合)

秦昭王時,曾幾次圍攻大梁,企圖一舉滅魏,但因趙、燕等國的救援未能得逞;長平之戰后,秦又攻邯鄲,企圖滅趙,但因楚魏等國的救援而遭遇慘敗。

因此,秦始皇要滅六國中的任何一國,都必須從全盤考慮。

光是靠“遠交近攻”可不行。人家又不傻,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一路滅國而無動于衷。

所以,滅國的關鍵是:讓有能力救的救不著,救得著的沒能力救。

為此,秦王政最初的設想是:先滅趙國。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其考慮的出發點是:1、韓、魏已弱,李斯等人更是強烈建議先滅韓。但是,韓、魏地處中原,楚、趙都有可能救援。

2、楚遷都壽春后,距離秦核心區過遠,一旦大軍遠征楚,秦側背容易遭到威脅。

3、趙國距離秦核心區近,且戰斗力很強,威脅較大。而且,當時的楚國遷都壽春后,距離秦核心區很遠,想要救趙,既要經過韓、魏,也受阻于嵩山、伏牛山。

所以,秦始皇采取的方略是:

1、對韓、魏以政治威懾、拉攏為主:秦通過令韓王安入朝等方式持續威懾韓,又通過與魏結盟,牽制楚國。

2、全力滅趙。

前236年,趙國主力攻燕,秦趁勢發起滅趙戰爭。

調整計劃,襲破韓國,順利破局但是,趙有李牧,很難搞。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自前236年到前232年,秦4次攻趙,不能得志。其中,在肥-宜安之戰、番吾之戰中,更是兩次大敗于李牧。

就在陷入僵局時,一次意外的機遇出現了。

秦連續的政治威懾下,韓王安“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又“獻南陽地”。

秦王政決心調整計劃,“襲滅”韓。

秦王政利用韓獻南陽地的機會,令內史騰接管韓獻南陽地,暗中準備滅韓。

次年,內史騰突然發起滅韓戰爭。

韓剛剛支付完保護費,猝不及防,來不及部署,就迅速滅亡了。

秦滅韓,是在沒有大規模調動主力的情況下迅速展開的,因此,在關東各國都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就完成了滅韓之舉,成功破局。

全力滅趙,完全掌控局勢滅韓后,秦王全力攻趙。

盡管趙國在幾番大戰后已經疲憊不堪,又連續遭受地震、干旱、饑荒,國力受損,但是,李牧仍然是跨不過去的坎。

李牧與秦相持一年,不分勝負。

這時,秦國的間諜頓時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頓弱收買郭開,讒言李牧有謀反之意,借此除掉了李牧。

李牧死,趙無良將,秦一舉滅趙。

趙國滅亡后,秦已取得了完全的主動權。

除了楚國外,其余各國不足為慮,因此,秦不忌諱兩線作戰,統一進程加速。

兩線作戰,掃滅燕魏滅趙后,秦屯兵中山,對于下一步是否立刻滅燕,尚無決策。

畢竟:燕遠在北方,而韓趙剛剛被滅,形勢不穩(韓地后來還發生了動亂)秦主力大舉入燕,后方容易受到楚威脅。

但是,荊軻刺秦,惹怒了秦王。

秦王遂決定:兩線作戰!

一方面,秦增兵攻燕;另一方面,秦又派王賁攻楚。

燕國無力抵抗,燕王喜率殘部逃到了遼東郡,殺太子丹,求和。

燕、代殘余,不足為慮,秦王暫時放過,準備集中精力先滅楚。

王賁部在擊敗楚國后,未再深入,回頭順手攻魏。

前225年,孤立無援的魏國滅亡。

以實力壓制滅楚滅楚之戰,秦再次遭受重大挫折。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李信率20萬大軍攻楚,大敗而回,“始皇震怒”。

楚國地大,大軍既要與楚軍主力作戰,又要有效控制占領區,需要投入的力量極大!

秦遂舉“空國之兵”,令王翦攻楚。

王翦率大軍,與項燕相持許久。

楚王堅持不下去,項燕引兵東歸,王翦全線進攻,楚軍大敗。

前223年,秦滅楚。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為了滅楚,秦舉傾國之兵,相持近年,可謂用盡全力。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不是先滅了趙魏,秦不可能讓傾國中甲士,與項燕相持如此之久!

可見:秦楚把楚留在這個時候打,是何等明智。

輕松的后續滅楚后,秦的統一只是時間問題了。

隨后,秦發起對燕趙(代)殘余的進攻,平定遼東。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前221年,秦攻齊,齊“民莫敢格者”,麻溜投降。

盡管經過五國伐齊后齊實力大損,但齊仍然是東方大國。

齊即使不早早組織合縱,在秦“傾舉國之兵”與楚相持時,能出兵救楚,恐怕秦一統天下的步伐也不會這么順利!

只是···

秦王掃六合時,楚趙尚有精兵,魏大梁尚是堅城,李牧、項燕更是世之良將,讓秦吃過大虧。

秦王要快速滅六國,并非易事。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哪一國最先滅亡?

可是,秦王政高明的手腕,使他牢牢占據著主動權。

在秦王政滅六國的過程中,關東各國從來沒有發起過一次合縱,甚至連微弱的聲援都沒有。

這絕不僅僅是六國君主昏庸,這與秦王政準確的滅國順序和及時地調整分不開。

秦先攻趙,兩強相爭,羸弱的韓魏插不上手,楚就是想插手也夠不著,因此,秦四次滅趙不成,未損大局。

滅趙受阻,秦王抓住韓國獻地的機會,以襲擊之法一舉滅韓,順利破局。

秦滅趙燕后,從大局出發,未立刻對兩國殘余進行遠征追擊,而是掉頭滅魏,全力與楚單挑。

秦傾舉國之兵與楚交兵時,四國已滅,齊國隱身,秦遂能靠國力“壓”死楚國。

最后,秦風再回頭輕松收拾齊,完成統一。

秦王掃六合,絕非只是“奮六世之余威”。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也是他能一統天下的關鍵因素。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