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北魚說】總是有一些并不熟悉的人,一次一次試探我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底線。
今天實在忍不了了,寫這篇文章,純當吐槽吧。
之前在一次線上實踐活動中加為好友的一個人,前兩天突然給我發消息。
不是群發的廣告,也不是意外發生求幫忙。而是赤裸裸的刺探隱私:
“XX,你研究生已經畢業了吧?現在在哪里工作?”
更讓我生氣的是,他還把我的名字給寫錯了。
本不想回他的。上來連一句“你好”都不說,直接打聽我目前現狀的,本來就夠奇怪了。還寫錯我的名字,更讓我不能忍。
但后來,慫且軟弱的我還是回了一句:“你把我的名字寫錯了,我的名字不是XX。問我這些有什么事嗎?”
嘿,過了一天一夜,這個人才回我。語氣里沒有一絲對叫錯我名字的抱歉,而是輕飄飄的一句語音:“哦,沒什么事,我就問問。”
說起來,這個人每天朋友圈的內容還挺豐富的。不是和這個大佬那個大佬合照,就是自己寫的文章上了當地的媒體,要么就是滿世界飛,加上一篇“妙筆生花”的小作文。
可是這樣看起來像個“成功人士”的人,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就這么傲慢而且沒有界限感的嗎?叫錯了別人名字,隨意窺探他人隱私,最后就是一句“我問問”便能解釋的?
我和你又不熟,我憑啥告訴你?
還有一次同樣讓我生氣的,是一個讀者。
他通過我寫的文章加上我之后,先是說自己被我的文章吸引來并作了自我介紹,語氣中充滿了自己來自大都市的優越感。
我回應幾句之后,他居然開口發問我來自哪里年齡多大有沒有結婚,還問到我一年能掙多少錢?
這一個接一個深入的問題,我真的有感覺被冒犯到。索性沒有回答。
這也就罷了,他還孜孜不倦地評論我的每一條朋友圈。哪怕我發的只是風景或者美食,也會說一句:“看上去不錯,我去旅游時你要請我吃/看。”
我都沒回復過。
后來過了一段時間,他真來到了我工作的地方旅游。
那段時間我剛好出差在外地,早在他之前剛告訴我行程的時候,我就和他說過了。
可他就是一直不停地給我打語音,我當時在開會,掛了之后他還一直打。
我回他自己在開會不方便接語音,有什么事情他可以留言問我。他仿佛看不到這行字一樣,直接發了三大段長達60秒的語音過來。
語音轉文字之后發現,原來是他要去我朋友圈發過的一家當地菜館吃飯,可是迷路了,想問問我那個地方怎么走。
可是這種事情,直接搜店名開導航不就解決了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一直有著一種“能自己做的事情堅決不麻煩別人”的心態,所以才對他人屢次三番的打攪如此反感。
或者是我自己的邊界意識太強,便誤以為他人都應該和我一樣。如果越過了這個邊界,交往時就會讓人不爽。
在我看來,對于不熟悉的人,年齡婚配,工資多少,甚至在哪里高就,都屬于他人隱私的“雷區”問題。
就事論事,沒事也別閑聊。是我個人心中人際交往當中的“邊界感”。
可是有的人,卻偏偏不懂這個道理。哪兒是隱私,就往哪兒刺探。
想到這里,我把這兩個讓我感覺到被冒犯到的“網友”刪除了。
畢竟現實生活中連面都沒有見過,留著也沒什么意義,是讓這些人繼續扒拉著我的朋友圈玩猜謎游戲?還是等著哪天他們又上來,以“隨便問問”的借口,打聽我的現狀?
真的,說我耿直也好,說我沒有處世經驗也罷。可能在人際交往中,我的確是沒有那么圓滑。
但我始終覺得,人際交往要把握一定的“度”:過分親密和刻意疏離,都會讓別人反感。
有自己的底線,同時也不沖撞他人的界限。算是交往時的基本原則吧。
反正,在之后的交往里,對于那些毫無界限感的人,我真的是不想再搭理了。
【作者簡介】北魚,認真寫文的情感作者。愿煮字為藥,療愈身心。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情感驿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