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我在大城市讀大學的時候經常買書,到書店看書,買書,還要到舊書攤看書,買書。
當時不掙錢,但我爹娘都掙錢,每月給為生活費以外,還給我一些買書的錢,讓我買喜歡的書。
我會和同學光顧半價書店,光顧特價處理圖書的書店,還會光顧圖書館,因為圖書館也會處理一些過期的雜志什么的。
我們拿著布袋去買舊書,能把圖書管理員嚇一跳。
畢業以后,我回到了縣城。但還是對大城市的圖書念念不忘,想找機會到大城市買書。
那個時候,縣城的圖書館狹小逼仄,大多都是武俠書,要是有幾本錢鐘書、張愛玲和王朔的書,就算是時髦的了。
書店里大多都是教輔書,沒有太多文學類的圖書,還不能講價。當然對我沒有什么吸引力了,我還是向往著大城市的舊書攤和打折的書店。
我總是以為,看一個城市的文化不能只看地面建筑和綠化場地,而應該看書店和圖書館的書籍。要是連一個像樣的書店都沒有,或者書店里的圖書大多都是教輔,圖書館里的圖書大多都是武俠書,那么這個城市就算是文化沙漠了。
大城市的書店各類圖書都有,分門別類放好,甚至有很專業的文學研究類圖書,史學研究類圖書,哲學類研究圖書,藝術類研究圖書,這些正是我喜歡的。
而和我有同樣閱讀興趣的人幾乎沒有一個,或者說,大學畢業以后,就找不到同道之人了。
我只能自己去買書,爹娘也支持我,就是擔心我自己去沒個做伴的。
我當然不在乎,年輕氣盛,也認為世界沒那么壞,至于買書,我早就有經驗了,挑選自己喜歡的,還能講講價,尤其是買多的時候,能講下不少的價錢。
那時候沒有當當,也沒有孔夫子舊書網,更沒有京東、天貓什么的,人們還不知道互聯網是什么玩意兒。我只能通過讀書來了解世界,也能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至于電視,基本上不看。因為一看就著迷,尤其是電視連續劇,看完之后就后悔,還不如把那些時間騰出來看書呢。用那些時間看書獲得的知識比看電視連續劇要多得多,當然也更讓人提升快了。
著迷要找對有用的東西,對電視著迷是沒出息的,對書籍著迷,尤其是對一些專業書籍著迷,或許能看到更多的東西,等到看到的東西多了,就會融會貫通,一通百通。
于是,我要自己到大城市買書,還要帶上兩個布袋。
原來在大城市讀書的時候,買了一布袋書,就要扛著到公交車站點,累得腰酸背痛脖子抽筋兒。到現在,我還改不了這個習慣,要到大城市買一布袋書,扛著回來。
自己坐公交,自己到大城市,就像以前在大城市讀書一樣,路途熟悉,只是沒人做伴。
不過,為了多逛一會兒,我要趕早上五點發的車。
爹騎著自行車送我,囑咐我要給售票員還價,因為車里坐的都是進貨的小商販,票價不高,但還是能還價的。
那時候正常坐公交車到大城市要花十五塊錢,而我坐的早班車只需要花費十二塊錢,要是講講價,只花十塊錢就行了。
爹早就打聽了,說是把十塊錢對折給了售票員就行了,別人看來,不知道對折的十塊錢里有沒有兩塊錢,而售票員接了之后,也就默認了對折十塊錢的暗號,以為是老顧客,就收下了,不會多要兩塊錢。要是乘客問了幾塊錢票錢,就一定是新乘客,售票員會毫不客氣地說,十二塊錢。
爹帶著我往公交車站趕,那時候還沒有到五點,我就覺得有些滑稽。為什么要買書?只是為了閱讀方便?那么,我是不是堂吉訶德?明明自己成了笑話,還自命清高……
悲哀彌漫心頭,遠方燈火熹微。
爹送到車站,搓搓手,哈哈氣,囑咐我說,省著點花,買幾本就行了。以后呀,還是盡量少去————又不是辦什么大事。
我嘴上答應了,但心里還是不服氣,想著以后還要去買。
或許,我已經中了讀書的毒,不知道掙錢的辛苦,只知道買書和讀書的快樂。
我坐了公交車,看著爹騎著自行車離去。那時候正是冬天,冷風從腳底灌進來,車內有些冷,車外父親已經騎著車子走了。
到底為什么要買書,要讀書?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在別人看來,那就是浪費錢,要是爹娘都不掙錢,也都不慣著我,我早就斷了買書的念想。古人云“書非借不能讀也”,可是,我根本借不到書,或者說,在我所生活的小縣城,根本找不到我要讀的書。
只能是“書非買不能讀也。”
抱定了信心,隨著汽車顛簸,車內暖風起來了,手腳也就不冷了,而窗外黑黢黢的,偶爾有一兩點燈光閃過。
車里坐的都是進貨的小商販,有的還拿著簡易的鐵架子小車,說說笑笑,但都不提生意上的事。
他們去進貨,我去買書,到底是他們世俗,還是我可笑?
或許爹說的對,買幾本就行了,不必要一趟一趟去,也不必要非得買一布袋一布袋的書。
要是讀書能夠賺錢,我的買書行為就會獲得爹的諒解,也會獲得人們的理解,只是我買書并不會賺錢,也不會把書倒賣了,而是讀過之后珍藏起來,等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閱讀。
而對于書籍的索取,我向來都是貪得無厭的。
為了這份貪心,我要起早貪黑趕車,到大城市買書。
到了以后,吃了一個煎餅,就上了公交,沿著熟悉的道路到舊書攤看看,買幾本書,再到打折的舊書店看看,也買一些書,就不到大書店看了,畢竟大書店里的書不打折。
買了半布袋書,背著往回走,心里踏踏實實的,腳步穩穩的。
吃一碗面條,就去坐公交。
在公交車上,有些暈車,但還不至于吐了。
到小縣城,我背著半布袋書走了一里地,回到家里。
看來,讀書之人應該有個好體格,不然半布袋書都背不動,還怎么閱讀?
還是偉人說的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半床被子半床書的生活也是需要一個好身板的。
半布袋書夠我閱讀半年的了,可是,半年以后呢?是不是還要進大城市買書?
還是活在當下吧,看了手頭的書,就不想以后的書。要是以后需要了,隨時可以進城買書。
或許,在別人眼里我就是個書呆子,是個傻子。而別人都在忙著掙錢,并不會看一本書。就像那些早早起來進貨的小商販,眼里只有錢和利益,基本上沒有書中的溫文爾雅了。
或許,我生活在文化貧瘠的小縣城就是宿命吧,越是文化貧瘠,我就越要抗爭,提高自己。就好像敦煌學的研究學者,沒有太多的資料,卻自強不息,拿著相機偷拍大英博物館里的敦煌研究資料,然后帶回來研究,最終讓敦煌學大放異彩。我在小縣城讀書,讀不到太多的好書,就要到大城市買書,或許為了以后的研究和寫作吧。
可是,沒有導師的指導,我自己能研究出個啥來?
買書的荒唐也就顯示出來了,但讀書并非無用的行為,我相信讀書一定會有用的,雖然當時不一定見效,但以后會有效果的。而一個人看過一本書和沒看過一本書是不同的,起碼認識上有了太多的差異。我相信看書的效果,也相信看書對以后的影響。
而買書成了我看書最堅實的基礎,幸虧爹娘掙錢,爹娘也理解我,幸虧我讀了大學,也幸虧我在大學期間買了不少書,當然,這些幸虧成了我的命運,也成了我到大城市買書的促進力量。
或許,我以后能通過讀書有所成就,或許一事無成,但能夠到大城市買書,怎么說都是一種福分。
有了電腦、手機、互聯網之后,我開始閱讀電子書,不再到大城市買書了。有時候,還會在網上買幾本書。只是,讀書的時間少了,有些慚愧。想起當年到大城市買書的事,就更覺得慚愧了。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心情谁人懂☜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