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關于二戰時期日軍的一些細節,之前我們已經寫過很多分析文章,不過一戰時期的日軍倒是很少提及,畢竟能夠找到的信息并不多。
雖說日本于1914年加入協約國,也是戰勝國之一,但他們當時的作戰范圍基本都在亞洲,影響力遠不如歐洲那些國家,這就導致留下的文獻資料少得可憐。
一戰時期日本陸軍的編制可以分為七等,即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和分隊,對應了其他國家的師、旅、團、營、連、排和班。
當時日軍動員109萬兵力,與二戰相比算是比較少的了,指揮起來不像二戰那么復雜,所以規模比較小,師團已是最大編制。
到了二戰,日軍一度膨脹到幾百個師團,光靠一個陸軍總部來指揮顯然不可能,于是又出現了軍、集團軍、總軍,編制進一步擴大。
一戰時期日軍步兵分隊(班)由16人組成,包括1名班長、1名副班長和14名步兵。14名步兵可以分為兩個步槍組,這樣遇到戰斗的時候,正副班長可以各指揮一個步槍組,交替配合作戰。
圖為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步兵分隊,兵力14人,這是甲級師團下屬的A型分隊,此外除甲級師團之外,其他如乙級、丙級、丁級師團都是B型分隊,兵力13人。
不止是日本,一戰結束后很多國家都對軍隊編制進行了精簡化改革,像二戰德軍步兵班為10人,蘇軍為11人,美軍為12人等等。
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步兵太多的情況下,正副班長很可能管不過來,所以二戰步兵班的規模都要普遍低于一戰標準。
接著說武器情況,一戰日軍的主武器自然是三八式步槍,也就是常說的“三八大蓋”。
這款武器定型于1906年,主要是前一年日本打了日俄戰爭,他們發現三十式步槍的環境適應性較差,無法適應大陸上的風沙環境,最嚴重的問題是沙塵較容易侵入槍膛,造成卡殼故障。
鑒于實戰中總結的經驗,所以三八大蓋增加了全新的防塵蓋,又換了尖頭步槍彈,提升射程。
三八大蓋對日軍的意義很大,因為它是第一款基本實現國產化的日式武器,不再需要進口優質鋼,受國外的鉗制也就小了許多。
制式手槍有三款,一是二十六式轉輪手槍,定型于1893年,因為那一年是明治26年,所以也被稱為“明治26式”。
這款手槍算是日本軍工業的巔峰山寨品之一,先后抄了柯爾特公司(美)、史密斯·韋森公司(美)、Galand公司(法)和圣·艾蒂安武器制造廠(法)的設計。
論山寨的數量,26式首屈一指,問題是抄了這么多公司的優秀設計,26式的表現卻很糟糕,畢竟日本的工業實力確實不如歐美國家,所以在零件質量存在瑕疵的情況下,性能必然受影響。
二是南部甲型手槍,也被還曾為“南部爺爺”“A型手槍”,定型于1903年。
我們比較熟知的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就是1925年在甲型手槍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基本確立了類似于魯格P08手槍的外形,不過南部手槍的槍機結構與魯格并不相同,這是要做出區分的。
三是Hino-Komuro手槍,一位年輕的日本軍官自行開發的,不過手槍存在易走火、槍管易過熱等問題,實戰表現較差,外形設計又不如南部甲型手槍,所以產量較低,只有一些口味奇特的軍官會裝備。
順帶一提,一戰時期日軍步兵分隊并沒有裝備沖鋒槍和輕機槍。
這兩款武器都是一戰時期才誕生的,第一款成功量產的沖鋒槍是德國MP18,誕生于1918年,當時一戰都快打完了。
輕機槍誕生稍早,德國于1915年開發出MG 08/15輕機槍,但這玩意重達36斤,只是相對于50、60斤的重機槍而言輕了一些,真正輕量化還是一戰之后。
日式武器的發展普遍要比歐美武器慢個幾年,畢竟得等歐美人的武器定型出來,日本人才有山寨的樣本,所以直到1922年他們才開發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即“歪把子”(原型為法國哈奇開斯機槍)。
至于沖鋒槍?由于日軍戰略始終以步槍為主,長期對沖鋒槍不重視,所以日式沖鋒槍真正發展起來已經是二戰時期的事了。
總得來說,雖然一戰時期的日軍都是甲級師團的地位,可以算是精銳兵種,班組人數也多于二戰時期,但缺乏沖鋒槍、輕機槍等自動武器,無法實現有限的火力壓制,光靠步槍與手槍,火力真的是弱到家了。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