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父母在孩子面前過于強勢,孩子只會變得弱小,與父母之間的距離也會漸行漸遠。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兩三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他們很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需要,來滿足他們成長的欲望,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自身條件,在適當的時候主動示弱。
家有兒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向兒子「示弱」——
1、家務上示弱
教育家盧勤說:“男孩子要使用他,你要享受你的兒子。”
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結論: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干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聰明的父母,一定要學著「懶」一些,讓出點空間給兒子,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學著做點家務,家有二胎的甚至于可以讓大寶幫著照顧弟弟、妹妹。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韋斯布爾德認為,家務能增強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更懂得關心他人。
2、學習上示弱
孩子就像一棵幼苗,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如果我們處處表現得無所不能,往往就會像給樹澆水施肥一樣,營養過剩,弱化了孩子自身成長的動力。
特別是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如果父母過多地干預孩子的學習,就會破壞孩子的內驅力。對于高自尊的男孩子,一不小心還會傷了面子,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我們不妨讓自己變得「笨」一點,多問孩子幾個「為什么」。
3、家長在位置上示弱
家長應該學會放下架子,懂得向孩子示弱,因為愛就像一個口袋,往里裝產生的是滿足感,而往外掏產生的是成就感。
在大人的“示弱”中,孩子漸漸品嘗到了施與的快樂,成功的樂趣,并不由自主地擁有了成長的助力。
當家長懂得放下架子,卸下權威,學會向孩子示弱,向孩子展示自己軟弱屈服的一面的時候,讓孩子覺得原來爸爸媽媽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無所不能,這時候,他們內心的小宇宙會更容易爆發,也特別樂意幫助父母一起完成任務,任務完成后,他們會覺得特別自豪,滿足感和責任感爆棚。
父母示弱,不是不管孩子,不是偷懶,更不是向孩子表現出無能和軟弱,而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這種“以退為進”的智慧,能夠激發孩子成長的潛力,喚醒內心的力量,推動他們成長為有愛、有擔當、自立自強的人。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