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偷拿走父親3萬家底,拒不承認被趕出家門,16年后身家千萬

Advertisements

兒子偷拿走父親3萬家底,拒不承認被趕出家門,16年后身家千萬

朱磊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兒子會把家里所有的家底都偷光,無論怎樣詢問,拒不承認,這讓性情暴躁的朱磊無法忍受,直接將兒子朱文博趕出家門,可他更想不到,兒子這一走,就是16年,當他再次回來時,卻開著豪車,完全有些陌生。

1986年,朱文博出生在貴州畢節市的一個小山村,但父親是遠近聞名的“大能人”,不僅種莊稼厲害,還會做生意,在那個年代,別人家都吃不上飯,但唯獨朱文博家不缺衣少食。這也讓很多人眼紅。

但最終還是難逃那句“慈母多敗兒”,朱文博從小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不僅調皮,而且非常敗家,每次朱磊給兒子買了好吃的,他毫不吝嗇的就分給村里的小孩子,當然,回到家肯定要挨批。

朱文博就是這樣一個仗義的小孩,在讀到初中時,便不好好學習,成天和一群不愛學習的混在一起,老師被氣得甚至不敢來上課,為此,朱磊經常要到學校報到,面對老師的批評,低頭哈腰的向老師認錯。

可回到家,面對兒子嬉皮笑臉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即使用“棍棒下出孝子”的方式對朱文博一頓暴揍,可最終還是無濟于事,因為朱文博壓根就不吃那一套,他知道母親會在自己被父親教訓的時候及時出手來拯救自己。

好不容易把初中讀完,說什么都不去學校的朱文博,開始在縣城的街道和一群社會閑散青年在一起,整天游手好閑,沒錢了就回到家里問父母要錢,三十五十父母也不會說什么,可兒子的胃口是越來越大,沒幾百塊錢都打發不走。

眼看自己的兒子這樣下去就要完蛋了,朱磊也決定,不給兒子一分錢,讓他吃點苦頭,也許就知道自己是在做錯誤的事情。

可朱文博不管那些,你不給,我就偷。

而這次,他偷的可不是小數目,而是3萬元的“巨款”,這可是父親所有的家當。

朱磊發現錢不見了,家里也不像是進來賊,他知道這事肯定是自己的兒子干的,連夜趕到縣城,找了整整一天一夜,最終在網吧把朱文博找到,正當朱文博玩的高興時,被父親一把揪著朱文博的長發拉出了家門,那些仗義的小兄弟還想動手,被朱文博喊住說:“這是我爸。”

朱磊一句話都不說,拉著自己的兒子上了三輪車,幾次想逃跑的朱文博都被父親抓住,既然跑不了,只好乖乖地跟著父親回家。

回到家,父親臉色難看,透著兇神惡煞的眼神質問朱文博:“你把錢偷走了?花了多少?錢在哪兒……”

父親一個勁兒地問著,剛開始朱文博一言不發,最后說自己沒拿,可父親哪管朱文博說什么,拿著棍子就是一頓打,但朱文博始終不承認自己偷錢的事。氣不過的父親,讓朱文博滾出家門,這輩子都不要回來。

朱文博也在氣頭上,拿著外套走出家門,而這一走,便是16年。

17歲的朱文博,沒臉在縣城呆了,他去了省城,一路上打了十幾輛車,才到的省城,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朱文博不想受罪,剛到省城就租了一間大房子,可自己身上那點錢遲早會花完,他得想辦法賺錢。

一開始,朱文博幫別人裝卸貨,但年紀小力氣不足,干了幾天,一分錢工資沒拿到,他氣不過,把老板打了一頓就跑。

從那之后,他便決定要找一個不費力氣的活,而他住得跟前,就是電子市場,他發現這個活肯定會賺錢,然后每天就在這里溜達,和老板們聊天,有一個小伙子,看眼前的朱文博油嘴滑舌,適合做銷售,就把他留下了,沒想到果真如他所想,朱文博干事情有一套,讓他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這樣美好的時光,也不過是半年時間,朱文博另起爐灶,一個人干,賺不來大錢,那就賺小錢,憑借自己的口才,他很快便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00元。

面對利益的驅使,他把從父親那“拿來”的錢租了一個門面房,然后按照之前老板教給他的方式,做起了批發,一天天過去,朱文博不僅成了市場內最年輕的老板,還讓很多同行感到威脅。

朱文博不管那些,只管干自己的事情,十幾年如一日,財富也在逐日增加,從萬元戶到十萬、百萬,也不過是七八年時間。

但朱文博發現,自己這么干,也頂多算是個體戶,他要開公司,做大買賣。就這樣,朱文博當上了老板,他喜歡別人喊他“朱總”,因為聽上去很有面子。

到了2019年的時候,他開始想念父親,如果當初不把他逼出來,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成就。如果自己不偷拿錢,也許如今還不知道在哪里。父親打他罵他,朱文博從不記恨,現在反而感到幸福,因為十幾年,沒有人這樣罵他打他了。

如今的自己身家千萬,何不回去炫耀一番,順便向父親認錯,重歸于好?以他的性格,肯定會立馬就做。

他開著大奔,帶著百萬現金,回到了幾百公里外的家鄉,闊別十六載,變化很大,但他知道,家,永遠都不會變。

父子相聚,朱磊早已老淚縱橫,畢竟是自己的兒子,他希望兒子早點回來向他認錯,可他等了十六年,兒子才回來。父子倆重歸于好之后,朱文博和父親第一次喝酒,多少顯得有些生疏,但兩人的內心,都是幸福的。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心情谁人懂☜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