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孩子發脾氣, 處理不好, 傷害大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 家長如何回應孩子的情緒, 關係到孩子在成年後乃至一生的情緒問題。
只要哭鬧, 家長就馬上妥協的孩子:
孩子一哭鬧, 家長就馬上滿足要求, 這種做法等於是強化了這種行為, 孩子會在生命早期習得一個經驗——哭鬧的表達方式是可以的, 並且只有這樣, 爸爸媽媽才能同意我的要求。
如果不加以調整, 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1
孩子發脾氣, 處理好了, 情商高
哈佛大學講師、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Susan David曾經提出:
一個人的情商有一個非常大的決定因素Emotional Agility (情緒敏感力)。 而取決情緒敏感力高低的因素, 主要看小時候他釋放情感時, 父母對他的態度。
也就是說,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如何回應, 直接影響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哈哈大笑」的性質是一樣的, 都是情緒的一種表達方式。 而我們通常會認為「發脾氣」是不好的,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我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小祖宗, 趕快停下吧, 給我開心起來!」這種生硬阻止孩子發脾氣的方式, 對孩子情緒敏感力的養成是極其不利的。
我們不妨換一種思維方式, 把孩子每一次的發脾氣當做打怪升級, 一次次地做正向引導, 相信不久就會收穫一個高情商寶寶了。
孩子的脾氣, 就是他的語言。
上個週末, 我兒子發脾氣了。
因為馬上要期中考試, 我拒絕了他想拿手機玩英語小遊戲的要求。
生氣的小傢伙沖進書房, 「咣」地摔上門。 緊接著, 就聽到書房裡傳來劈裡啪啦扔文具的聲音。
在和兒子多年的拉鋸戰中, 我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所以我沒有馬上沖進去, 把他拎出來教訓一頓,
而是氣定神閑地在門外等著他把脾氣發完。
10分鐘後, 兒子開門出來喝水, 特意瞟了我一眼。
老母親秒懂這個小眼神的意味, 跟著進了書房。
兒子氣鼓鼓地瞪著我, 不說話。
我走過去, 什麼都沒說, 先抱住了他, 明顯感覺到他僵硬的身子柔軟了下來, 軟軟地靠在我懷裡。
這時, 我才開口道:「我知道我不準你玩英語遊戲, 你很失望。 我主要是考慮到下周就要期中考試了, 想讓你多點時間複習功課。 也許還有更好的辦法, 但是如果你僅僅只是發脾氣, 那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不如你給我一個方案, 我們一起來討論是否可行。 」
「我先完成複習, 然後再玩10分鐘英語遊戲。 」
「OK, 成交。 」
一場衝突, 沒有挨打, 沒有吼叫, 輕鬆解決。 So easy!
02
接納孩子的脾氣, 是為人父母的修行。
文化學者馬未都講過一件兒子小時候的趣事。
有一次他帶兒子上街, 事先約定好不買玩具。
可是兒子一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了, 吵著要買, 哭得十分傷心。 馬未都覺得大庭廣眾之下, 這麼哭鬧很下不來臺, 就生氣地對兒子說:「要哭回家哭。 」
兒子真的不哭了, 乖乖回家。
不想, 回到家以後, 他搬了個小板凳, 坐在房子中間開始痛哭, 一邊哭一邊說:「等我長大了, 絕不讓我兒子受這麼大委屈。 」
那一刻, 馬未都內心大動, 十分愧疚, 直言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
李玫瑾老師在一旁笑著說:「你可以和他協商, 比如說, 今天咱們沒計畫好, 但是咱們可以回去好好研究, 怎麼攢錢來買。 你要給孩子留一個出口, 留一個希望。 」
這個出口,
就是讓愛照進來的地方。
我曾經同一位親子專家討論過「當媽媽好難」的話題。
比如, 孩子正感冒咳嗽, 卻吵著非要吃冰淇淋。 你為了他的身體著想, 堅決不買, 孩子就滿地打滾, 大哭大鬧。
面對這樣「不懂事」的熊孩子, 你除了抓狂, 還能怎樣?
我那位專家朋友笑咪咪地說:「愛他呀, 只要你愛他, 他就不會胡鬧了。 」
看著我一臉懵圈, 朋友接著說:
「你可以這樣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想吃冰淇淋, 這麼熱的天吃根冰淇淋, 冰冰涼涼的一定很舒服。
可是你現在有點咳嗽, 我要是給你買了, 就會害得我最愛的寶貝病得更嚴重。
寶貝不舒服, 媽媽更難受。 不如等你完全好了, 我們一起吃好嗎?」
有心理學家說:孩子心中憤怒的最大來源, 是他們根深蒂固地以為自己沒有人愛。
當他們看到了媽媽的愛與理解, 他們就會接受媽媽的「拒絕」。
有一首歌裡唱「心要讓你聽見, 愛要讓你看見」, 別吝嗇對孩子表達愛, 他們有了愛的盔甲, 才能重新變回柔軟可愛的模樣。
03
實際上, 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 對於父母來講是教育的最佳時機。 一般聰明的父母並不是採取強硬措施或置之不理, 而是這樣做:
第一、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現如今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 家長們的經濟實力也越來越好, 因此很多家長會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但是這種做法並不正確, 可能有些家長會認為既然有這個經濟條件, 滿足孩子的要求也並不困難, 那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高興呢?
但是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對物質產生越來越大的興趣從而忽略精神上的成長,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變得驕縱任性,稍有不如意就會發脾氣,這就是導致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之一。
反言之,如果忽視了對孩子的適當滿足也會導致同樣的問題。當孩子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生不舒適感,這種不舒適感擴大以後就會導致脾氣暴躁。因此,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是很重要的。
第二、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
其實孩子的脾氣暴躁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在處理問題上的不成熟,也就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簡言之,就是孩子的情商太低。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脾氣溫和的話,可以試著提高孩子的情商,因為高情商的孩子在處理問題上會具備充足的經驗。
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就是一個鍛煉孩子情商的好方法。在一定條件下,讓孩子自由地處理身邊遇到的事情,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當孩子遇到瓶頸時,父母再給予一定的建議。這樣下來,孩子在處理問題上就會有獨特的見解和充足的經驗,脾氣也就不那麼暴躁了。
第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是平復心情的好方法,這方法不僅僅適用於大人身上,同樣適用於孩子。當你的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試著用其他的事物轉移他的注意力,這樣下來,孩子的心情將會很快的回歸於平靜。
家長們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時候,其實也教會了孩子處理情緒的好方法,也就是潛移默化的將這種理念植入孩子的腦中。
比如說,當孩子哭鬧著不想去洗澡的時候,家長們就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喜歡的玩具上面,然後問問孩子願不願意帶著她的玩具一起去洗澡,這樣,孩子就會很樂意的去洗澡了。
Wendy媽有話說:
我們都曾是期盼被理解的孩子,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忘了,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接受孩子的壞脾氣,是因為當他們發脾氣時,我們失去了掌控力。
但是,一個有自己的想法,並願意為之抗爭的孩子,才有能力撐起自己未來的人生。
坦然接受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終將掙脫我們的掌控這個事實;
愛那個可愛的他,也能全然接納不夠完美的他;
給他哭泣的自由,更給他發脾氣的權力;
幫助他在心靈上成長為健康真實的自己,平和而堅定地走未來的路。
只有這樣,才不會隨著他的長大,在他與我們之間,隔出一條漫漫銀河……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