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龍舟:八龍競渡爭錦標 聲聲喝彩添豪情

Advertisements

禮樂龍舟競渡極具觀賞性 付師華 攝

蓄勢待發的“扒丁” 羊城晚報記者 陳卓棟 攝

羊城晚報記者 陳卓棟 彭紀寧 馬勇 通訊員 譚耀廣

“桃果紅”“花藍橈”“天字號”……這些奇特的名字,正是8艘禮樂傳統龍舟的尊稱。2007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禮樂龍舟,既代表了當地人對龍圖騰的敬畏,也盡顯淺窄曲折河涌中“競速風流”的魅力。每逢禮樂龍舟“出大標”,當地男女必站滿河涌兩岸觀戰,一聲聲“扯離佢!(當地方言,意為在競速中領先對方并拉開距離)”的喊聲,讓這項誕生300余年的非遺更添豪情壯志。

水鄉出八“龍” 名號各不同

禮樂龍舟協會官網介紹,位于如今江門市江海區的禮樂,東隔青年河與外海相望,西隔江門水道有新禮大橋相通新會會城,東南鄰新會睦洲鎮,南鄰新會三江鎮。當地河網密布,街道內的主要河道有禮東河、二星宮河、張圍河、中心河、禮西河、新河、汲水窖河、禮東主干河、零河等河道。由于地理環境條件,當地“無舟不通行”,鄉民到農田耕作、探親、外出謀生都要劃船出行、以舟代步。舟、船成了禮樂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廣東禮樂龍舟的保護與傳承研究》介紹,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禮樂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龍舟競渡活動,至今已有345年。歷代禮樂民眾以傳統里坊劃分,每一里坊制作一艘龍舟并負責管理,分別是聯捷坊的桃果紅、朱紫坊的花藍橈、南橋坊的九社、東門坊的黃橈、烏紗坊的紅橈、南興坊的天字號、忠聯坊的七星、中正坊的白橈、月塘里的黑橈。可惜黑橈在百余年前因種種原因而湮沒,如今尚存八龍。2000年后,禮樂各地又陸續建造了10余條小龍船,然而始終以傳統八龍為尊。

龍生九種,各有不同。《廣東禮樂龍舟的保護與傳承研究》介紹,傳統龍舟外觀各異,分有英、雄、威、武號之稱。其中,桃果紅和天字號為英號、七星和九社為雄號、白橈與紅橈是威號、黃橈與花藍橈是武號;此外,還有公母之分,花藍橈、白橈、桃果紅為母龍,其余均為公龍。

千金選好木 精工造“新龍”

禮樂當地不少老人皆表示,當地人以水為鄰,對神話中管理海、河的龍圖騰十分崇敬;加上“以龍劃片”,每一條傳統龍舟代表著一片里坊的榮耀,故此對8條傳統龍舟均奉若至寶。

據介紹,8條傳統龍舟制作時,均以各種貴重木材做原料,原木以人工開大鋸,單單鋸木開料就要整整一個月;主體成型并進行表面處理后,根據不同設計,用紅、黃、綠、白、黑、金等色顏料上漆;最后裝上龍頭、龍一(即龍尾),龍舟即告完成。雖然每條傳統龍舟外觀不同,但長度基本都在35米左右,可以乘坐劃船選手、舵手、鑼鼓手等成員71人。

記者了解到,由于用料質量上乘、做工過硬,加上保養得當,傳統龍舟制成后可以使用數十年。而一旦“老龍”退役,當地要馬上制作“新龍”繼承。2019年,禮樂烏紗便制作了一條紅橈“新龍”。

烏紗村委會人士介紹,“老龍”為烏紗村服役了33年,2019年正式退役。“新龍”由烏紗村5位造船師傅自己制造,“原本打算去順德訂造的,但算起來價格貴,用料也不一定好,于是村民就決定自己選好點的料子自己做。”其中一位造船師傅說,由于希望在比賽中速度更快,所以“新龍”在制作工藝上進行改進,這樣船身重量更加輕,不足3噸,“比‘老龍’要輕了差不多一噸!”。

據悉,8條傳統龍舟的制作用料均十分講究,且工序繁復,所以花費巨大。2019年烏紗制作的“新龍”就花費超過30萬元,費用全部由村民自己籌集。

水上馬拉松 八“龍”競爭先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2007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禮樂龍舟,包含著眾多民俗傳統,如“新龍升水”“采青”“賀廟”“曬標”“龍舟飯”“第一龍舟戲”等等。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當屬龍舟競渡活動。

禮樂當地人士介紹,當地龍舟競渡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端午扒“節龍”,另一種叫“出大標”。“節龍”是五月端午節扒的友誼賽,不設獎項;而“出大標”則是8艘傳統龍舟間進行的大賽,通常是5年一次,比賽時間多安排在農歷八月十五前后。

每次準備競賽時,各坊均把龍舟從俗稱“龍舟塢”的河段中挖起,洗凈淤泥,扎好龍筋。端午扒“節龍”期間,龍舟每天扒到張圍河,三條或兩條進行非正式競賽,一河兩岸涌邊滿是圍觀群眾,熱鬧非常;而盛大的“出大標”活動更是分外精彩,河中八龍競渡、鑼鼓震天,岸上吶喊聲、喝彩聲交匯一處,震耳欲聾。比賽結束后,龍舟清洗干凈,便埋進“龍舟塢”保存,人稱“龍舟埋塢”。

禮樂龍舟競渡的賽制也獨具特色。記者了解到,“出大標”的賽道長5千米至8千米,來回共14次,龍舟每一來回取1支標旗;因賽道較長,一次比賽可耗時3小時,非常考驗參賽者體能,因此又有“水上馬拉松”之稱;由于禮樂的河道狹窄,龍舟又長,比賽時不能轉彎,只能“轉鼓”,即臨近賽道盡頭時,船頭把舵人豎起橈板示意,鼓手擂鼓,劃船者使龍舟驟停,然后迅速轉身前后互換,如此才能往返競渡。

禮樂龍舟協會人士表示,禮樂龍舟一直保持傳統的競技模式,是開展廣泛、最受鄉民愛好的體育競技活動。

對話“傳承人”

鄧錫康:“把劃龍舟的技藝傳給年輕人”

記者:不少禮樂人都說自己從小就和龍舟“打交道”,您是否也如此?

鄧錫康:沒錯,我從小就看大人劃龍舟,那時候特別熱鬧,我們一幫年輕人就纏著大人要去學習、模仿。

我十幾歲時就做“扒丁”參加比賽了,后來到了22歲還當上了舵手。之后做舵手做了34年才“退役”,在禮樂算是時間比較久的了。

記者:在禮樂要當龍舟選手容易么?

鄧錫康:要上龍舟扒“節龍”、“出大標”不容易的。劃龍舟的“扒丁”需要“操橈”訓練、接受老前輩挑選;而打鼓的、打鑼的還有把舵的,除了要有技術、有經驗,還需要在村里有威望。還有就是因為比賽時間很長,對人的體能要求很高,所以要劃龍舟,身體要好。

記者:“退役”之后,聽說每年龍舟競渡您仍然很操勞?

鄧錫康:雖然我現在老了,扒不動了,但還是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2007年,禮樂龍舟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也成了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是種榮譽和肯定,也是大家對我的信任,要更加努力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身份。所以每逢龍舟競渡,我都會站在岸上觀察或親自上船,糾正“扒丁”的動作。

除了在本村當教練,有時也被別的村請去當教練。人老了,就要把劃龍舟的技藝傳給年輕人,我的幾個孫子現在也會劃龍舟了,禮樂也有很多年輕人喜歡龍舟,每逢比賽時不少在外地打工的都會回來參加比賽。這讓我很高興。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