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心理學:五個心理學效應,學會就贏了。
1、糖果效應
研究者薩勒,曾在一群四歲孩子面前放置2塊糖,並對他們說,如果忍耐20分鐘不吃掉它們,就能得到2塊糖,如果等不了,就只能得到現在的一塊糖。
對一群四歲孩子而言,糖果的誘惑實在難以抵擋。
在長達12年的實驗追蹤後,研究者發現:
而當初沒熬過20分鐘的孩子們則大多表現為任性嫉妒、猶豫多疑、自尊心易受傷害。
在生活中,成人也許不會再被糖果吸引,但仍然會面臨無數誘惑。
若是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人們不能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抵禦誘惑和衝動、延遲自我的滿足,那麼目標是遙不可及的。
2、 鳥籠效應
1907年,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和他一起退休的還有其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
「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後就養一隻鳥的」,詹姆斯與從沒想過要養鳥的卡爾森打賭說。
為了這個約,詹姆斯在卡爾森的生日時,送他一個精緻的鳥籠。從那以後,只要來卡爾森家裡,訪客都會問一句:「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他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卻只換來他們的困惑和不信任。久而久之,卡爾森迫於無奈只好買了一隻鳥。
詹姆斯的「鳥籠」最終還是控制了卡爾森的決定,並將他的自我意識一點一點地吞噬掉。
因為別人贈送了一個鳥籠,所以養了一隻鳥,即是「鳥籠效應」。無論我們的主觀意識是否情願,像這樣被其他事物操縱著的現象,都是此效應的體現。
當你朝目標前進時,「鳥籠」可以是束縛,更可以是動力。
3、毛毛蟲效應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許多毛毛蟲首尾相接,圍成一圈,放在花盆的邊緣上,並在不遠處撒上它們喜歡吃的松葉。
然而,所有的毛毛蟲日復一日地繞著花盆轉圈,卻沒有轉向它們喜歡的食物,最終也因精疲力竭而相繼死亡。
如果總是盲目地跟隨著別人或走錯誤的方向,那再多的努力也只是無效的堆積。
4、飛輪效應
也許在訂立目標的初期,常常覺得實現它很吃力。但現實常是,只要再堅持一下,熬過了困難的臨界點,就會開始覺得輕鬆。
「萬事起頭難」,飛輪效應正印證這點。
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一開始,必須花費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地重複。
儘管費力,但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一旦速度接近某個臨界點,無需花費更多力氣,飛輪也會不停地快速轉動。
其實,在飛輪轉動的初始階段,每一圈重複都是力量的持續累積,為形成某種牽引和慣性而做的準備。
一旦這種牽引力和慣性能夠`彼此支撐,那麼飛輪的運轉就會越來越容易。
如科學家富蘭克林所說:「如果有什麼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現在就開始。」
飛輪效應給人的啟示,不在於讓我們尋求一勞永逸的方法,而是勇敢打破內心對於巨大目標的恐懼感。
5、野馬結局
也許,你還會因為達不到目標而困擾。
但由此帶來的種種負面情緒的疊加,其實遠超過了「達不到」對你的傷害。
生活中,只有懂得如何管理情緒的人,才擁有支配人生的主動權。
非洲的草原上,有一種常在野馬腿上吸血的蝙蝠,牠們依靠吸食動物的血生存。吸血蝙蝠可以在吸飽後從容地離開,而不少野馬卻被活活折磨死。
動物學家發現,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極少,遠遠不足致死。而野馬真正的死因是:被叮咬時的暴怒和狂奔,這種面對外界挑戰的劇烈情緒反應,才是造成牠死亡的直接原因。
人難免在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因為一點小事就反應過度,不但會嚴重危害自身身心的健康,更會因為他人的失誤而懲罰自我,導致如野馬傷害自己的結局。
生活從來沒有不允許負面情緒出現,但不受控制的負面情緒,只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說:「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