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Advertisements

在民國時期,你要在那個時代生存要靠什么?一是錢,二是軍,有錢了你就能夠靠著這錢擴充軍備,向西洋列強買槍買炮;有軍隊了你才能夠立足于現在,然后向最高峰發起挑戰。

當然了,話是這么說,可是民國時期由于梟雄輩出,因此那個時代的軍閥真的是如同走馬觀花一般,比如吳佩孚、張作霖、張宗昌、韓復渠、段祺瑞等等,哪個不是絕代梟雄,將列強玩弄于鼓掌之中,可惜的是在那個歷史的塵埃之中,他們最終也是被時代淘汰了。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不過在那些軍閥之中倒是真的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晉綏軍的軍閥閻錫山。民國軍閥如同走馬觀花,而閻錫山卻是長久立足于山西,直到我人民解放軍攻入太原,閻錫山逃到了寶島之上,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生涯算是徹底結束了。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長久立足于山西呢?他立足山西的背后究竟是有什么秘密呢?

辛亥革命槍響,閻錫山從此立足于山西

1911年,隨著辛亥革命的一生槍響,全國各地都開始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這場運動瞬間席卷整個中國,而彼時在中國最北方的山西,早年間留學日本的閻錫山也接受了西方一些先進的思想,隨著起義運動的愈演愈烈,閻錫山最終也加入了這個序列之中。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公元1911年10月29日,山西新軍發動了起義,起義軍共推閻錫山為山西軍政府都督,成立了山西軍政府,在辛亥革命勝利之后,袁世凱就順水推舟任命閻錫山為山西都督,從此他開啟了長達三十八年統治山西的生涯。

當時的山西名義上是屬于中華民國,可是實際上民國從始至終都未真正意義上統一,而當時的山西也是如此,閻錫山先后名義上聽從袁世凱、蔣介石等人的指揮,可是實際上山西一直處于半獨立狀態,1930年的中原大戰就很說明問題了。

而就在這個時期,袁世凱和老蔣也始終沒有放棄對閻錫山的分化瓦解,畢竟中國大統一的民族屬性根深蒂固了,沒有人愿意看到各地軍閥行獨立狀態。

公元1914年,袁世凱在鞏固了自己的根基之后便開始著手想要削弱各地軍閥的勢力,而當時閻錫山在晉綏軍內部的地位也并不穩固,因此袁世凱就想趁此機會削弱閻錫山的勢力。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當時黑龍江地區地廣人稀,而且閻錫山在這也并沒有根基,袁世凱的初衷就是想把閻錫山調離山西到黑龍江去換督軍,因為閻錫山在這些地方沒有根基,先把他調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之后再對其下手就容易多了。

而閻錫山當然也知道袁世凱的企圖,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閻錫山則向袁世凱許以各種利益:

首先就是大肆賄賂袁世凱的親信,向其表達了歸順的意思;其次大量任用袁世凱的親信,以示誠意,讓袁世凱知道自己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第三把自己的父親送到北京作為人質。

而做完這一切之后,袁世凱也打消了對閻錫山的裁撤。公元1916年,袁世凱由于稱帝遭到了全國人民的聲討,而在這之后閻錫山再無顧及便開始著手清除異己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到公元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前,由于軍閥混戰的局面一直持續上演,無人能顧及閻錫山,閻錫山的晉綏軍就在這段時間實力大增。

公元1930年,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為首的“討蔣聯盟”失敗,而國軍名義上統一了全國,此時老蔣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決定對各地軍閥動手,首當其沖的就是閻錫山。

中原大戰之前,閻錫山的晉綏軍發展到了30萬人,可是由于討蔣聯盟的失敗,中央軍開始對各地軍閥進行大規模裁撤,在當時老蔣只給晉綏軍4個軍的規模,同時要求閻錫山離開山西,東北軍迅速進入山西,以期望達到對晉綏軍的徹底整編。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晉綏軍雖然名義上被裁撤了,可是閻錫山又耍了一個心眼,將一個部隊的人數增加,這就讓晉綏軍實際人數還是維持在20萬左右,而老蔣又想多次收買晉綏軍內部的高官,可是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由此可以看出,對于閻錫山的幾次裁撤,無論是袁世凱還是老蔣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閻錫山也因此統治山西長達三十八年。

閻錫山為何能夠長久立足于山西?

從這幾次事情就可以看到,當時民國各路軍閥對于山西一直是垂涎三尺,也一直想要想辦法解除閻錫山的羽翼,可是卻始終未能成功,那么閻錫山靠的是什么長久立足于山西呢?

首先就是閻錫山本人的“老鄉”觀念,而這就是民國各個軍閥的通病,在當年袁世凱下臺以后,此時華北各路軍閥混戰,沒有人顧及的上閻錫山,而閻錫山就趁著這個時間發展自己的羽翼。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閻錫山之所以能夠統治山西38年之久,和他緊抓軍權、經濟權和人事權這三大權力密不可分,尤其是軍權,上校級別以上軍官的任命都是需要他親自過問的。

當時為了保障所有的軍官都能夠對自己忠誠,閻錫山特地創辦了軍事院校,幾乎所有的中下層軍官都是出自于這個院校之中,而這就保障了中下級軍官對閻錫山都無比忠誠。

而對于上層軍官他除了要忠誠之外,還有兩點額外要求:一個要山西人;另外一個要自己的親信。

晉綏軍的高級將領之中,趙戴文、商震、陳長捷、楊愛源、孫楚、趙承綬、王靖國、傅作義、周玳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而這群人則牢牢占據了晉綏軍的上層班底。其中楊愛源、王靖國、趙承綬三人是他親信之中的親信,因為這三人和他一樣是土生土長的五臺山人。

同時他又擔心晉綏軍內部會有人來挑戰他的權威,因此就利用地方來劃分晉綏軍內部的派系,當時晉綏軍內部按照雁北、晉北、晉中等地進行劃分,以此讓晉綏軍內部互相牽制,又構不成對他的威脅。

閻錫山的這一套保障了他在山西的長久立足,后來無論是老蔣還是袁世凱都無法徹底把閻錫山趕出山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閻錫山的勢力在山西根深蒂固,撤換一個閻錫山根本沒用,除了上層軍官是他的親信,中下層軍官都以閻錫山馬首是瞻,這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當然閻錫山的這套任命制度保障了他在山西的長久立足,卻也導致真正有才華的人得不到重用,后來傅作義、商震、陳長捷等人紛紛出走,就是因為看不慣晉綏軍內部的爭權奪利,這就是閻錫山在用人制度上的缺陷。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其次閻錫山能夠統治山西也和他不斷地政治妥協有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閻錫山之所以能夠發跡在于他政治上的敏銳,或者說難聽點閻錫山就是一個典型的“墻頭草,兩邊倒。”

當年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此時閻錫山還是清朝的教官,隨著全國起義浪潮的呼聲越來越高,閻錫山認識到此時再扶著清朝廷這塊大旗遲早會殃及自身,因此在這之后立馬改弦易幟,山西新軍在閻錫山的指揮下振臂一呼成為了反清的“急先鋒”。

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其實孫中山等人才是領導辛亥革命的源動力,他才是那個“火種”,閻錫山也是早年孫中山先生同盟會的成員,可是那個時候革命黨人的力量根本不夠強,華北半壁江山幾乎是以袁世凱為首,而閻錫山這個時候就拋棄了“老上司”轉而擁護袁世凱,換來了袁世凱對于閻錫山主政山西的支持。

可是由于北洋軍閥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慨,這個時候閻錫山又開始轉而支持了革命,在國民政府北伐前夕,閻錫山立刻通電全國迅速改立門戶。

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一開始為了自己的根基是堅定的“抗日者”,可是當看到自己的地盤被奪去之后又無能為力轉而又與日寇貌合神離,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日寇開始走下坡路了,又迅速堅定的舉起“抗日”大旗。

也正是因為閻錫山的“識時務者為俊杰”,因此在北方各路軍閥混戰的時候,各路軍閥都避開了山西,而閻錫山也憑借著這股“墻頭草”的本事在亂世之中扎根。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第三,閻錫山本人沒有較大野心也是真的。其實閻錫山巔峰時期的軍事力量真的挺強大的,鼎盛時期他除了山西之外還包括綏遠,河北、平津一部分,擁有晉綏軍30萬,還有從西方列強之處買的各類火槍火炮,就連東北王張作霖都要給閻老西一個面子。

在當時軍閥混戰的時候,閻錫山也是各路軍閥想要爭取的一個對象,但是閻錫山自己心里也清楚,以晉綏軍的實力立足于山西尚可,可是逐鹿中原那么晉綏軍的火候還差點。

因此閻老西在當時堅定地執行“三不二要注意”:不問外省事,不加入任何政黨,不為個人權利用兵,服從中央命令,保衛地方平安。

換句話來說,我沒有野心,只要你們不覬覦我山西的地盤,你們愛咋鬧咋鬧,這一切都與我無關。

當然,這一切都是有底線的,當老蔣成功成立南軍政府想要削弱地方勢力時,這個時候動了閻錫山的奶酪,閻錫山立馬發動討蔣。

可是討蔣一半又發現自己斗不過老蔣,繼續打下去反而會連自己的地盤也保不住,因此這個時候閻錫山反而向老蔣妥協,換來老蔣承認了閻錫山的地位,代價卻是裁撤晉綏軍。

所以閻錫山的沒有野心也是他立足亂世的根本條件之一,各路軍閥也知道了閻錫山的小心思之后便不再搭理他,而也就是這段時間山西至少能夠平安無事。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在治理山西的問題上,閻錫山確實有一套自己的頭腦,他利用山西的地利之便打造了一個太原兵工廠,同時又利用清末晉商的影響大力發展山西的經濟,有錢了又將錢投入到教育以及軍工之中,可以說閻錫山時期的山西經濟能力是不錯的。

所以這就是為何民國時期軍閥如同走馬觀花,閻錫山卻是鐵打不動,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這句話來形容真的是一點不差。

流水的軍閥,鐵打的閻錫山,閻錫山為何能夠控制山西三十八年?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