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1992年9月, 美國違背《中美八一七公報》, 一次性向臺灣出售150架F-16戰機,引起了海內外的巨大震動。
一年之后,發生在伊朗阿巴斯港的“銀河號事件”更是將中美關系降到了冰點。 此后,雙方的軍事交流幾乎完全停止,兩國也從之前的“蜜月期”逐步走向了對抗。
1994年10月,美國突然發難,強迫朝鮮改造其國內的核反應堆。 在遭到拒絕之后,震怒之下的美方派遣西太平洋艦隊“小鷹”號航母戰斗群準備對朝鮮西海岸實施軍事封鎖。
雖然美軍的這次軍事行動目標是朝鮮,但以航母戰斗群600公里的作戰半徑來看,一旦進入黃海海域, 勢必會將中國的華北與東北部分地區置于其打擊范圍之內。
黃海海域一部分屬于中國領海,一部分屬于國際公海。 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的規定, 當一國想在國際公海對某國實施封鎖行動時,應事先通知鄰國。
然而,目中無人的美國海軍在沒有事先通知中方的情況下,就堂而皇之地抵進黃海開展軍事行動, 顯然是沒把中國放在眼里。
1994年10月27日, 一艘舷號為403號的中國海軍091型攻擊性核潛艇在結束軍事演習任務返航時, 與美軍“小鷹”號航母戰斗群偶遇。
對方隨即出動了S-3“北歐海盜”反潛機, 對我方核潛艇所在海域投擲反潛聲納浮標,并進行方位三角計算。
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 因為如果按照反潛作戰的程序,下一步就是進行實彈攻擊了!
“對方連續用主動聲吶探測我艇,‘噠噠噠’的聲音異常刺耳, 企圖迫使我艇浮出水面”一名403艇的艇員事后回憶道。
由于遲遲不見中方潛艇上浮,有恃無恐的美國海軍隨后又派出了3艘驅逐艦,與反潛機一起, 從各個方位上對403艇進行圍追堵截,并一路闖進了中國領海。
危急時刻,我軍潛艇一邊進行下潛規避,一邊用長波電臺與青島基地聯系。不過由于當時通信技術的限制, 隨著潛艇的不斷下潛,與本方基地的聯系也徹底中斷了。
在此后的60多個小時里,美軍一共對403艇進行了7次模擬攻擊,這意味著, 如果雙方真的發生交戰,我方核潛艇已經被擊沉多次了。
10月29號上午,“403號”艇趁著對方有所松懈開始上浮,并取得了與本方基地的聯系。
青島海軍基地在接到求救信號后,立刻派出了兩架殲-7戰機前往事發海域進行支援,并明確告知飛行員: “如果403號核潛艇遇襲,可以不經請示直接開火!”
兩架殲-7戰機僅用了十幾分鐘就達到了指定位置。遺憾的是,由于該機探測設備較為落后,滯空時間也過短, 全程并沒有發現美軍的蹤跡,不久之后便奉命返航了。
面對嚴峻的形勢,中國軍方又派出了2架殲-8Ⅱ戰機與2架當時最先進的蘇-27SK戰機前去支援。 當兩架殲-8Ⅱ抵達事發海域時,美軍也派出了兩架F14戰斗機進行迎擊。
然而, 美方軍機在受到警告后不僅沒有離開,反而對我方戰機進行了三番五次的挑釁。
再三忍讓之后,只見一架蘇-27SK戰機突然脫離飛行編隊,然后猛地朝右側的F14斜切了過去。與此同時, 我軍兩架殲-8Ⅱ也打開了火控雷達對美軍戰艦進行了鎖定。
意識到中國飛行員準備要來真格的了,無意讓局面進一步失控的美軍飛行員只能調轉機頭悻悻而去。
而“小鷹”號航母編隊在接受完返航的艦載機后也接到了美軍司令部的撤退命令,隨后與我軍脫離接觸, 不久便駛出了黃海海域。
長達72小時的黃海對峙就此宣告結束。 雖然此次對峙事件并沒有造成太嚴重的后果,但對于成長中的人民軍隊來說,堪稱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在長達數天的對峙過程中,中國軍方并沒有派出任何水面艦艇前去支援,而是只派出了數架戰機飛往事發海域, 這其中折射出了中國海軍當時的孱弱與無奈。
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國防建設只能暫時為經濟建設讓路。
當時中國海軍水面艦艇陣中戰斗力最強的是兩艘九十年代初期服役的052型驅逐艦, 而大部分驅逐艦支隊的主力裝備還是七十年代研制的051型驅逐艦。
無論是052型驅逐艦,還是051型驅逐艦,從性能上來說二者都談不上有多先進。
別說與強大的美國海軍相比, 就算與日本、印度等國的同類型軍艦相比都沒有絲毫的優勢。
在此次黃海對峙期間,中國海軍沒有讓水面艦艇登場,一方面是考慮到水面艦艇的反應速度比飛機慢, 趕過去后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另一方面則是手頭的裝備實在有些寒酸, 即使趕過去了,也只能去擺明態度,很難進行實質性的對抗。 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對手美國海軍。
上世紀末,一支完整的美國航母戰斗群通常包括了一艘常規動力或核動力航母、兩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兩至三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一艘“佩里”級護衛艦、 一至兩艘“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和一艘補給艦。
作為這支艦隊的主要遠程打擊兵力, “小鷹”號航母配屬了一支總數達82架的艦載機聯隊。
主要機型包括20架F-14A“雄貓”戰斗機、 24架F/A-18C“大黃蜂”戰斗機、16架A-6E“入侵者”攻擊機(或KA-6D加油機)、4架E-2C“鷹眼”預警機、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6架S-3B“北歐海盜”反潛機、6架SH-60F“海鷹”反潛直升機,和2架HH-60H“黑鷹”搜救直升機。
相比之下, 這次扮演“獵物”的403號核潛艇屬于我國第一代自行研制的攻擊性核潛艇。
該艇從誕生伊始就毛病不斷,在可靠性、噪音控制等方面幾乎可以算是全球墊底。 操作這樣一艘已經落伍的核潛艇去和美軍先進的S-3B反潛機, 以及眾多水面艦艇對抗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軍海空聯手對我核潛艇進行挑釁的過程中,EA-6B“徘徊者” 電子戰飛機也在同一時刻對我方展開了大規模電子干擾行動。
EA-6B是美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研制的艦載電子戰飛機, 主要任務是干擾敵方雷達和通信系統,并獲取戰區內的戰術電子情報。
在這次海上對峙過程中,該機曾在我軍雷達上留下數百架戰機的虛假信號。
面對如此復雜的形勢,我軍如臨大敵,趕忙派出多架戰機前往事發空域一探虛實。經過一番調查, 我軍終于發現此前探明的所謂來襲“機群”原來是美軍電子戰飛機實施的電子誘騙。
雖然是虛驚一場, 但對于尚未完成機械化轉型的我軍而言,此番遭遇無疑是敲響了警鐘。
“中美黃海對峙”預示著整個西太平洋戰略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并引起了中美雙方高層的重視。
美國海軍甚至將該事件視為“二戰后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具爆炸性的接觸”。
當年11月, 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切尼訪問北京, 與中方討論建立“中美海軍航行雙邊通報制度”,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黃海是太平洋西部的邊緣海域,同時也是京津心臟的咽喉, 屬于中國的核心利益區。
因此, 如果美國航母在黃海海域進行常態化活動的話, 不僅能將華北各海軍基地的一切活動盡收眼底,還會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心臟,以及環渤海經濟帶的安全。
此次危機以美國主動撤離而告一段落,但其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
對峙事件發生后不久, 中國海軍的所有核潛艇都陸續開始返回船廠,進行了漫長的大修與升級改造。
我軍的電子戰能力也在這次對峙事件后得到了迅猛提升, 并最終研制出性能上絲毫不遜色于對手的殲-15D與殲-16D兩款電子戰飛機。
此外,中國海軍還對如何反制航母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十余年后拿出了“東風”-21與“東風”-26這樣的殺手锏。 海軍航空兵的地位也隨著國產航母的服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這次黃海對峙事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海上防御不能僅僅只限于沿海,更不能只滿足于“第一島鏈”。
今后, 我們的海軍一定要擺脫桎梏,將防御圈盡可能向外延伸,真正地做到“御敵于國門之外”。
從1994年至今的近三十年里, 中國國防建設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遼寧”號航母、殲20隱身戰機、055型驅逐艦、運20大型運輸機、“利劍”無人機、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等一系列先進裝備的研發與服役,讓人民軍隊有了與強敵博弈的底氣, 也讓我們在與對手斗智斗勇的過程中不再屢屢陷入被動。
記得曾經有人問一位海軍軍官,中美兩國海軍裝備差距這么大,面對對方航母,是否會害怕, 那位軍官當時的回答令我十分動容。
他回答道,只要對方航母敢來,哪怕是劃著小舢板也要上! 這就是一名人民子弟兵的勇氣與膽色,這就是人民海軍對祖國與人民的承諾!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