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01
說起這個話題,心里未免有些沉重,可是我們又不得不去面對這一現實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為什么說老人不愿和兒女住在一起?有句話能解釋這一點,那就是: 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而孩子的家不可能是父母的家。
在網上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對老夫妻費盡心血把自己的獨生子送到美國留學,兒子畢業后,老兩口以為終于苦盡甘來,可以和兒子團聚了,可是兒子卻不想回國,想定居美國。
后來,為了支持兒子創業,老兩口把自己的住房賣了,遠赴異國住進了兒子家,但到了兒子家,才發現兩代人的隔閡太深,而且他們和兒媳之間始終戰火不斷。
當初,也是因為兒子兒媳再三承諾,以后會好好對待他們,他們才會毫不猶豫賣掉了住了大半輩子的老房子,可當他們真的把自己的老本全都給了兒子兒媳后,一切都變了。
因為和兒媳實在合不來,老兩口就想把錢要回來然后回國養老,但是兒媳不還錢,還對公公婆婆惡語相加,甚至爆粗口痛罵老兩口。
最終慘劇發生,公公心理崩潰舉刀殺了兒媳,后來自己也在監獄里自殺了。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父母,一生中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女,希望將來能過上含飴弄孫的幸福生活,可最后卻落得凄涼失落的晚景。
所以,人老了一定要記得一點,無論怎樣都別賣掉自己的老房子,就算將來在兒女家住不下去了,自己至少也有退路可走。
可以這樣說,人到暮年,房子就是自己最后的尊嚴。
02
曾經有位老年讀者和我聊過她的晚年生活,雖然我們只是用文字交流,但隔著手機屏幕,仍然能感受到她心中的那種無奈和傷感。
她說自己年輕時就守寡,一個人做生意帶大了兒子,還供兒子讀完了大學,并且幫兒子操持著買房結婚。
后來兒子有了孩子后,她也跟很多老人一樣,放棄了自己這邊的悠閑生活,去了兒子所在的城市幫他們帶孩子。
剛到兒子家時,一家人相處得還算融洽,兒媳在她面前嘴巴也很甜,想到自己就這一個兒子,以后也要依靠兒子養老,她就把自己這些年做生意攢下的積蓄全都給了兒子兒媳。
她以為自己付出了全部,就能換來兒子兒媳的孝順,但當她把錢拿出來沒多久,兒媳和她的關系就急劇下降。
先是因為洗衣服的小事,兩人吵了一架,然后又因為孫子的教育問題,兩人又大吵了一架。
兒媳嫌她多管閑事,不懂怎樣教育孩子還太偏執,一生氣就帶著孩子住回了娘家。
兒子看到媳婦回娘家了,當然不高興,就拉著臉埋怨她不和媳婦搞好關系,影響了他們夫妻的感情,還讓她收拾東西回自己家,以后別來了。
那天她坐著火車一路流著淚回到了家,她心里真的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這么多年把兒子養大,而且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他們,為什么最后要走的人是自己?
后來,她也想明白了,小孫子馬上也該上幼兒園了,兒子兒媳也用不上她了,最關鍵的是自己手里也沒錢了,所以他們才會對她這么冷漠,幸好自己的老房子還在,不然自己真的就無家可歸了。
婆媳矛盾﹑家庭紛爭向來是最難解決的,更何況兩代人的生活習慣﹑思想理念也不同,長期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矛盾和沖突。
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人老了有條件的話還是自己住最好,和兒子兒媳保持一定的距離,還能讓雙方的關系更親密一點。
03
其實,現在很多老人都不再像從前那樣固守著傳統老思想,認為養兒防老,他們當中越來越多的老人,到老了寧愿住養老院,都不愿意和兒女住在一起。
就像我認識的一位老阿姨,她說自己和老伴早就計劃好了,等晚年的時候,就兩個人相互攙扶著過日子,不會住在任何一個兒女家。
一來因為她有三個子女,住哪家都不合適;二來她覺得住在兒女家,時間長了肯定會有摩擦,說不定還會出力不討好。
如果是那樣,還不如老兩口自己過自己的日子,不叨擾兒女,也不給他們添麻煩。等真到了做不動飯的時候,他們就去養老院,反正兩人的退休工資也足夠他們花了。
是呀,有房有退休金,何苦要去別人家受委屈呢?
所以人老了,手里一定要有自己的老房和老本,兒孫自有兒孫福,各過各的,放手讓兒女自己去生活,自己也落得個清閑,這樣對雙方都好,您說對嗎?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