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敗在不會決策上,牢記這4點,領導都會高看你一眼!

Advertisements

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什么是決策呢?官方的解釋決策就是在多個相似的選項當中做出最佳選擇。人生當中,小到每天三餐吃什么,大到畢業后繼續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都是需要我們做決策的事情,而不同的決定,往往意味著你會經歷怎樣的人生轉折。因此我們需要一套科學有效的決策方法,做出最優的決策方案,

希思兄弟寫的《決策力》一書中,把科學決策分成了3個步驟,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3個步驟的具體方法:

1.擴充選項:“認知一致性”會讓你燈下黑

上個世紀70年代,英特爾憑借著獨創的“記憶芯片”壟斷了計算機市場,但是好景不長,后來被日本公司趕超,英特爾的利潤急劇下降。

后來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格魯夫問高登·摩爾:如果公司換一個新CEO,他會怎么做?于是英特爾放棄了跟日本企業的競爭,轉而把精力投入一款新產品上,

這款新產品就是CPU。所以,當 你把選擇擴充到更多時,你的決策才會更加高效,選擇越多,成功的余地也就更大。

2.10/10/10/法則:客觀對待你的選項,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你身在局中時,被各種利益和情緒左右時,你就無法進行準確的判斷。而《決斷力》這本書給大家推薦了一個10/10/10法則:

10分鐘之后你會怎么看待你這個選擇;10個月之后你會怎么看待你這個選擇;10年后你會怎么看待你這個選擇。假設你現在要做一個重要的決策,

這個決定甚至會影響你的一生,但是你又被很多事情影響判斷,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做了這個決定,10分鐘后回想,你會不會后悔?如果不后悔,

再想一想10個月之后,又會是怎么樣?10年后,你會感謝現在的這個決定嗎?這樣的做法,會理性分析形勢,做出最有利的判斷。

3. 從長遠做決策,真正重要的事人生愿景

當有了足夠多的選項,以及理性的分析形勢得到有利的判斷,我們可能還會面臨新的問題,比如相似的選項較多,感覺都不錯,左右搖擺不定。

就好比對于某些人來說:去一線的大城市闖蕩,和在二三線城市當個公務員其實差不多,但是對于個人而言,就要看你的人生愿景是什么。喜歡拼搏和闖蕩,那就去大城市;

喜歡安穩,那就留下來, 這類選擇沒有好壞,重要的是你想要的是什么。當你想要考慮長遠的計劃時,不管做什么選擇,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追求,

你的價值取向才是最佳的選擇方案。面對猶豫不決的選擇時,你會如何做決定?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