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 編輯:李杰 李葉
馮信群,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東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建筑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美術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藝術裝飾專委會副會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美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上海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創意工作者協會時尚與品牌設計藝委會副主任委員,廬山國際水彩藝術節組委會主任,SSDF中、韓、日設計論壇委員會副會長。出版著作與教材20余部,作品多次入選國際和國內重大展覽,組織策劃廬山國際水彩藝術節等多項國際藝術與設計展。
一、設計的時代變革——從三個維度思考新文科建設的設計應對
設計的時代變革需要基于三個維度來思考問題,首先是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設計的時代響應是什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迭代更新對設計帶來全新的思考和挑戰,藝術和科學的融合需要更深層次的思辨;其次是在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社會性問題,設計應當如何進行模式的轉變,比如從去年以來全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所帶來的設計轉變,疫情常態化之后的設計應對又應當如何轉向與重構;最后是基于國內發展需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度的時代思考,設計應當如何進行系統的探尋?當下,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外“雙循環”的設計協同是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區域一體化發展、鄉村振興發展,還是國際合作都會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設計的發展如何重新進行適應性系統的調整與優化,這些都會對設計領域的未來發展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1.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給設計帶來的不確定性思考
設計的時代變革需要圍繞設計科學和設計方法、設計經濟價值和設計管理、設計的創新和生產、設計的信息與智能幾個方面來進行深入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構了當下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諸多方面,其中既包括思想觀念的改變,也包括行為方式的改變,設計學科受諸多因素影響也正處于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設計的領域范圍被不斷被拓展,設計學科邊界也不斷被模糊,設計的邊界產生諸多不確定性,新文科建設下的新設計發展歸根結底是關于人才的討論,未來的設計師應當具備哪些素養與能力?
應當注重批判能力的培養。一方面,應當培養未來設計師的獨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建立有助于設計師個體的自我演化和自我精進的個性化發展路徑,打破自身的認知局限,突破學科壁壘,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同時,有助于個體保持對社會的清醒認識,在知識更新迭代快速的當下尋找精準補給,創造設計終生學習的能力基礎。另一方面,用批判性的視角重新審視設計創造的過程,保證設計創新具有實驗性、多元化和特色性的多維度發展,建立更多的開放性設計創新組織和協同平臺,多元互動,和而不同,創造性地解決在地化設計問題,積累更多的學科交叉融合經驗,形成從知識到智慧的創造性轉化。
應當注重主動設計的培養。當下的設計是更加綜合更加跨界的設計,這需要設計師、設計教育和設計實踐更真實、更主動地投入到社會創新的過程中,助力社會轉型,把設計變成一種創造美好社會生活的自覺行為。設計師也應當主動進行組織創新、思維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積極主動地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并在時尚美學、跨界整合、戰略思維和社會創新等方面進行提升。基于主動的設計來“知行合一”“轉識成慧”“化智為資”和“塑新生活”,在實踐的積累中沉淀個性化的設計能力建構,諸多的設計共創、共享、共融,能夠推動設計的民主化創新進程。
這些能力的培養在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當格外關注,比如,上海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藝指委”)在每年的年度研討會、主任委員會議和藝術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報告中均有所關注(圖1),特別是在主辦的設計賽事和展覽的過程中(圖2),作品的遴選非常注重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維和主動設計的創新,比如,基于鄉村振興的設計主動應對,基于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空間可持續發展的設計主動應對,基于傳統非遺手工藝的保護與創新的設計應對,基于環境保護的能源再生與再利用的設計主動應對,用批判性思維審視當下城鄉協同發展中的設計問題等等(圖3、4)。上海藝指委作為一個統一開放平臺的教育協同平臺,成立于2014年,是由上海12所藝術碩士培養院校聯合形成的,目的是推動上海藝術專業學位教育的改革、創新與發展,提高各培養單位在培養目標設定、課程設置、教學資源庫建設、實踐訓練與實踐基地維護、師資培養等方面的能力。上海藝指委秘書處掛靠在東華大學,東華大學也是上海藝指委的主任單位。目前,在總結上海開展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經驗,展望未來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開展中,這些能力均被重點關注和探討。當然,上海藝指委也正在著力探討新文科建設要求下的設計專業發展的系列性問題,比如在長三角設計教育協同發展等方面正在做出積極努力。
圖1 上海藝指委2020年工作年會現場
圖2 上海藝指委主辦上海藝術碩士導師作品聯展現場
圖3 東華大學服裝設計學生作品獲得世界可穿戴設計大賽最高獎
圖4 東華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學生作品展示
2.面對疫情影響,設計的發展模式轉變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個體和社會都受到各方面的的影響,公共環境、日常生活、教育生產等都受到破壞。設計價值、功能和作用在疫情期間被重新思考,設計面對重大災難面前能夠起到哪些有效作用和特殊價值?東華大學在去年疫情期間所作出的設計貢獻,如東華大學的防疫服裝設計、防疫的口罩設計(圖5)、防疫的公益海報宣傳、大學生自發組織的設計公益實踐活動、視傳系學生為疫情地區兒童的設計美育等均體現出東華大學的設計擔當。面對全球性的疫情災難,我們也需要反思,需要總結經驗,思考設計面對災難的快速反應和精準實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產生了很多設計模式的轉變,包括線上的設計教育、線上設計的協同模式、線上會議討論等。在“后疫情”時代,面對疫情的常態化,建立“設計治理”的發展模式思考,賦能社會創新治理體系的變革,并開啟設計師在社會創新、服務設計、體驗設計和協同設計等領域的新模式思考(圖6)。
圖5 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東華大學“援鄂”紀念口罩——靜“戴”花開
圖6 關于城市空氣凈化與環境設計的學生作品
3.“大循環”與“雙循環”格局下的設計系統探尋
當下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外“雙循環”需要進行設計協同系統探尋。只有實現本土的協同,才能帶動國內的“大循環”。東華大學以學科優勢為依托,正在探索“鄉土中國”—“美麗中國”—“時尚中國”和“鄉村生活”—“城鄉融合”—“美好生活”的雙螺旋設計路徑。為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東華大學做出了有益的實踐,進行鄉村振興設計實踐活動。依托上海金山鄉村振興實踐項目——“我為鄉村種風景”,以上海市金山區鄉村空間和本土物產為設計內容,匯聚高校學生、青年設計師的微改造和小創意,以江南文化為特色,探索鄉村公共空間建設與公共服務、鄉土文明的和諧共生,順應鄉村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為本專業學生藝術實踐創作的成果轉化提供了有益機會和渠道。“我為鄉村種風景”項目包括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展覽、論壇講座等系列活動(圖7-10),通過設計賦能鄉土設計,促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從強化功能定位、優化空間布局、明確主題形象、創新鄉土產品等路徑進行村域綜合規劃整治、鄉村文化品牌塑造,扎實推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發展要求。以系列性的設計項目落地方式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工作,融會貫通所學知識,通過設計大賽培養和引導專業型人才,深入鄉村區域挖掘鄉土文化資源,達到培養時代新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提升綜合國力的人才教育培養目標。這項活動作為我們學校持續打造的品牌活動之一獲得廣泛的社會好評和關注。
圖7 第二屆長三角青年鄉村振興設計大賽“我為鄉村種風景”宣傳海報
圖8 指導學生團隊參加鄉村振興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金山植物觀賞園”
圖9 “我為鄉村種風景”設計作品走向鄉村田野展示
圖10 “我為鄉村種風景”設計大賽總決賽路演暨頒獎儀式現場
進行高質量的國外考察和交流活動也是促進國內外“雙循環”的重要舉措。2020年,正值中瑞建交70周年,同時也是中瑞兩國的文化大年,瑞士國家旅游局攜手《漫旅Travel Leisure》邀請我和國內其他五位藝術設計建筑專家開啟了史上首次瑞士文化之旅。在瑞士旅游局亞太區總監包西蒙先生的親自帶領下,依靠瑞士便捷的鐵路及城市公交系統,從瑞士法語區的日內瓦湖區到德語區的巴塞爾和蘇黎世,一路探訪了瑞士最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建筑空間,以及蘇黎世藝術大學和洛桑設計藝術學院等幾所設計有關的大學,參加了Beyeler基金會博物館之夜等非常有趣的活動,活動后期也進行了分享交流活動(圖11、12)。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很好的國內外互動交流的渠道,也更深層次地反觀國內設計教育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圖11 馮信群教授參加由瑞士國家旅游局攜手《漫旅Travel Leisure》舉辦的瑞士文化之旅活動
圖12 馮信群教授關于“中國藝術家眼中的瑞士”讀書分享會現場
二、“大設計·泛時尚”——新文科建設下的設計學科發展思考
1.時尚再定義——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大設計·泛時尚”
東華大學始終將藝術設計學科視為學校發展“一體兩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構建以紡織為“一體”,材料和設計為“兩翼”,創新學科為“引擎”的學科特色新格局。圍繞新文科建設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高質量教育發展”“未來已來”“變”(包括變革、變局、變化、識變、應變、唯變不變、主動求變等)、“回歸藝術本性的創造思考”等問題成為新的發展思考,基于此,我們東華大學聚焦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設計學學科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結合東華大學時尚學科生態鏈中的設計學科特色,積極引導時尚潮流,點亮美好生活,并致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設計·泛時尚”的未來學科格局與教育發展路徑。在今年5月9日,東華大學舉辦了“時尚再定義——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大設計·泛時尚’高峰論壇”(圖13、14),邀請了全國近二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藝術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以“時尚再定義”為主題,按照新文科建設的新要求和新思路,面向時代需求,面向社會轉型,面向人類未來,堅持生態文明,探索建立中國設計和東方時尚的新內涵,著重強調設計時尚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理念,探索“大設計·泛時尚”的發展新格局和新路徑,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當然,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關于“大設計·泛時尚”的思考也是在長期實踐探索過程中總結提出的,比如我們學院已經連續舉辦了19屆環東華時尚周暨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畢業季展演活動,每屆我們都會針對新的發展思考設置新的主題,比如我們今年的主題便是“生生不息”,從學院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來講,既表明了學院用更廣的視野去洞察藝術設計教育和教學的不同維度,不斷提升和升華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也展示了疫情獲得控制之后全院師生努力探索,不斷創新的活力。圍繞“生生不息”的大主題,每個系也有自己的小主題探索,比如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展覽的主題就是“鏡像”(圖15)。此外,我們學校常年開展的“新銳設計師”“東華創意集成”和“匯創青春”等活動也是對“大設計·泛時尚”的持續實踐。
圖13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大設計·泛時尚”高峰論壇宣傳海報
圖14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大設計·泛時尚”高峰論壇現場
圖15 第19屆環東華時尚周暨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視傳系畢業季展演活動——鏡像
2.回歸藝術本真,在物象、心象、意象的感悟中激發個體設計潛能
當下,由于國際社會思潮充滿激蕩和挑戰,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帶來社會文化新的深層思考,社會個人精神和信仰也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響而迷失,因此,創造文化自信就更為重要。新文科的提出是基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發展需求。新文科的發展目標是培養知中國、愛中國、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文科人才,構建社會科學的中國學派,創造光耀時代、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基于此,新文科與設計學科的關系就有了明確的關聯:第一,創意設計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緊密的天然黏性,設計學科的發展能夠有效地促進新文科建設的繁榮,新文科建設能夠為設計學科提供豐厚、特色的文化基礎。第二,新文科建設和設計學科的發展首先的共通之處就是以中國視角創造中國智慧,都需要植根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來創造新時代的文化,創造有影響力、有感召力、有塑造力的文化,形成國家民族的文化自覺。第三,新文科建設和設計學科都需要創新,創新可以通過與外在創新基礎的融合而產生,創新也可以通過激發個體潛能來完成,從這個角度來講,藝術的感悟和修為就尤為重要,堅持“心、手、眼、腦”的訓練,完成從物象到心象再到意象的藝術過程,能夠很好地激發個體的創新能力。2020年,由我帶頭組織的廬山國際水彩藝術節匯聚約 180位國際國內優秀水彩、陶藝藝術家和新銳青年,進行藝術創作、大地鄉村藝術展覽、藝術峰會論壇、作品交流評比、藝術運動會等多項活動(圖16-18),更有“萬人開幕式”的宏大活動場面。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水彩陶釉作品都是根據在地化的人物和情境現場創作的,最后這些作品又留在鄉村,在當地街巷進行開放式展覽,這樣就與當地發生了藝術的故事和關聯,藝術鄉間,記憶留痕,形成極致體驗感和現場感的生活美學系列作品(圖19-21)。此外,這些藝術活動對激發青年設計師的原生創造力、體悟生活美學、提升創作熱情、實現經驗共享等是非常有幫助的,在田野考察、藝術交流和在地創作的過程中感受時代之美、社會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和環境之美,倡導藝術身體力行的藝術創造,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把“美麗中國”的設計創新“畫”在祖國的大地上。
圖16 2020年廬山國際水彩藝術節·鄉村大地藝術再造季活動現場
圖17 第七屆廬山國際水彩藝術節·鄉村大地藝術再造季在地創作現場
圖18 中外青年藝術家在馮信群教授的5G生活美學體驗館前進行交流
圖19 水彩陶釉作品融入鄉村生活美學體驗設計,讓藝術走進鄉間
圖20 馮信群教授的鄉村人物故事系列水彩陶釉作品
圖21 馮信群教授藝術作品轉化生成的文創設計衍生產品
3.新文科建設下的新設計需要“守正創新”與“分類推進”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我國“十四五”期間的新要求。新文科與設計學科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進行高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首先是培育時代新人,培養有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的時代人才,這些人才肩負著中華文化的傳承、中國聲音的傳播、中國理論的創新和中國未來的開創。新文科與設計學科的發展都需要守正創新,需要深耕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沃土。作為設計學科而言,需要振興中國傳統的設計智慧,進行與現代生活相適應的智慧轉化,“沒有守正,不知來路,沒有創新,沒有出路”,創新在新時代的發展出路就在于融合,深度交叉融合再出新,與技術、學科和產業進行深度融合,產教、產學一體。在新文科建設中,分類推進是重要的工作方法,藝術作為其重要的四個組成部分擔負著“化人、美人”的重要作用,設計作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進行分類推進,值得思考的是,設計學科在國家“四新”教育(新工科、新文科、新農科和新醫科)建設中其實大有所為,因為新工科中的學科交叉、新農科中的鄉村振興、新醫科中的五術(道術、仁術、學術、技術、藝術)培養中所提到的藝術、新文科中分類推進的藝術學等都是設計學科可以發展的著力點。設計學科的發展可以圍繞新文科建設所提出的“三大抓手”(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來進行,遵循規律、協同育人、模式多元,強化價值引領,提升學術內涵,豐富形式載體,創新方法手段。以國際化視野,構建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設計學科新理論、新技術和新實踐(圖22)。
圖22 馮信群教授的設計學術分享會現場
三、海派文化與海派設計——新文科建設下新設計的在地化思考
1.基于海派文化特征的海派設計體系建構研究
海派文化的誕生是在中國傳統江南文化(吳越文化)古典與雅致的基礎上,融合歐美的近現代工業文明而逐步形成上海特有文化現象,最終形成吸納百川,善于揚棄,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特點(圖23)。20世紀開始,上海設計的萌發與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國貨運動等關聯緊密,為上海設計帶來良機。20世紀后期,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和計劃經濟下的工業現代化為上海設計創造了又一契機。改革開放后,上海設計與西方現代主義設計思潮碰撞,并不斷提升“上海制造”的品牌效應。我們需要深耕海派文化,發掘價值,重塑海派設計形象,構建更多元的海派地標設計,注重時尚力量的融入,再造上海設計輝煌,“上海制造”曾經笑傲中國,但當下“上海設計”已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海派設計”需要被系統地研究、梳理和革新,構建基于海派文化的海派設計研究體系。重塑“上海品牌”其本質是海派的時尚文化特色凸顯并且被全球認同的過程,這過程要站在符合人類命運發展共同體的高度,比如要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17個方面的要求,符合從“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要求等,在全球性視野的基礎上反觀海派設計的發展定位和方向,并不斷拓展時尚的維度,增強設計的力度,增加文化的厚度,講好海派設計的中國故事。我們已經做出了大量的相關實踐探索,我們積極服務國家航空航天事業,設計研發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專用服裝(圖24)。我們已經已連續25年承辦“國際時尚論壇”,建成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公共服務平臺,連續8次與紐約等時尚之都同步發布“海派時尚”流行趨勢,參與由上海市政府發起的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系列活動等(圖25),積極參與上海國際時裝周活動(圖26),連續多年開展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師培優支持計劃,并每年舉辦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師作品展(圖27)。
圖23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廣告畫(右圖)和上海石庫門建筑(左圖)(圖片源于網絡)
圖24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身著由東華大學設計研發的航天員專用服裝(圖片源于東華大學官網)
圖25 在上海設計之都十周年高峰論壇上的交流與分享
圖26 東華大學積極參與上海國際時裝周活動(圖片源于東華大學官網)
圖27 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師作品展
2.海派設計需要立足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順應上海城市發展語境
海派設計需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2020年,東華大學邀請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的藝術設計院校,成立了“長三角藝術高校教育聯盟”并發出《長三角鄉村振興設計教育聯盟倡議》,這是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設計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長三角設計院校的創新共享、互利共贏、協調共進、決策共謀、資源共融和效果共評,實現設計教育一體化發展的路徑探索。通過聯盟的共同建設、持續優化,打造成為我國區域聯合教育創新共享示范平臺。梳理各個高校共同的利益追求和相同的戰略目標,共商共建鄉村振興設計長效合作機制,提升長三角經濟帶區域設計教育整體競爭力。
當下,海派設計的發展有很多新的城市語境,海派設計的發展需要與上海城市發展的未來相適應,與上海“十四五”規劃的發展要求相適應,這些語境也是海派設計發展的契機和未來結合方向,如“三都”“四品牌”“五中心”“五個新城”建設,設計、時尚和品牌的“三都”建設是與海派設計有最直接關聯性的,比如,圍繞“三都”建設我們東華大學積極舉辦設計之都的系列活動,以時尚為學院發展的核心,助力上海的本土設計打造品牌等(圖28)。此外,東華大學積極開展非遺研培項目(圖29),一方面可以助力優秀非遺手工藝的傳承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在非遺中汲取靈感,融入海派時尚設計。圍繞“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展開海派設計的對標研究。“五中心”建設中的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建設、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等也都為海派設計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比如上海國際消費城市建設可以擴大海派設計需求和消費市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為海派設計提供的技術支撐和科藝融合共性關鍵平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則為海派設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謂的機遇,因此需要綜合上海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的發展目標來尋找海派設計未來發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和新策略。此外,海派設計的發展也需要結合城市語境構建優質的時尚設計營商環境,提升腰部以下中小企業的產品核心競爭力,增強龍頭企業的全球品牌影響力和輻射集聚力,“鍛長板、補短板”齊頭并進,逐漸從政策引導、載體建設、人才建設、活動建設、市場培育、文化傳承、產城融合等方面來立體化、系統化、生態化地思考海派設計。
圖28 2021年東華大學時尚設計周國際插畫活動現場
圖29 東華大學非遺研培項目藝術總監馮信群教授赴貴州進行學員回訪
最后,我想說的是,時代不斷的變革,社會越來越多元,每一位都是新時代設計的“在場”者,都肩負著未來設計“營構”的歷史使命!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