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1962年,印軍在喜馬拉雅山下搞破壞,總指揮官是一位叫考爾的中將。此人沒能一天實戰經歷,卻當上了總指揮,很快就鬧出了笑話。
一、印度版趙括
印度的心態很神奇。印度獨立以后,絲毫不以曾經被英國統治為恥,相反,以英國殖民統治的繼承者自居,自認為是南亞次大陸的宗主,對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不丹等弱小國家橫挑鼻子豎挑眼,妄想繼續當大家共同的英皇。
南亞次大陸上的國家對印度都構不成什么威脅,印度的心態越來越膨脹,慢慢地開始對中國領土產生野心。
從50年代到60年代初,印度屢屢挑起邊境上的小摩擦,企圖以漸進的方式,侵占中國神圣的領土。
印度人的自信不知道從哪來的。要知道,朝鮮戰爭結束剛不到十年,1953年7月美軍灰頭土臉地簽訂了停戰協定。
印軍從哪個層面覺得自己能打得過解放軍呢?這個世界之謎今天未能解開。
但印軍確實有這樣的自信。
就是在這種自信之下,印軍選中考爾擔任對中國作戰的總指揮官。考爾上過軍校,但是沒有到作戰部隊當過一天軍官,一直混跡在各種非作戰部隊和后方機關,靠種姓優勢和尼赫魯的額外關照,他一路爬升到印度陸軍參謀局長,尼赫魯決定對中國開戰時,又將考爾提拔為第四軍軍長,讓他全面負責對中國戰事。這就是個典型的趙括型將領,只會紙上談兵,而不會實際指揮作戰。
考爾一上任,就引發了眾多印軍資深老將的抵制。其中以印軍前陸軍參謀長蒂邁雅反對的最為強烈。
蒂邁雅是一位資深的老將,說不上多么杰出、英明,但足夠長的任職時間,使他積累了充足的經驗,他能看出一項軍事戰略決策的好壞。
他反對考爾的理由有三條:
第一條,不應該采取據點戰術。一個一個地建立據點,不僅不會對中國人造成任何打擊,而且容易使己方兵力分散。
第二條,不應該過早把全部兵力都放到前線,一旦中國人反擊,印軍沒有預備兵力,會遭遇危險。
第三條,考爾沒有實戰經驗,光靠尼赫魯的種姓關系提拔上來,部隊不服。
這三條,蒂邁雅只敢說兩條,第三條是他私下和別人吐槽時提到的。
蒂邁雅的意見遭到無情的斥責,考爾中將怒斥,你已經過時了,你就等著我擊敗中國人的消息吧。
頑固、自負的考爾中將沒想到,蒂邁雅的前兩條意見,不幸全部兌現。
二、餓肚子的印度兵
考爾中將命令前線部隊持續侵入中國領土,緊逼中國邊防哨所修筑據點。
有的據點幾乎和解放軍面對面,有的還越過中國哨所,卡到了中國哨所的后面。
考爾得意洋洋對部下們說,這樣持續下去,整個西藏都將布滿偉大的印度人的據點。
等到據點修建的差不多了,印度精銳軍隊將一舉出擊,將中國軍隊全部趕走。
一線的印軍據點里的士兵們為此問候了考爾中將無數遍。
產生了什么樣的后果?
一些印軍士兵吃不上飯了,尤其是遠遠侵入中國境內,卡在中國哨所后方的那些據點。
當時中國政府定了一條原則,我方邊境線以內30公里不開第一槍。只有印軍深入我國超過30公里才打他。
30公里內的怎么辦?頂回去、逼回去。有些據點深入我國境內,那也不妨事,把他們的補給線隔斷就好,時間一長,他們身上帶的糧食吃完了,自然回乖乖回去。
克節朗山谷一個印軍據點,就發生了一對父子兵和中國士兵因為吃飯問題交朋友的趣事。
這個印軍據點深入中國境內,補給跟不上,這天已經斷糧四五天了,印軍飛機冒著被擊落的危險,飛到克節朗河谷上方,給這個據點投放了五大包補給品。
可是印軍飛行員水平不怎么樣,東西全落到中國哨所,被解放軍繳獲了。
印度士兵鬼鬼祟祟地出來查看一番,過了一會兒,五個印度人赤手空拳地走了過來。哨所的負責人陽廷安,帶著四名戰士迎了上去。
帶頭的是個大胡子,從軍銜上看似乎是連長。陽廷安只是一名班長,由于上級有交待,要先禮后兵,陽廷安不情愿地給那個大胡子連長敬了個禮。
大胡子懂一點中國話,和陽廷安三言兩語聊了起來,原來他年紀已經不小了,得知陽廷安只有20歲時,便招呼一個年輕的印度兵過來,介紹說是他的兒子,今年只有19歲,大胡子還叫兒子叫陽廷安哥哥。
扯完閑篇聊正題,大胡子索要空投的補給,主動表明已經斷糧好幾天了,請年輕的中國士兵大方點,還給他們。
陽廷安不僅如數奉還,還從哨所里拿出來一瓶五糧液,坐在河邊和五個印度兵喝了起來。這瓶酒是班里士兵徐瑞清的父親送來的,徐瑞清的父親是四川省一名高級領導干部。
在大戰即將爆發的前夜,中印兩軍的十名官兵,居然好整以暇地喝了一場跨國小酒。酒足飯飽之后,大胡子連連向中國士兵豎大姆指。
陽廷安問大胡子:“你們覺得這仗該打嗎?打起來你們能贏嗎?”
大胡子說:“你們太年輕,打起來,我們向前進,你們后退,戰爭就結束了。”
言下之意,印軍不斷前進、建據點、蠶食中國領土,在印軍士兵眼中已經成為規律,中國人是不敢反抗的。
陽廷安當即義正辭嚴地訓斥了一頓大胡子,指責他們侵犯中國的領土。
大胡子可能覺得理虧,灰溜溜地帶著人跑了。
印度兵給中國兵叫哥哥,盡管陽廷安沒聽懂那句印度話,但這個印度大兄弟,確然是存在的。
三、炸毀廁所
很快,邊境上的緊張對抗變成了武裝沖突。
1962年10月,印軍指揮官考爾中將親臨前線,命令炮兵做好準備,即將對中國軍隊發起全面攻擊,徹底把中國人趕過麥克馬洪線。
印度炮兵部隊很快鎖定了一處特殊的工事。
這座工事位于扯冬地區的山上。
印軍是因為它的特殊位置才注意到的。這座工事位于半山腰上,海拔高,能通視印度這邊很遠的地方。印軍判斷,這必定是中國軍隊的一個觀察哨兼火力點,如果印軍發起沖鋒,這個火力點能封鎖很大的地域。
但這個工事也過于高調了,不需要望遠鏡,炮兵目視就能大致判斷好方位,幾炮就能干掉。這不符合軍事規律啊!
進攻命令下達后,印度炮兵第一件事就是集中火力,向這座奇怪的工事開炮,一口氣打了18發炮彈。
因為目標太明顯,位置太突出,印軍18發炮彈全部命中。這座解放軍工事頓時被炸成平地。
但更奇怪的事來了,硝煙之中,并沒有見到一個解放軍士兵逃出來。難道18發炮彈把他們全炸死了?從以往規律看,這也有點不太可能,畢竟這是一座半開放式的地表工事,不是半地下的,很容易逃出來。
不管了,反正干掉一座工事,這是個不小的勝利。新德里日夜翹首以盼,等待著前線的好消息,是時候發捷報了。
考爾中將決定,親自寫一份報文向總理傳送。
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反對。理由是,戰爭才剛剛開始,我軍只摧毀了一座沒看見人的工事,不能就此宣布勝利。中國人還沒有反擊,如果他們突然對我軍前線的兵力進行襲擊,戰斗還不知道是什么結局呢。
第七旅是印軍的王牌軍,達爾維準將也有一些實戰經驗。憑直覺判斷,這座哨所肯定有鬼。
同時,戰場上互相炮擊是一個必然的前奏,你把對方轟一頓,對方遲早要轟回來。聽說中國人的炮兵也不是鬧著玩的,朝鮮戰場上,中國炮兵后來幾乎可以和美軍相提并論了。
這個時候宣布勝利,實在過于冒進。
但驕傲的考爾中將不管這些,他來不及等待了。
他開始向參謀口述電文內容。
再次出乎達爾維準將意料的是,本應十分簡潔的戰場電報,考爾中將居然說了八千多字。
報文中說了大量與戰況無關的東西,包括考爾中將強大的自信心,后勤情況,天氣情況。反而是最要緊的戰斗情況,他只寥寥幾句話帶過,而且沒有報告精準的傷亡數字。
由于他說的全是口語,參謀把口水話整理成標準電文,再把電文譯成密碼,花了七個多小時。把密碼電報向新德里發送,又用了將近八個小時。
大戰即將打響的八小時,印軍前線電臺唯一的信道,被這封超長電報占用,前線再也無法向后方傳送消息,后方也無法向前方發出指示。
就在這八小時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完成了戰斗準備。
猛烈的炮火,即將撲向不知天高地厚的印軍。
至于那座奇怪的工事嘛,那壓根就不是什么火力點、瞭望哨。
據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從前線步兵團得到的準確反饋,那是一線連隊的一座廁所。
為啥把廁所建在半山腰呢?
原來這個邊防團的三連,在搞高原負重訓練時,效果不是很好。那里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經有效訓練,根本無法長距離奔跑。
對步兵來說,跑不動就要了命。
三連雖然組織了很多負重長跑訓練,但是大家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辦法也不太管用。大家跑兩公里就再跑不動了,特別是爬山訓練,由于敵方據點離這里很近,訓練中還要時時防備敵人越境襲擊,訓練很不得法。
后來一位副班長出了個好點子。
在半山腰修一座廁所,要求大家上廁所必須到那里去。上廁所一般都很著急,一路小跑爬上山。一個人每天至少上五六次廁所,這樣一來,一天爬五六次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爬山訓練的問題。
連長一聽,當即照準。
戰士們一齊動手,在半山腰修起來一座簡易的石頭墻廁所。每天大家上下來回,好不熱鬧。
張國華司令詢問一線的情況后,得知真相竟是如此,不由得發出一陣大笑。
北京總參詢問印度開完第一炮后,我方部隊損失多少,張國華特意提到了這件事,語帶嘲笑地說,印軍集中猛烈火力,炸毀了我們一座工事。
總參問:什么工事?聽說印度方面大肆報道,說他們取得了大勝。
張國華答:什么工事,那是我們邊防團的廁所。
短暫的沉默后,電話中的雙方都爆發出爽朗的笑聲。
四、兩個旅長報銷了
戰前蒂邁雅反對分散兵力,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也反對一線平推,反對進入據點死守。
事實證明,印軍之中還是有一些明智之人,知道解放軍的厲害。但這些人的意見統統被偉大英明的軍長考爾中將所無視了。
印軍像一群散漫的羊,進入中國領土后,無遮無擋地在一連串的據點旁安營扎寨,準備繼續進攻。
1962年10月20日早上7點30分,印度歷史上一個新恥辱時刻來臨了。
解放軍炮兵部隊首先進行了15分鐘的炮火覆蓋,由于印軍毫無戒備,根本沒料到中國的反擊這么快,一頓炮火覆蓋,印軍被轟死400多人,一個營的兵力就此報銷。
戰斗中死人不丟人,可是像印軍這樣由于沒有戒備白白送人頭的,世界戰爭史上都很罕見。
炮擊之后,步兵開始沖鋒,戰斗很快進入解放軍的節奏。
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將軍指揮大軍,用再熟練不過的兩翼穿插分割、中央突破的打法,迅速把印軍第七旅給沖散了。
達爾維準將陷入經典的追問三連問: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他的第七旅分的太散了,彼此之間無法呼應配合,通信線路被解放軍切斷,達爾維準將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聯系不上各個營了。
換句話說,他成了光桿司令。
細節不必多講。我軍在進攻時,固然受到一些損失,畢竟是進攻印軍據守的堡壘工事,難免付出傷亡。但總體上我軍損失遠遠少于印軍。
克節朗山谷之戰,印軍第七旅在一天之內被打散,亂了營的印軍像牛羊一樣漫山遍野地逃跑,逃跑過程中大部分被擊斃、俘虜。
達爾維準將是個聰明人,一看部隊完蛋了,旅部也不要了,帶著幾個衛兵就跑,藏到原始森林里面,在里面躲了兩天。
可惜這里是喜馬拉雅山,原始森林里面沒有什么野果子野草之類的,沒有吃的。躲了兩天,實在躲不下去了,達爾維準將出來找吃的,結果迎頭撞上搜索殘敵的解放軍,足足有一個連的人。
在一片半生不熟的英語喊話中,達爾維準將勉強聽明白解放軍喊的是:繳槍不殺!優待俘虜!
他痛苦地閉上眼,高高舉起了雙手。
印度不甘心失敗,隨即發動第二次進攻,企圖狠狠地教訓中國人。
但是印軍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的戰法沒有改變,對解放軍的戰法也沒研究明白。尼赫魯強令前線諸軍死命推進。
在行家看來,這就不是打仗了,而是送人頭。
印軍第六十二旅重蹈第七旅的覆轍,被解放軍迅猛的穿插分割擊敗,該旅大部被擊潰。
要說印軍傻吧,也不夠準確,打了一仗有了點長進。這次打敗仗后,唯一與上次有區別的是跑得快!
大量印軍竄入原始叢林中,化整為零地向本國逃去。
這也導致印軍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戰后公布傷亡數字, 失蹤的人數遠遠多于陣亡人數。
失蹤的人去哪了?一小部分餓死在原始森林里,大部分逃回本國。
但六十二旅旅長辛格準將沒有這樣的好運氣。
他帶著幾個人躲到叢林里,被一位姓馬的解放軍新兵發現了,碰巧這位新兵同志不會說英語,端著槍虎不拉及地跑上前去,指著辛格中將大喊“繳槍不殺”。
可憐辛格準將哪懂這個,漢語一句也聽不懂,一看這位小戰士滿臉怒氣,以為要開槍超度了自己,絕境之下,肯定要拼一下,辛格準將掏出隨身的小手槍照著馬姓小戰士開了一槍。
小馬就地一滾,沒中槍,他反應很快,回手就是一槍,當場將辛格準將擊斃。
班長聽見動靜,趕忙過來一看,認出辛格準將的軍銜。班長對小馬遺憾地說:“你小子,這是個大官,捉活的你能立二等功,這下三等功也沒了。”
解放軍追擊過程中,因為語言不通,發生了很多哭笑不得的事。
當時軍區指揮部下令,對印軍要盡量多捉活的,以配合中央的政治運籌。
各部隊也組織官兵學習了簡單的英語,例如繳槍不殺、解放軍優待俘虜之類的。各級首長要求戰士們一邊沖鋒一邊喊,千萬別把印軍嚇跑了嚇壞了。
但一打起來完全不是這樣,一來我們的戰士文化水平低,根本學不多像,張口說出來誰也聽不出是英語。二來戰斗情況下,敵人還端著槍,來不及反應,脫口而出的還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吶喊聲。
有一個地堡里的印軍,本來已經掛了白旗投降了,我軍士兵在地堡外面一頓亂喊,有的喊的是中國土味兒英語,有的干脆就是用漢語喊。
里面印軍不知道啥動靜,也不敢出去,忍不住探頭出去看一下,結果解放軍戰士以為他們要還擊,當即組織最后的進攻,一頓手榴彈,地堡里的數十名印軍全超度了。
中印之戰,最終以我軍大勝后主動撤兵而結束。
尼赫魯稱霸亞洲的夢想,終于破滅了。
1964年1月,威望一落千丈的尼赫魯,突然中風,半身癱瘓。
5月27日,尼赫魯病逝。
至于那位印度版趙括,考爾中將,雖然僥幸逃過了重罰,但很快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軍政兩界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反倒是達爾維準將,被中國釋放后,回到印度成了神話般的存在,許多人視其為英雄。這位英雄也洋洋得意,到處對人講敘他在中國的感受,中國人對他的優待。
時至今日,我們還無法真正理解印度人。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