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4月22日由美國倡議的“地球日氣候峰會”將如期舉行,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已經邀請了包括中俄在內的40位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參加。據美聯社透露,拜登將在此次峰會上做出承諾,到2030年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減少至少一半。
有評論指出,拜登將提出的減排計劃相當于加速了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目標,拜登希望借此讓美國重新恢復在該領域的全球領導力。
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
拜登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態度相對積極,這點從日前的美國總統氣候特使訪華就不難看出,在中美關系緊張之際,兩國也有望通過氣候合作的窗口實現中美關系破冰。
4月15日至16日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抵達上海,中美代表就氣候危機所涉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談之后,生態環境部也發布了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
聲明指出,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兩國將攜手與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此外,雙方對4月22日/23日的氣候峰會均抱以期待,并將采取更多的近期措施,未解決氣候危機進一步作出貢獻。
氣候變化背后的經濟學
有關氣候變化問題,過去有不少觀念認為這只關乎如何減排,卻忽略了其對經濟的影響。氣候變化被諸多大國視為未來重要的議題,意味著氣候變化將成為推動經濟重組、使經濟充滿活力、健康與清潔的關鍵要素。
在具體行動上,中國已經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標,對此國際社會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行動以高度評價。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已經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不僅存在于理論上的高談闊論,也不僅是發達國家的專利,更不是為了迎合國際輿論才采取的行動,而是為了本國乃至世界帶來實在利益的行動。
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不僅僅是“減排噱頭”,還將推動一場順應未來趨勢的經濟轉型,創造更有價值的就業機會。在這一問題上,美國的氣候變化推動者同樣也有深刻認識。
如馬里蘭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布魯金斯學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內森·赫爾特曼就表示,氣候變化不僅限于減排,還涵蓋了廣泛的經濟增長戰略,如拜登政府現如今就在考慮對整體經濟的投資,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帶來一些就業機會,發展新的技術,以及建設更多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從而為美國社會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管是中美還是全世界,看待氣候變化問題時同樣應以整體和未來趨勢的角度去看待和行動。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國際新聞☜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