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一次小編去一個西餐廳吃飯,旁邊桌子上坐的是一家三口,小男孩3、4歲的樣子,比較調皮、好動,他媽媽就一直在嘮叨:
“你能消停一會嗎?不要再玩你爸爸的叉子。”
“不要在椅子上蹦來蹦去,說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聽話呢?”
“不要用手拿水果,臟死了!”
……
小編這頓飯吃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聽到這位媽媽翻來覆去說著這幾句話,可并沒什么效果,小朋友依然我行我素,直到他爸爸帶他出去,才止住了媽媽要動手打人的沖動。
這個場景爸爸媽媽們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也常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
“不要亂跑!”
“今天不能吃冰淇淋。”
“不要擰水龍頭!”
.....
可回想一下,你對孩子說了那么多“不”、“不要”、“不準”到底真的都有用嗎?
孩子為什么總不聽話?因為處處制止從來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越是不要做、不要記得的事情,卻往往越會做,越會回想,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中的“白熊效應 ”,又叫“反彈效應”。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可能是他的腦袋還不能夠完全按照指令來。當聽到禁止的命令,大腦會做兩件事,第一步,建構出一個畫面。比如要求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我們大腦中首先會出現白熊的形象。第二步,才是否定。我們會在心里對自己說,不要想那只熊,不要想那只熊…….如此反復的心理暗示,我們可能會花很大力氣,才能完成整個指令。
但對于孩子,一瞬間完成這兩件事情有點不容易,他們往往在大腦中自動過濾掉了“不要”、“別”這些否定的詞,只進行第一步。
越說“不要亂跑”,孩子可能跑得越歡;
越說“不能吃冰淇淋”,孩子偏偏越要吃;
越說“別扭水龍頭”,孩子的小手可能越想碰碰水龍頭開關......
你的屢屢禁止,其實有時候對孩子反倒是一種深深的誘惑!
再加上有的父母從早到晚對孩子發出的命令太多,“趕緊起床,不能再睡了”、“不要總看電視”、“不要挑食”、“不準脫衣服”、”該睡覺了,不能玩太晚”……慢慢的,孩子只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愛嘮叨,愛管人,你禁令的效應在孩子那會大打折扣。
制止孩子應該有一定的技巧,一般來說,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01/不去強化孩子的行為。語言上,避免反復說孩子已發生的錯誤行為。態度上,克制怒氣。否則,當孩子窺探到你內心的怒火,極有可能會受到強化,從而繼續錯誤的行為。
02/明確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做出的正確行為,并給予關注。這樣,孩子就會為了獲得你的關注也把目光投向這些行為,并持續性地做出這些行為。
在跟孩子平時交流中,我們具體應該怎么做呢?以下幾個說話方式的轉變也許對你會有新的啟發。
“不要老看電視”VS“媽媽知道寶寶喜歡看電視,但看久了眼睛會壞掉,我們去公園玩吧,說不定還能遇到你的好朋友。”
類似的還有:
“不準喝飲料” VS“媽媽知道寶寶喜歡喝飲料,但飲料喝多了對身體不好,咱們一起吃個橙子吧。”
先共情,對孩子的“喜好”表示理解,但也要讓孩子明白“喜歡”不等于“正確”,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其他的選項,讓他有個退而求次的選擇也不錯。
另外,不要輕易把“看電視”、“吃零食”這樣的行為當做獎勵,你可以堅定而熱忱地向孩子“推銷”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食品,讓他在你的影響中做出改變,對孩子來說,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不準打人”VS“我們不動手,有什么事我們用嘴巴講出來,好嗎?”
類似的還有:
“不要搶別人的玩具”VS“媽媽知道你想玩別人的玩具,但不能搶,我們需要問一下別人愿意讓我們玩嗎”
孩子打人或者搶別人的東西,常常并非出于惡意,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遇到問題或矛盾,不知道怎么解決,也有可能僅僅覺得好玩,或者想引起別人的注意。
簡單粗暴地喝止孩子,強迫孩子道歉,都不是讓孩子改正錯誤最好的方式。對于孩子打人、搶東西的行為,首先,我們在表示理解的基礎上,平靜、堅定地給予制止。然后,一定要告訴孩子遇到類似的事情,怎樣處理才是正確的。“打人不對,我們不滿別人的做法,可以用嘴講出來”、“搶東西不對,我們想玩別人的玩具,必須先征求別人的同意”,你看這樣有始有終,有態度有方法的教育方式,才能深入到孩子內心,成為他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
“不要大喊大叫”VS“寶寶,你小點聲音,媽媽也聽得到,要不我們試試”(故意讓聲音變小)
坐公交車、高鐵,或其他公共場合,有的熊孩子喜歡扯著嗓門喊,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大人會用更大的聲音制止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想讓孩子小點聲音,你首先需要降低自己的聲音跟他講話,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