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現在家長們都注重孩子的教育,希望他們未來能夠出人頭地,但是有的父母都忙碌工作,平時很少時間去照顧孩子, 甚至直接將其交給老人們帶,不過,這種做法是沒有效果的。
為了能夠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都選擇讓他們去住校,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心是放不下的,因為畢竟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把他們送出去獨立生活的話, 很容易會影響到他們的內心發展,還有可能受到校園暴力。
我在一篇帖子上就看到過類似的事件, 主人公就哭訴地說後悔讓孩子住校,這不僅引人好奇,難道住校對孩子的傷害真的很大嗎?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書中指出:
「孩子過早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會對孩子造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這創傷程度,等同於成年人失去親人時所經歷的哀痛。」
過早寄宿的危害,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綜藝《少年說》中,有一個初二女孩分享了自己的寄宿故事。
因為父母工作忙,她從小就過著寄宿生活。
每天放學後,她眼睜睜地看著小朋友一個個被爸媽接回家,自己卻只能孤零零地面對一個個沒有父母陪伴的夜晚。
一天又一天,直到現在,整整十年過去,她最渴望的依然是父母接她回家。
她哭著說:「我感覺自己就像孤兒院的孩子一樣,從小就一個人,我就想做個有媽的孩子。」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寄宿制下長大的孩子,是半個孤兒院兒童。」
他們在學校遇到問題和挫折,只能獨自解決。
考砸了,被老師罵,受同學欺負也無人可傾訴。
他們的喜怒哀樂,父母都沒有參與。
有一種痛,是明明有父母,卻只能獨自長大。
寄宿,就這樣切斷了父母和孩子間的情感連結。
想起作家王朔,年僅一歲半就被送進保育院寄宿,每個月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直到10歲他才被接回家。
這導致他一度以為孩子是國家生的,有個工廠專門生小孩,生下來放在保育院一起養著。
長大後的他,在《致女兒書》描述了他和父母的關係:
「我不記得我愛過自己的父母。
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
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
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
父母孩子,本是骨血親人,卻疏遠至此,實在令人痛心不已。
其實, 兒童和父母的情感建立,需要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次,孩子越小,對父母的愛的要求也越多。
過早的送孩子寄宿,孩子不僅缺少家庭氛圍的滋養,更缺少與家人的情感交流。
親密感沒有建立起來,孩子與家庭連著的那根風箏線就會越來越細,最後甚至斷裂。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帖子說:
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寄宿學校就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小社會,有真善美,更有虛假、擠兌、侮辱、霸淩。
你不會知道那些外表看起來天真無邪的小孩,為什麼有時會那麼醜惡。」
是啊,早早的把孩子送去寄宿,逼著孩子獨立,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性格上從孩子的成長與性格發展來說, 0-3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3-6歲是性格初步形成時期,6-12歲是孩子性格質量的固化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在環境裡吸收到了什麼,都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極大影響。
心理上一項《寄宿制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調查顯示:
有44%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其中重度為3.4%,中度為8.0%。
這樣的資料,並不難理解。
李玫瑾教授早就給出瞭解釋:
人類早期就是一對一撫養,過早的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父母無法給孩子解決一對一的情感關係,他以後成年會有很多的心理問題。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
「孩子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會使家庭倫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壞。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彌補寄宿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如同魚需要水一樣,孩子的成長,天然就需要父母的陪伴、引導、關愛。
成長條件得不到滿足,孩子自然很難健康長大。
三.再好的寄宿學校 也替代不了父母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一個節目訪談中,他斬釘截鐵地說: 「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
要知道,白巖松與妻子的工作都非常忙,送孩子住校,會讓他們輕鬆很多。
但白巖松卻堅決不讓孩子住校,他說:
「就算我和妻子為此會很辛苦,比如早晚要接送等,可能會付出很多很多,但人生不正是這樣嗎?」
是啊, 再好的寄宿學校也替代不了父母。
四.糖果媽媽寄語: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理應擔負起教育的責任。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不離線的父母,為孩子掌好舵,撐好帆。
因為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還得靠父母。
畢竟,再好的寄宿學校,也不能保證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孩子優秀的習慣,更給不了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就像尹建莉老師說的: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親情是最好的營養品,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父母的教養,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的引導和陪伴,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明燈。
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堅定信念:孩子的成長,我之責任。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