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泡腳是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一種養生方式,通過泡腳可以舒筋活絡,也能祛濕健脾,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方法。不過雖說泡腳簡單,隨時可以進行,卻有著禁忌。要清楚知道在以下這幾種情況發生時是不能泡腳的,得牢記清楚,避免泡腳發生問題。
哪些情況不能泡腳?
1、飯后
要注意避免在過飽過饑或者進食狀態下泡腳,因為泡腳會使身體血液循環加快,易導致頭暈不適等癥狀。如果在過于饑餓的狀態下泡腳會導致血糖快速下降而帶來不適,在吃飽飯后身體血液會全部流向腸胃,如果泡腳會因為血液供應不足而發生問題。
2、患有糖尿病
要清楚知道糖尿病人也不能泡腳,由于糖尿病人的末梢神經不容易感知外界溫度,在泡腳時就算水溫過高也感覺不出,容易被燙傷導致糖尿病足。
3、存在心臟疾病
患有心功能不全、心臟疾病并且經常頭暈、血壓不穩定的人都不能泡腳,因為在泡腳后身體血管會擴張,血液會從心臟流向身體表面。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心臟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于血壓不穩定或者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講,會加重疾病,提高危險。
3、存在腳部外傷嚴重
存在腳部外傷嚴重的情況下也不能泡腳,如腳部有炎癥、存在皮膚病或者燙傷,這些情況一旦泡腳會導致癥狀加重,特別是皮膚燙傷。皮膚燙傷不能碰水,碰水容易導致感染潰瘍。
4、過于疲勞的狀態
有人認為泡腳可以使身體放松,在疲勞的狀態下泡腳可以更好享受。但其實過于疲勞泡腳反而會帶來不適,因為在泡腳的過程中血液循環會加快,而疲勞會讓血液循環變慢,此時如果泡腳容易缺血缺氧而導致各器官出現問題,從而帶來不適。
泡腳要注意什么?
1、要合適的水溫
很多人在泡腳時喜歡選用滾燙的水,將腳泡得通紅,認為這樣能更促進血液循環。但其實這樣不利于腳部健康,還容易導致腳部皮膚被燙傷。一般泡腳的溫度選擇在35~45℃左右即可。
2、泡腳的時間要注意
要知道泡腳的時間不能過長,時間過長易使腳部皮膚脫皮,甚至還會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每次泡腳控制在20分鐘左右即可,如果是老年人,要縮短泡腳時間。
3、水不能過少
泡腳水過少不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所以水要沒過腳面,才能起到效果。
4、不能馬上吹風
可能在泡腳后身體出汗量大,會感覺熱,此時不能馬上吹風,因為出汗的同時毛孔全部打開,一旦吹風會使身體著涼而感冒。
溫馨提示,泡腳是目前常見的一種養生方式,使用各種材料有著不同的養生效果。但在泡腳的過程中也要了解清楚注意事項,才能使自己警惕。而且不要以為任何情況都能泡腳,存在特殊情況要慎重,這樣泡腳不僅沒有帶來好處,反而有傷害。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