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本文字數4628,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教養的迷思》。
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其實并無決定性影響,真正影響孩子的有三大原則,分別是多數裁定原則、
啄
食次序原則和組間對照效應。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離開家庭、幫助他們選擇好的成長環境,并且父母自己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放下焦慮,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0
比如,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在很多移民家庭里,父母作為第一代移民,講的英語是帶口音的。但是,子女作為第二代移民,很小的時候就到了美國,他們往往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在移民家庭的例子中,有家庭因素,也有家庭之外的社會因素。如果家庭因素是更重要的,那么孩子講的英語應該更像父母,也應該帶著濃厚的口音,但事實卻并非如此。而是家庭之外的社會因素更重要。
在瑞典,有一項關于孩子挑食的研究,研究者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要么在家里挑食,要么在學校挑食,只有8%的孩子在家里和學校里都挑食。為什么孩子在家里和在家庭之外的行為會有差異呢?
第一,是人在一種情境中學得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應用在另外一個情境中,你在中國的待人接物之道,到了美國不一定好使。同樣,孩子們在家里學到的技能,不足以應對在學校里的生存挑戰。
第二,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人是要區分我們和他們的。在孩子看來,孩子們是我們,而成人是他們。在孩子們看來,我們大人是一群望而生畏、不講道理的奇怪物種,一個群體要是想更加團結,就會對外排斥,這是個規律。所以,在孩子群里,最酷的行為就是敢于挑戰成人的權威。對孩子來講,最重要的是如何融入同齡人,而不是學會成為一名成年人。
父母在家里教的,只能用于家里,到了學校里,孩子還必須自己學會另外一套行為模式。當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時,他們并不是不分好壞,照單全收,他們是非常謹慎的。只有當他們父母的行為與社會上其他人的行為一致時,他們才會模仿父母。
同樣,小孩子也會想辦法和父母搞好關系,但是,僅僅成為父母的乖寶寶是沒有用的,孩子長到一定的年歲,就會有意地跟父母保持距離,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愛父母了,而是因為如果跟父母搞得太黏糊,會遭到別的孩子的嘲笑和奚落。
犯人有自己的文化,監獄里不斷有老犯人出去,新犯人進來,但是文化卻是始終不變的,他們有自己的道德標準。
比如,他們會很鄙視那些拍監獄看守馬屁的人,很鄙視那些打小報告的人。他們必須服從看守的指令,否則就會吃苦頭,但是他們又不想百分之百地服服帖帖,所以他們會搞點小動作,跟看守們暗中較量。如果他們能夠僥幸地在跟看守的斗智斗勇中取勝,他們就會非常高興。
那么,一個新的犯人如何學習成為一名犯人呢?一種比較被動的辦法就是犯錯誤。如果違反了監獄看守制定的規則,看守就會懲罰他們,但是如果違反了犯人的規則,犯人就會嘲笑他們,不搭理他們,甚至攻擊他們。久而久之,新進來的犯人就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另一種更為主動的辦法是觀察。剛進來的犯人會更為謹慎,主動地模仿其他犯人的行為,而且要迅速地辨認出誰是牢房里的老大,什么是犯人之間的禁忌。他們會通過盡快地找到學習的榜樣,習得監獄里的生存法則。
孩子們也是一樣。孩子有自己的文化,怎么跟別的小孩玩耍,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要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的技能。當孩子只有一兩歲的時候,他們還不太會了解對方的意圖,但他們已經知道模仿對方。到了兩三歲之后,孩子逐漸學會了用語言和行動互相交流,他們開始學會做游戲,也慢慢地學習如何彼此相處。所以,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盡快成為集體中合格的一員,越是長大,他們對兒童群體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就越強烈。
0
那么兒童世界到底在按什么樣的原則運轉呢?第一,是多數裁定原則;第二,是
啄
食次序原則;第三,是組間對照效應。
1、多數裁定原則
多數裁定原則就是,當某人的行為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的行為不一致時,這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
比如,你在家里和父母講的是方言,但到了學校,小朋友們講的都是普通話,你肯定要講普通話;相反,如果你在家里講的是普通話,但是到了學校里,大家講的是方言,那你肯定要學會當地的方言,否則就會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排斥。這對孩子們來說是最痛苦的事情。
在童年時候,性別差異非常重要,所以很多行為規則跟如何對待異性也有關。男孩子有男孩子的規則,女孩子有女孩子的規則,一旦越界,就會受到大家的無情嘲弄。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們寧可冒著激怒老師的危險,也不愿加入到異性的群體中。所以,孩子所在的群體對他們影響很大。
比如,孩子對學業的態度會受他所在群體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天資聰穎,而且碰巧加入到學習好的圈子里,他可能成績會更加優秀。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他們有更多的自由選擇交什么樣的朋友,這會進一步地擴大同輩群體的影響力。
比如,他長大之后,會更多地去選擇和其他學習成績好的朋友打交道,在這群聰明孩子的群體里,每個孩子都會更加努力,表現得更好,結果每個孩子就真的變得更聰明。
2、
啄
食次序原則
啄
食次序原則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更大。所謂的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動物通過爭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現象。為什么叫
啄
食次序呢?因為動物學家最早觀察到在一群雞中間,誰先去啄食,誰后去啄食,是有講究的,社會等級高的雞有進食優先權。如果一只社會地位低的雞跑到了前面,別的雞就會去咬它,提出警告。后來,動物學家發現在大多數群居動物中都有這樣的現象。在人類社會中,也一樣能夠看到
啄
食次序。
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孩子在學校里要有朋友,朋友多的孩子性格就會更加自信,其實不一定。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樣,處于孩子群體中的底層,不被其他孩子尊重,他們的性格會更孤僻、內向。孩子在學校里有沒有朋友,有多少朋友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們是不是被整個群體排斥,一旦孩子被群體排斥,將會對他的自尊心造成巨大打擊。而且被同伴孤立的不安全感,很有可能會伴隨終生,不容易完全消失。但這并不是說就一點好處都沒有。
3、組間對照效應
這是孩子群體性的運行規律。對上學的孩子來說,學校里最重要的人是其他孩子。但是,學生群體又會分為小的群體。
比如,小孩子對性別的差異就非常敏感,一旦孩子們把自己歸為男孩和女孩,這種自我歸類就會強化兩性之間的差異。
每一個小的學生群體都會試圖強化自己的歸屬感,同時反對其他的學生群體,因此,組間的對照效應會越來越明顯。這種組間對照效應會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比如,一個孩子被同學們視為“好學生”,他就會更多地去跟學習好的孩子交往。但如果一個孩子被同學們視為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就會和成績不好的學生混在一起,而且會覺得不學習才酷。
0
身為父母,我們對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那就是,教會孩子如何離開家庭、給孩子選擇好的環境、不做焦慮的父母。
1、教會孩子如何離開家庭
孩子們在家里能夠學到家庭的行為規范,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會把家里的行為規范帶到外面的世界。所以,你會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又會變成當年父母身邊的淘氣孩子,忘了自己在社會上的各種身份。同樣,當他們離開家庭的時候,他們會把父母教給他們的家庭規范拋在腦后。但是,孩子確實在家里能學到一些更好地幫助他們應對外部世界的技能。
比如,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各種知識和訓練,讓他們出門之后更好地應對外面的世界。如果孩子們熱愛體育,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們先在家里練習打籃球、打羽毛球,學得一技之長,到了孩子群里才好鎮住小伙伴。同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彈吉他、學習怎么做飯、學習怎么開車,這都會對孩子離開家庭之后的自主生活有幫助。
父母要想幫助孩子,就要盡量減少孩子被群體當作負面角色的可能性,要盡可能地讓孩子更合群、看起來更正常,或者更好一些,看起來更有吸引力。孩子不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在群體中與別人不一樣對孩子來說是很可怕的事情。
2、給孩子選擇好的環境
在孩子的孩童時期,父母是有能力幫助孩子選擇同伴的。環境和同伴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被人欺負時,家長應該考慮搬家。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個群體里地位最低,地位高的孩子總在打他,就一定要讓他脫離這個環境。
雖然一般情況下,搬家對孩子有不利的影響,比如他們要從頭開始,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但是,如果原來的同伴群體讓他們過得很痛苦,那么搬家就能解決大問題。父母能夠幫助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孩子找到適合他們成長的環境,最好還能找到和他們一樣、玩得來的小伙伴們。
如果你要想這樣做的話,必須要趁早,因為你對孩子的影響會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而縮小。對于小孩子,父母幾乎能夠控制他們交什么樣的朋友,但是等他們到了十幾歲,進入青春期之后,你就不可能再控制這些孩子了。
3、不做焦慮的父母
作為父母,一方面,我們應該放下過度的壓力和焦慮,另一方面,要更重視自己的生活,不要全身心就圍著孩子轉。在每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實際上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然后才會是跟孩子之間的關系。
我們不要期待改變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的關系,父母不可能賜予孩子在社會上的自尊和地位。不能指望通過給予孩子柔情蜜語,讓他去抵擋外面世界的尖酸刻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孩子去走屬于他自己的那條路。
焦慮的父母只能讓孩子感到更加緊張。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你的生活也需要時間。我們要放下焦慮,只提供鼓勵和支持,不強加壓迫孩子。
最后的話:
不要把孩子變成父母焦慮的對象,如果父母整天擔心不已,唯恐做錯事,害怕一個字或一個眼神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