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父母生育了孩子之后,自然就是實行養育的義務。我們都明白路要這么走,事情應該這樣做。但一些家庭會因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原因,導致了他們必須生下孩子,但又沒有辦法去養育這些孩子。
于是,留守兒童就出現了,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成了“小媽媽”,這也常見。那么,這些沒人照顧,也許還要承擔照顧弟弟妹妹重任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一位多次進入山區進行拍攝的工作者,就用視頻的記錄方式,讓我們看到這一切。
現實版《何以為家》在上演,“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1、我只有一雙鞋:
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雨,山區的道路被雨水浸得泥濘不堪。但在雨中,就有一個背著嬰兒的小姑娘在行走著。小姑娘腳上只有一雙拖鞋,臟兮兮的,褲子上也都是泥。
拍攝者開車上前跟小姑娘打招呼,問她為什么下著雨不穿鞋。而小姑娘也沒有回答,只是笑笑。之后,拍攝者就請求去小姑娘的家中看看,沒想到,孩子更開心了。
到了小姑娘的家中,她才笑著說:“我只有一雙鞋”。拍攝者看到這個場景,小姑娘這般模樣,而且還背著小嬰兒。想必生活是難以想象的苦。所以,他就送給了小姑娘一些物品:文具、書籍和雨鞋。小姑娘非常開心地抱著書,說自己做夢也想看書。
2、盯著娃娃機卻說“不玩”:
小姑娘,喜歡洋娃娃,這是非常正常的事兒。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女孩子對“洋娃娃”更是有一種先天的、強烈的喜愛之情。但這個叫做“阿國”的小姑娘卻只是站在商店的娃娃機旁邊,一直看著、盯著,就是不玩。
拍攝者試圖詢問原因,但阿國先是擺手說“不玩”,接著羞怯地搖搖頭。最后,拍攝者直接投幣,催促阿國去操作,孩子才笑著玩了一次。想要,而又克制,這其實并不屬于孩子應該擁有的品行。
在這個小姑娘的身上,拍攝者與我們,都看到了孩子的懂事,也覺得這懂事,來得太早了。而且,在阿國的背上,同樣是背著一個年幼的小孩子。
3、大涼山留守兒童的現狀:
這位拍攝者,其實還去過了不少山區里的家庭,也看到了很多孩子是如何度過自己的童年時光的。有的家庭,三個孩子、一個老人,吃飯吃的是“面粉 糖 水”,攪和攪和就能填飽肚子。有的家庭,一個姐姐,要同時照顧弟弟妹妹兩個人,而且家里一盒雞蛋30個,就要支撐上大半年。而且,雞蛋殼還不能扔,要用繩子串起來掛墻上。
這些都是拍攝者在大涼山拍攝的,其中的很多孩子,就是留守兒童。家里老人年紀大了,孩子又多,只能是靠放養式帶娃,而且還是大孩子帶小孩子這樣的方式。說起來很現實,但想想,又覺得這樣的養育孩子的方式,未免荒唐了些。
生育是權力,養育是義務:
山區里的這些孩子,上不了學,或者不能夠專心投入所有精力去學習。他們缺少童年的歡樂,要早早地成為弟弟妹妹的“小媽媽”。確實是讓人想想就覺得心酸、心疼。而為什么會促成現在的這種狀況?為什么他們的生活如此貧苦了,家里還會有兩個三個,甚至是更多的孩子?
其實,就是父母生育了孩子之后,無力撫養。就像是曾經有人說的,“孩子打掉總比生下來受罪強”。這是多諷刺、多殘酷的話。更像是幾年前火爆的一部高分影片《何以為家》里面的話,“無力撫養孩子,就別再生了”。而這兒,就是中國版的《何以為家》。
結婚、懷孕、生育,這其實都是每個人的權利與自由。我們都可以選擇完成或者放棄。但生了孩子之后,“養育孩子”,這就成了每一對父母都必須承擔的義務。而不是完全讓大孩子去撫養小的孩子。
總結:
我們都在講“生育孩子”。但很多人只知道“生”,而不承擔“養”的義務,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因為從這些早早就當了“小媽媽”的孩子身上,我們就能夠看到其人生的悲劇,已經在上演了。
所以,我們應意識到,只生不養,對孩子的成長、對社會的發展的危害性。希望我們每一對父母,都盡自己所能,養育好自己生下的孩子。愿每個孩子都有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