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s
再厲害的歷史學家,當他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都不能做到絕對的公正,人是感情動物,不能完全把自己拋在冰冷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人。
就好比是親媽看自己,怎么看怎么覺得好看,可事實上呢?那個人可能只是長相只有五分的姑娘。凡事講究一個蓋棺定論,可對于陳獨秀這個人,似乎還真的沒辦法去下一個固定的結論。因為他本身真的很復雜,復雜到需要后人去做很多的研究才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最近因為一部電視劇的熱播,陳獨秀再次走進大家的視線,成為大家討論的對象。這部歷史劇好在什么地方呢?他給陳獨秀正名了,即陳獨秀不是一個壞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更是一個引領時代走在時代前列的人。
可以很絕對地說,在沒有這部電視劇之前,絕大多數人聽到陳獨秀這個名字,除了那句有點調侃的玩笑之外,更多的觀點是他不是一個好人。不是好人這一觀點存在于很多人的固定思維里,這是歷史本身的局限性,也不能否認,一些其他的因素在這里面也發揮了作用,讓陳獨秀限制在“壞人”這一隊列里面,甚至到了不知道具體的原因,就是覺得是個壞人的地步,這就很荒唐。
陳獨秀到底是不是一個好人?好或者壞,這些字眼太簡單,應該沒有人是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壞,而是剛好處在兩者中間。暫且不討論陳獨秀的其他學術和思想,他其實一直被人詬病的一點是在家庭。陳獨秀不是一個好丈夫,不是一個好父親,所以陳獨秀在私德這件事上就沒得洗,順著這個往后推理,陳獨秀一切都是錯的。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電視劇《覺醒年代》里面,陳獨秀是一個封建大家長,對兩個兒子也是采用了很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兩個兒子和高君曼關系較好,一口一個姨媽地叫著,之后陳獨秀和兩個兒子的關系逐漸升溫,在送兒子去法國留學的時候,父子三人的關系到了一個頂點,冰釋前嫌,讓人很是感動。
所以就有人認為這部電視劇所表達的內容就是真實的陳獨秀,真實的父子關系,其實不是,真實的陳獨秀確實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高君曼是陳獨秀的第二位夫人,小名叫做高小眾,他的原配夫人叫做高大眾,根據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是高君曼的姐姐,這就是為什么陳獨秀兩個兒子要叫姨媽的原因,在輩分上來說,確實是如此。
看到這里,可能大家就會明白,原來陳獨秀拋棄了自己結發妻子,跟著妻子的妹妹過日子,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這是典型的姐夫跟著小姨子跑了。
站在私德的角度,陳獨秀就是很不地道,人品存在諸多問題。甚至是站在這一道德制高點來否定陳獨秀的所有事情,你說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他們說陳獨秀拋棄了老婆,你說陳獨秀開民智,喚醒了麻木的國人,你說陳獨秀是個有貢獻的人,他說陳獨秀拋棄了老婆。似乎不管陳獨秀做了什么,拋棄妻子這件事就能否定一切。
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喬年和陳延年因為父親的離開而沒少吃苦,陳延年之所以選擇不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母親的身上看到了婚姻的悲涼,而拒絕結婚。
陳獨秀讓自己的兩個親兒子去搞一個討伐父親的團體,這其中的意味很明顯,在他自己的內心里面,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好父親,對于兩個兒子來說,這是存在虧欠的地方。更加遺憾的是,陳獨秀也沒能和高君曼白頭偕老,最后一任妻子是另外一個人。
從好男人、好父親這兩個方面來說,陳獨秀可是一點邊都不沾,也就是幸虧是在那個年代,如果放在現在,應該是會被很多女權主義者給批的體無完膚。
綜合上面來說,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陳獨秀是個壞人。
好像按照這個推理來說,也是沒有錯的,也能說得通。致命性的問題在哪里?陳獨秀不是一個單純的人。這話聽起來有點拗口,也就是說,要想理解陳獨秀不能只是通過婚姻這件事來判斷,因為他在特定的歷史長河里面,做了太多的事情,剛好婚姻這一塊又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一個。比如評價丘吉爾,評價普京,評價李世民, 只能僅僅只是從婚姻的角度來評價嗎?如果如此,那真的就是一個笑話了。
評價陳獨秀不應該是片面的,而應該是立體的,不應該是單線的,而應該是多線的。只有如此才能是正確的評價體系,也才是對得起陳獨秀一生的奮斗。絕對不能用這種私德即一切的觀點來評價陳獨秀,這是錯誤的歷史觀,更是對陳獨秀的不公平。
我們可是不能忘記,五四運動的實際且直接領導者是陳獨秀,而五四運動又絕對不是歷史課本上簡單幾句話就能描述的事件。更不能忘記陳獨秀創辦的雜志《新青年》對于近代中國的啟蒙作用。單是這兩件事就已經能讓陳獨秀在中國的歷史上被歌頌,被后人贊揚,更可況他后面又做了很多事,每一件事都跟后面的我們有著聯系。
可是歷史的悲涼就在這個地方,它總是由某些人書寫,而能以絕對客觀的樣貌出現在后人的視線里,甚至是由著一部分人的錯誤的想法繼續延續,變成更錯誤的表達,去影響又一代人。 面對這一切,卻又不能去改變,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檢索信息的能力,去還原信息的能力,更多的只是聽著別人說了什么,自己就去重復一些什么,渣渣亂叫,卻還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什么時候能讓陳獨秀變成好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無奈。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