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有缺陷?英國諾貝爾獎得主羅素稱: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

Advertisements

《說文解字》:「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中國的漢字是怎麼來的,普遍說法是倉頡造字,倉頡造的字跟現在有很大的差別,經過甲骨文、篆、金、草、楷一步步演變才演化成如今我們使用的漢字。

漢字不只是中國使用,鄰近的一些亞洲國家也用,韓國的身份證、歷史書、法律文獻為了嚴謹性都不得不使用漢字,使用過漢字的國家幾乎沒有說漢字不好的,但英國諾貝爾獎得主羅素卻曾公開喊話,說漢字不好,有「三大缺陷」,你知道是哪「三大缺陷」嗎?

伯特蘭羅素不僅僅是諾貝爾獎得主還是一個全才,在數學、歷史、文學、邏輯學、政治等多方面都很有造詣,整個20世紀到哪都能聽到他的大名,就連中國都有人知道他。

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新青年》專門用一整期介紹他,青年之間掀起「羅素熱」,梁啟超就在1920年將他請到中國親自與中國青年交流,希望他能給中國青年帶來新鮮血液。羅素在英國就知道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大國,可是沒有機會親眼目睹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接到梁啟超邀請函後,借次機會帶著「尋求新的希望」的態度來到中國,並且這裡整整住了一年。

羅素來到中國,見了很多中國的人和事,回去英國之後於1922年寫了一本《中國問題》,他在書裡面對中國歷史文化,以及當時社會現狀做了精闢分析,並且預言「在未來的一兩個世紀裡,美國會變得更重要,但隨後主導作用將轉到中國。」

羅素對中國也不是完全說好話,他也毫不客氣指出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點:筆畫多、在字典、目錄等方面排序困難、無法翻譯專有名詞、科學術語。

羅素所處的時代,中國還在使用繁體字,筆畫比現在的簡體字多得多,比如「烏龜」這兩個字,簡體形式11畫,繁體形式「烏龜」卻有26畫,比簡體筆畫整整多出一倍多,中國人都覺得繁體筆畫多,更不用說羅素。羅素覺得漢字不如他們的26個字母英文簡易,識讀和書寫都比較難,如果要推廣非常費精力。

民國時期,魯迅、胡適等文人覺得繁瑣複雜文言文阻礙了中國進步,大力支持「漢字拉丁化」,要中國也像西方國家一樣使用英文字母,這樣利於中國文盲在短時間內提高識字率,也利於跟西方交流。

如果漢字拉丁化真的成功,中國人或許會在短時間內掃盲,但嚴重打擊民族自信心,有一部分人站出來竭力反對漢字拉丁化,教育家陸費逵1909年提出不同的聲音,他成為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的人,隨後錢玄同表示贊同,胡適也改變原來的想法提倡簡體字。

在胡適的推動下簡化字方案正式推出,但礙於戰爭一直沒有大規模執行,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文盲率高達80%,這是一件很嚇人事,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然而10個人里有8個人不識字,如果不趕快讓民眾識字後果很嚴重,於是吳玉章等語言學家制定了《漢字簡化方案》等一些列文字改革方案。

大陸於1956年開始推行簡體字,經過多年普及,中國文盲率顯著下降,到2020年已經降到4%以下,羅素100年前擔心的事也不復存在,漢字通過簡化之後基本筆畫只有32種,人們很快就能學會,只是他當初受時代限制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英語字典排序是按照英文字母順序排的,羅素認為漢字又沒有英文字母就排不了序,可實際上我們可以按照偏旁部首排序,現在隨便打開一本漢語字典都能找到按照偏旁部首排序的頁碼,而且語言學家周有光發明出了現代漢語拼音,我們還能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忘了,現代漢語拼音是1955-1957年研製的,1958年2月11日開始推廣的,羅素沒親眼看到現代漢語拼音的誕生,他就在30多年前以為漢字排不了序。

上面的兩個漢字缺陷,中國都想辦法解決了,至於羅素說漢字不能翻譯外來專有名詞和科學術語中國笑笑不語,中國早就用音譯、意譯或音意結合的方式翻譯外來專有名詞和科學術語,比「Coca-Cola」,中國人音譯成「可口可樂」,這個意境絕佳的譯名可是中國人上世紀30年代就翻譯出的,羅素怎麼會覺得漢字翻不出外來專有名詞和科學術語呢,如果真翻不出現在滿大街外國品牌和科學雜誌是怎麼被中國人看懂的呢?

如果真要說缺陷英語也有缺陷,英語也存在筆畫多的例子,漢字「一」只有一畫,英文(one)卻要三個字母來表示。另外,英文有時候不能很精確表達意思,比如「弟弟」這個詞,英文的哥哥弟弟都是「brother」,如果他們都在場,還要用「little brother」表示弟弟,漢字就不需要多此一舉。

羅素雖然名氣大,但也不能把他的話當成聖旨,覺得他說的話都是對的,大家可以邊聽他的話邊思考他說的對不對,對則吸收不對則討論,彼此有了中西文化碰撞才會促使我們進步。

大家都在玩的社團☞熱門大爆料☜加入社團和大家一起交流

Advertisements